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娶了老板的女儿缔造商业帝国,见慈禧不用下跪,格局远超胡雪岩

文化   2025-01-15 07:30   山东  

点击蓝字关注

并星标我们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六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1859年,一位年仅18岁的少年勇敢地踏上万里之遥的南洋之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他用一生见证着近代中国的孱弱和耻辱,也用一生的行动书写着中国人不改初心的国民性格。


一、从穷困小子到富甲一


1859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岁的张振勋因故乡灾荒,实在无力养活妻儿老小,于是决定孤身一人离开家乡广东,前往南洋谋求新的出路。不同于早其十数年出生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张振勋的主要成就都是在南洋完成的,因此其所经历过的一桩桩苦难也更为艰险。张振勋前往南洋后,多以其字“弼士”对外宣称,故人们多将其称为张弼士。


登陆南洋的华人


张弼士前往东南亚后的第一站是荷属巴达维亚,即今日的印度尼亚西首都雅加达。在巴城,张弼士无依无靠,又不会英文,但他在底层摸爬滚打十数年的经历却告诫他,在异乡谋生最要紧的就是要吃苦肯做事。正因为张弼士的勤劳吃苦精神,不久便得到了当地华人温老板的青睐,张弼士不但成为了米行的账房,掌握了米行的经济命脉,还娶到了温老板的女儿,很快便成为米行的老板。


荷属巴达维亚城


张弼士年轻力壮,他在底层摸爬滚打的经历练就了敏锐的商业嗅觉,他眼见巴城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他们在巴城却买不到家乡的酒来喝,于是便大开脑洞,利用米行资金开办一家有着各国美酒的商行。张弼士不但在实践当中学会了外语,还广泛结交南洋华人与西洋人,因此其酒行一经开业,便广受当地外国人所喜爱。而张弼士的好运也由此开始。


烟台张裕丁洛特酒庄


酒行开办之后,一位荷兰青年经常来酒行买酒喝,但他经常不付钱,还在酒行里耍酒疯,神奇的是,张弼士不但没有赶他走,反而对他礼遇有加。更为神奇的是,这位青年在很多年后竟成为巴城的新任总督。你说巧不巧?


有了之前的缘分,张弼士在巴城乃至整个南洋的发展自此搭上了顺风车,他将资金投入到方方面面,如垦殖业、金融业、工业、药材业等,他开办的橡胶园面积之大甚至要在里面走4个小时才能走出去。自1860年代至1890年代,张弼士创办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其资产甚至超过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和胡雪岩相比更是超过其5000万两白银,是当之无愧的华人首富。


张弼士照片


二、爱国的“红心商人”


圣人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苦出身的张弼士并没有忘记他的故乡与祖国,1890年代正是张弼士事业最鼎盛的时代,但也是中国最为悲惨的时代,张弼士虽然身处南洋,但一直对国内动态十分关注。他拒绝了南洋殖民者政府给予的官职,1893年还热情接待了中国驻英国公使一行人,为此公使龚照瑗向李鸿章进言,说张弼士才堪大用。同年,张弼士被清政府任命为大清驻槟榔屿(马来西北西北部的战略要地)领事,成为官商皆通的官商。


李鸿章


1898年,张弼士带着一家老少打算从新加坡返回香港,但在乘坐轮船时却因华人身份而遭到德国人鄙视,张弼士愤然将船票撕掉,并暗自定下一个下目标,一定要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轮船公司。


返回中国后,张弼士立即创办了裕昌与广福两家轮船公司,为报前耻,张弼士将两艘轮船公司的航线设置成同德国公司的一样,但价格却低了一半,这种赔本赚口气的做法迫使德国公司实力大损,并不得不取消原先的歧视华人政策。


回国后的张弼士很快便得到光绪皇帝的接见,他多次提出振兴中国商务的策略,后被皇帝任命为考察商务大臣,赐予顶戴花翎,并立即投入到中国的商务与工业事宜当中。


年轻有为的光绪


清末新政时期,张弼士投资数百万白银,用于芦汉铁路的修建以及玻璃工业等的创办。张弼士是一位优秀的爱国商人。



三、曹姓始祖,邾分三国


如今在中国,除知名海外葡萄酒品牌之外,国产葡萄酒当中当属张裕葡萄酒最为著名,张裕葡萄酒品牌的创始人正是张弼士。


1871年,张弼士在一场酒会当中偶然听到一位法国人说,烟台那边生长着大量的野葡萄,这些葡萄一经榨取发酵酿造而成的葡萄酒口味十分不错,这种巨大商机自然逃不过张弼士的眼睛,但因时机不对,他也只得默默记在心里。


1891年,张弼士前往烟台负责铁路与矿山的修建开采工作,他再度回忆起当年法国人的话,1892年,张裕葡萄酒厂应运而生,这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厂。张弼士一经出手就拿出300万两白银,从欧美引进大量优秀葡萄酒种,并与国产葡萄进行嫁接融合,培育出符合烟台水土特点的最适合酿造葡萄酒的原料。


张裕酒厂


1915年,巴拿马运河完工,美国为庆贺此事,特意在旧金山举办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威尔逊总统的邀请下,中国也派出了由张弼士领衔的代表团前往美国参会,这也是中国首次参会。没想到张裕葡萄酒竟在博览会上一举击败众多传承数百年的葡萄酒品牌,拿下葡萄酒类的4枚金牌!这极大地鼓舞了张弼士,使他再度升起振兴中国工商业的决心。但就在从美国返回中国后不久,张弼士便因常年奔波染上疾病,1916年便撒手人寰。


1915年的美国万国博览会


文史君说


与大名鼎鼎的胡雪岩相比,张弼士也是面见慈禧不用下跪的“红顶商人”,但无论是格局还是成就来说,张弼士都远超胡雪岩。他年少离国,在外打拼数十年成就一方霸业,但依旧不改中国人的本心,始终秉持着“生为华人,当为中华民族效力”的观念,他创办的民族工业张裕葡萄酒不仅仅是中国的一个知名品牌,还是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不改初心的见证。


张弼士雕像


参考文献


马智慧:《张裕酿酒公司的创办及其早期发展(1892-1916)》,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魏明枢:《张振勋与芦汉铁路的筹建》,《史学月刊》2009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长按二维码赞赏支持(公众号专用)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关注我们


专业学者团队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投稿:公号首页点联系我们

稿酬优厚

分享、在看、大拇哥

一个都不能少

浩然文史
全博士团队创办的文史科普自媒体。主创团队由7名文史类青年学者和博士组成,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世界史,专业解读影视及社会热点背后的历史知识和趣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