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红星闪耀的支前英雄证章,两张由陈毅、粟裕等第三野战军首长签发的渡江支前光荣证、船工证,一篇篇满载着烽火硝烟的战场报道……走进江苏南通海安市档案馆,这批珍贵的红色档案将我们带入了75年前那场气势磅礴的渡江战役中,让一位里下河渔家女奋勇支前的传奇故事浮现出来。
支前英雄证章
她的名字叫王凤英,当时年仅16岁,在渡江战役中担任第一批渡江民船的班长。1949年4月21日这一夜,王凤英驾一艘木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将一船船解放军战士送过长江。她凭借血染的风采,荣立特等功,成为南通渡江支前大军中最年轻的特等功臣!
王凤英的儿子段小枫,前不久将这批记录着母亲光荣历史的档案资料无偿捐赠给江苏省海安市档案馆。9月23日,段小枫与记者面对面,透过一件件红色档案,感受英雄母亲在渡江战役中的英勇表现。
那一夜,她冒着炮火6次强渡长江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冲锋号。
当晚,夜幕沉沉,江风猎猎。22时许,随着一声渡江命令的下达,王凤英带领的12条先遣船立即起锚拉篷,率先从长江北岸的六圩向对岸的江阴航行。
王凤英的木船上满载40名渡江勇士和军械,向南岸破浪前进。借助东北风快速行至江心时,被南岸敌军发现。刹那间,一颗颗照明弹腾空而起,照亮夜幕中的江面。随即,敌人出动军舰炮击、飞机轰炸,江面升起了一个个数米高的水柱。与此同时,江北我军万炮齐发,长江南岸腾起了一团团火焰。
船近南岸,不料搁浅,陷在泥沙里,前进不得,指挥员命令战士们下船涉水。“跟我来!”王凤英大喊一声,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江水里,冒着敌军如雨点般的子弹,带领解放军战士涉水前进。
王凤英的那条木船率先靠岸!接着,王凤英带领船工争分夺秒,将船舱里的弹药扛送到前线阵地。
这一夜,炮火不停,王凤英的船也没停歇!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她来回6次强渡长江,将120多名解放军战士、12门小炮和一大批弹药送到长江南岸。在激烈的战斗中,她双手都磨出了血泡,鲜血浸透了舵柄。
午夜时分,王凤英带领船队顶风破浪返回江北。途中,突然,一艘敌舰从长江上游窜来,朝着船队横冲直撞,木船几乎倾覆。危急时刻,王凤英牢牢控好舵柄,凭借娴熟的驾船技术稳好了船,并高声说:“不要怕,有我在就有你们!”王凤英沉着机智地与4艘敌舰周旋,最终成功突围,带领船队安全返回六圩港。
渡江战斗结束后,王凤英分别荣获了“渡江支前光荣证”“渡江船工光荣证”,部队领导给她记了特等功!王凤英还被华东支前委员会表彰为“渡江英雄”,授予一面写有“渡江英雄王凤英”字样的锦旗。
渡江支前光荣证
渡江船工光荣证
1933年,王凤英出生在里下河原瓦甸乡的一个贫苦家庭,从小跟着父母行船,在里下河密集的水网中穿梭。经过多年大风大浪的洗礼,王凤英练就了一身好水性。
1949年春,长江北岸的解放区里,人民无比热切地盼望着能为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贡献力量。时年16岁的王凤英跟着父亲和哥嫂参与支前工作,内心更是跃跃欲试。
3月下旬,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所辖部队陆续在靖泰县(原)内集结,支前委广泛动员筹集渡江船只。看到附近的解放军演练行船作战技能,王凤英心潮澎湃,主动前去报名,要求渡送解放军过江。
“年龄小,又是女孩子。”部队领导不同意。性情豁达的王凤英不顾哥嫂的劝阻,一天四趟跑到指挥部请缨,并展示了她的水上技能,最后得到了领导特批。
“这次战斗中,许多人比我作出了更大的贡献。”许多年后,王凤英在接受《中国妇女》杂志采访时,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渔家女本色。
参加渡江战役后受表彰的王凤英
44件珍档,永久存续红色记忆
大战之后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新华日报》华中版记者徐中海在六圩港岸边,偶然看到一位掌舵的小姑娘,便好奇地询问起来。
“我叫王凤英,虚岁十六啦。”小姑娘大大方方地回答。
这一番谈话,让徐中海意外采访到一位渡江英雄的事迹。他立即向渡江船团部领导作了汇报,团部党委会当即决定召开火线英雄授奖大会,会上授予王凤英“渡江英雄”奖旗和光荣证书。华东前线话剧团把王凤英智斗敌舰并获胜的故事编成话剧,当天晚上演出,受到观众好评。
徐中海采访的成果,如今已经成为海安市档案馆收藏的王凤英档案的一部分。记者看到一张出版于1949年5月25日的《工农画报》,下方的通栏就是徐中海所作的《渡江英雄王凤英》。稿件以朗朗上口的诗歌,生动记述了王凤英渡江的英勇事迹。画家所配的4幅插画犹如情景再现,其中有王凤英喊出的那句,“不要怕,有我就有你们!”
1949年5月25日的《工农画报》
记者翻看档案中徐中海的回忆文章,惊奇地发现,王凤英那夜巧妙与之周旋的军舰中就有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英舰紫石英号!
“母亲的听力一直不好,是渡江作战中炮声轰鸣落下的后遗症。母亲一直很低调,她用自己的经历激励我们成长,但对外从不张扬。”现年69岁的段小枫告诉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凤英主动放弃去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里下河做起了基层工作。
“特等功臣”“渡江英雄”“优秀共产党员”……王凤英身上耀眼的称号一个接一个,而她本人却从未骄傲,只是默默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退休后,王凤英还经常义务到学校、机关、工厂等单位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工作。
王凤英生前给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
段小枫还谈起,20世纪7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翻拍电影《渡江侦察记》。电影导演专门到海安来,请王凤英的女儿段海枫扮演了一回当年母亲撑船的形象,并将这一镜头搬上了电影银幕。
2005年4月,王凤英因病去世,享年73岁。
2024年7月30日,段小枫将家中所珍藏的44件王凤英档案资料,无偿捐赠给海安市档案馆。
3万多民工渡江,南通全城总动员
1949年2月2日,随着一面鲜艳的红旗升上南通城中心十字街钟楼顶端,南通全境宣告解放。
地处苏中的南通地区,是解放军东路军渡江的屯兵场和前进的阵地,也是渡江后的重要后方基地。淮海战役刚结束,南通地区就开始了支援渡江的准备工作。南通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响应毛泽东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大规模的支前热潮。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东、南通、如皋三县向前线调集4660万斤粮食、680万斤柴草等大批军需物资。在新解放的南通城,广大人民群众对支前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工商界人士出动汽车、轮船、帆船及大驳船参与支前运输。南通全城总动员,确保渡江水陆交通和电讯畅通无阻。据统计,南通地区参加渡江的船只有472艘,船民1280余人。在渡江战役中,南通所在的苏中九分区,参战民工、船民负伤91人,牺牲35人。
据不完全统计,在渡江战役中,南通地区共组织民工5.2万余人,其中随军渡江的民工就有3.2万余人。渡江的常备民工随解放大军南下参战后,一部分民工在解放无锡、苏州、上海后陆续复员;一部分民工随军远征到浙江、福建,数月后才胜利归来;还有一部分民工跟随大军一直打到海南岛。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德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