建设教育强市,宜春步履铿锵!

政务   2025-01-03 22:38   江西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近年来,宜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奋力谱写宜春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教育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先后获省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贡献集体”、市县综合考核“教育发展”考评一类设区市第一名等荣誉。义务教育“双减”、乡村教师关爱工程、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学校学生“放心用餐”工程等多项工作经验全国、全省推介。




优先发展,教育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教育领域重大工作,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深入学校讲思政课或开展调研。坚持开展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推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485所中小学校全部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37所民办学校党建联创联建行动有序开展。
教育保障更加有力。全面落实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近年来,累计教育投入707.13亿元,新改扩建各级各类学校297所,增加或改造学位20余万个,“托幼园位”和“上学座位”保障更加充分。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2.2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7.62亿元,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专网覆盖所有中小学校,班级网络及“班班通”教学终端达标率100%。搭建“宜春教育体育云”平台,赋能教育资源共享、质量分析、督导评价、竞赛活动。启动“可躺式”课桌椅试点工作,31所学校添置“可躺式”课桌椅3.4万套,逐步实现中小学生午休“躺着睡”。实施学校学生“放心用餐”制度改革,坚持食堂公益属性,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惠及111所公办大中小学20余万师生。深入实施中小学校园安防设施“八个一”建设工程,校园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体系更加完善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十个一”举措获评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推动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千名学校书记(校长)进课堂带头上思政课。举办三届思政课成果展示活动,搭建思政教育展示交流平台,先后打造《月亮之都我的家》《红色仙源》等一批思政“金课”,建成24个思政研学实践基地,打响铜鼓县“来吧铜学”、上高县“恰同学少年”等一批红色研学品牌,推动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格局。
补齐全面育人短板。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在27所学校启动体育课扩优提质试点,初中试点每天1节、高中试点每周3节体育课。创建147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17所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深入开展“游泳教育”试点,持续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学生社团、劳动实践等活动,擦亮学校体育艺术节、“琴棋书画好少年”评选等素质教育活动品牌,学生啦啦操获全国季军,校园足球闯入全国八强。创建1个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和11所省级科学教育试点(实验)校,探索建设少年科学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
协同共护学生成长。认真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全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若干举措》,启动实施家庭教育“十百千万”助力工程,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联合妇联、司法部门开展百场家庭教育宣讲。聘请检察院、法院、公安等部门728人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千余场法治宣传活动。会同市委政法委和团市委加强青少年心理服务平台建设,畅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渠道。推动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




扩优提质,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取得新成效。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43%,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3.8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32%,均超过国家和省定标准要求。推动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评估认定标准化幼儿园442所,超过省定45%的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创新局面。义务教育巩固率96.98%,残疾学生入学率达97%,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基本消除。全域推进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改革,2023年以来,全市有序优化调整709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统筹调配教师2461名,安置学生6796人,有效改善乡村学校“小弱散”发展困局。丰城市作为省级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县,工作成效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构建新格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68%,普通高中大班额控制在1%以内。推动落实“县中提升计划”,27所普通高中推行联合办学,宜春中学、丰城九中获评江西省第三批普通高中特色学校。
职业教育优质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异地新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顺利搬迁。全市12所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新增学位7000余个。建设锂电等产教联合体2个、智慧康养等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
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取得新突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4.07%,宜春学院建设新校区并投入使用,深入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积极申报新增硕士学位点,学校新能源产业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获批江西省重点产业学院。




强师惠师,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

师德教育常抓常新。持续深化师德主题教育,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开展“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等评选宣传活动,强化典型选树宣传,先后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卢青萍、陈江山,全国优秀教师李余彦、梁剑斌等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典型,不断擦亮“支月英式好老师”师德品牌。建立并落实中小学教职工、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制度,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
教师培养常态长效。创新拓宽教师补充渠道,近年来,通过省统考、特岗招聘、公费师范生安置、定向培养、校园招聘等途径引进教师1.4万余人。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持续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8000余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积极落实教师梯次培养,启动“三名”领航工程,评选宜春市首批领航名师、领航名班主任、领航名校长,推进实施中小学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培育建设工作室。
教师激励落到实处。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教师待遇明显提升。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专项整治,明确社会事务进校园“十五不得”,建立进校园社会事务“白名单”,教师负担明显减轻。市政府出台《宜春市强师惠师若干举措》,通过建立完善教师激励、关爱、提升等8项举措,教师获得感明显增强。




正本清源,教育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超常规推进专项治理。在全市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聚焦教辅材料征订,校服定制,校建工程、设备采购及校园商超,“校园餐”管理,教育保险,教育慈善组织,资金资产管理,校外培训、研学活动,教育乱收费,教育特权等10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刀刃向内抓自查,动真碰硬抓整改,查处了一批问题线索,完善了一批制度举措,办好了一批民生实事,营造了全面从严治党浓厚氛围,教育系统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干部作风更加务实、教育生态明显优化。
大力度促进教育公平。严格执行教辅“新规”,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取消统一征订教辅资料和课外读物,有效斩断了学校和供应商之间的利益链条,切实减轻家长和学生负担。全面实施“阳光招生”,取消普通高中择校收费招生,规范普通高中特长招生,10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电子招生服务平台全覆盖,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对热门学校剩余学位实行“摇号”派位,起始年级新生全部参与“阳光分班”,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深层次完善治理体系。将制度建设贯穿专项治理全过程,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共建立完善相关制度283项,其中市级层面23项,涉及“校园餐”管理、项目建设、资产管理、规范办学等方面,切实推动以制度管人管事。探索信息化赋能监管,搭建中小学校“三重一大”事项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全市485所中小学校“三重一大”事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闭环监督。坚持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公开“晒餐”,畅通家长反映渠道。搭建中小学校校服信息化监管平台,加强校服选用采购全过程监管。推动学生餐费、保险费、课后服务费等通过“赣服通”等平台缴费,强化教育收费全面监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我市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乘势而上,砥砺前行,以教育强市建设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来源:宜春发布

编审:曾丽莎  复审/监制:饶时红

宜春教育体育
宜春市教育体育局唯一官方指定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