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大梦三千道
千人西游千人悟
一千个人看西游会看到一千个不同的故事,西游和现实,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动念、拿起、放下、无限的循环,在这个五阴炽盛的世界里,大梦三千,西游又重来,觉海金波起,娑婆业浪流,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有时候是游戏人间还是大梦三千,对错真假似乎真的难分辨。
在西游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体会,人性、规则、黑暗、就连鲁迅曾经都曾评价《西游记》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大抵的这个隐喻很有深意。
其实,猴子最早的原型来自大禹治水时期的无支祁,上古时期的无支祁还带着妖神水怪的属性,因阻挡大禹治水被大禹降伏锁于龟山,这个龟山也不是虚构出来的后来苏东坡、杜甫都寻访过,到了近代鲁迅曾和胡适就悟空的原型人物争论了很久,胡适认为猴子源于印度的哈奴曼,而大多数人支持鲁迅,鲁迅认为孙悟空就是《山海经》中的淮水之神巫支祁。唐代开始悟空的形象开始变了,《大唐西域记》中的悟空已经皈依成了孙行者,敦煌壁画中已经出现了具体的行者形象(下拉文中图),经过元代各种民间传播,明代悟空的形象已经出现在一些历代的传闻和志怪小说中,而科举屡次失利的吴承恩集合所有的版本写的《西游记》终面世,从此悟空的故事一直延续至今。
不过,在5000多年时间的变迁中,故事的变迁猴子的形象和人们的认知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古世界的妖猴、水神、巨猿,到后来成了人们心中那个敢于反抗和打破规则、反抗天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天性自由略带顽劣,拜师学艺、取经、但后来发现又不得不面对世俗规则,最后亦想回归天性,放下还是拿起又难逃轮回,处处皆有世间人的影子。
---------------------------------------------------
最早的悟空原型巫支祁
被大禹降伏后命其镇守龟山
《山海经》中记载的最早悟空原型是淮水水神,在历代的书中还有,淮水怪、水兽、等称呼,上古大禹治水遇到过很多山精水怪妖神,巫支祁就是其中一个,巫支祁独霸淮水流域自称淮水水神,自桐柏山以南,直至云梦泽和湘水之源,千里之内聚拢了不少妖怪,有木魅、水灵、山妖、石怪,这些山精石妖都听令于他。大禹治水到淮水的时候,巫支祁阻挡了大禹疏导水路,大禹派了很多将领都无法将其降伏,最后派庚辰终于擒获了巫支祁,庚辰是西王母之女云华夫人身边神将侍卫,专能降服天下凶兽。此战山动地摇摆,无支祁召唤无数妖魔:有一首而三身的“鸱鸟”、有树妖水妖、山妖石怪。庚辰力战群妖,降伏无支祁,最后用巨索铁链锁颈,金铃穿鼻,锁于淮水之阴、龟山山足之下。
此时巫支祁的形象为:“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自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田,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胡、木魅水灵、山妖石怪聚绕,以数千载。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
此外龟山这座山不是虚构的,今天位于洪泽湖的龟山,国家还在龟山设立了龟山遗址旅,还有不少关于巫支祁神迹传闻的景点,那口锁巫支祁的井还在。
📌 今天的龟山风景旅游区
降伏巫支祁的画
唐人真实见闻龟山巫支祁
莫测千仞渊,渊中械神物
到了中唐时期,有个游山玩水的李公佐,他写的书中记载了一件事情,贞元十三年他泛舟南行至潇湘苍梧,探访志怪异闻名山大川时,在龟山碰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书中记载的内容就是禹神治水在龟山降伏巫支祁的事情。
唐朝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有一个打渔的渔夫,一日在龟山山脚下的河中捕鱼,突然渔网被水中铁索缠绕住了怎么拽都不动,于是渔夫跳进水里沿着网兜游到水底拖拽,然后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在水底五十丈的地方,渔夫看到有很大的一条铁锁绕着龟山缠绕,看不到尽头,渔夫赶忙将这个故事报告给当地的楚州刺史李汤,起初李汤找来几十个人一起拖动铁锁,但是仍然纹丝不动,后来又找来一百多只牛和几十个人一起拖动,忽然水面开始翻腾,众人缓缓看到,一只身高如山的巨猿缓缓出现在水中,如猿猴缩鼻高额、青身白头、金眼雪牙、颈伸百尺、鼻子中的水流如瀑布,众人看后无不惊骇四处逃散不敢靠近,后来,众人看到巨猿怒吼一声,拖动铁链连牛一起进入水中消失不见了,自此后这个地方流传开来巫支祁真实存在的传闻。
📌 《普贤变》取经东归图
榆林窟第3窟普贤变
悟空或白马身上都出现了包裹的佛经,师徒头上出现圆光,显然这两幅画,表现了唐僧师徒已取得佛经、走上回国之路的故事。
📌 敦煌壁画普贤变 - 唐僧取经图,
图中,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遭遇难关,诚心祈求菩萨协助渡难。唐僧身披袈裟,双手合十,弯腰向前遥望普贤菩萨参拜。猴面的孙悟空亦双手合十,抬头仰望,向普贤致礼。师徒身后有一匹白马,静立等待。他们站在悬崖深壑前,面前呈现山穷水尽已无路的困境。
注意看左侧细微处,玄奘和悟空取经归来,马背上还驮着经书。
榆林窟第3窟普贤变敦煌壁画中现存六幅唐僧取经图中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幅绘于西夏时期榆林窟第3窟的普贤变中。
《大唐西域记》和《西游记》诞生
敦煌壁画中的行者悟空
唐代行者悟空的形象最初出现在《大唐西域记》中,最初版本《西游记》诞生先是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编纂整理地理史籍《大唐西域记》,后来是弟子慧立及彦悰,经过整理共同撰写玄奘法师的传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整个西游的故事情节逐渐饱满起来。玄奘取经的故事一直在传播,到晚唐五代,一部有着神话色彩的取经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诞生了,孙悟空第一次闪亮登场,那时它还叫“猴行者”,是一位白衣秀士,称为“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自愿踏上取经之路,帮助唐僧完成取经征程。取经成功后,猴行者被唐太宗封为“铜筋铁骨大圣”,行者孙悟空的精神和故事也逐渐流转开来。
📌 图 佛光寺壁画中的猴妖
唐代佛光寺壁画中的猴子,与宋代《道子墨宝》、明代陆治《搜山图》、民国钱化佛《搜山图》中的猴子形象都很相似。
📌 图《搜山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波士顿美术馆、
克里夫兰美术馆藏、
《搜山图》卷表现的是民间传说二郎神搜山降魔的故事,所以也称为《二郎神搜山图》,图中描绘神兵神将们耀武扬威地搜索山林中各种魔怪。这些妖怪,或是原形,或化为女子,他们都在神将们追逐下,仓惶逃命,或藏匿山洞等。
📌 明代陆治《二郎神搜山图》中的猴妖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承恩和《西游记》现世
悟空开始走进人们心里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喜欢志怪尤其独爱大唐志怪,尽管科举之路屡遭挫折,但因其喜爱钻研志怪,一直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其次吴承恩也是淮河流域下游的淮安府人,对淮水的事情必然也知道一些,吴承恩在自己的另一部短篇志怪小说《禹鼎志序》中说:“ 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言稗史,惧为父师诃夺,私求隐处读之。比长好益甚,闻益奇。迨于既壮,旁求曲致,几贮满胸中矣。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懒未暇也。”
经过元超西游记和悟空角色的戏剧化表现,到了明朝,吴承恩整合了传说、戏曲的故事之后《西游记》面世,在他笔下的悟空形象,至仁至义、有情有义、人见人爱的美猴王的开始出现在人们心中。孙悟空也一扫早前各类记载中的水神“猴精”的顽劣形象,成为赤胆忠心、勇往直前、惩恶扬善的形象,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的化身进入每个人的心里。
明代西游记插图
鲁迅和胡适的争论
关于悟空最早的原型人物
对于悟空的喜爱和入迷不只是今天的我们,历朝历代迷悟空的名人有大把,有犀利的有苏辙、吴承恩、鲁迅、胡适、等。其中鲁迅和胡适就孙悟空的原型人物争论了很久,鲁迅就此还写了不少文章,称龟山水母井中锁着上古水神巫支祁,苏辙也是亲睹过龟山水母井的人,写下了“当年此山下,莫测千仞渊,渊中械神物,自昔尧禹傅”诗句。
胡适在1923年的《西游记考证》中提出,印度的神猴哈奴曼是孙悟空的根本,胡胡适当时发表文章说:“ 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我在印度最古的记事诗《拉麻传》里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
这里简单说一下印度的历史印地自古就存在肤色不同的许多人种、民族、部族和部落。但在古代历史上,印度地区始终没有完全统一过,历史中从来没有形成行政统一的大帝国或者王朝。直到19世纪英国殖民者入侵后才逐渐有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至于印度的那些个奇奇怪怪的各路神是印度教后来自己造的。而《山海经》中记录的地球地理风貌、神妖、山野精怪、是更久远的上古世界,那个时候印度和印度人造的神的概念在哪儿?所以说,胡适说悟空的形象来自印度完全不成立,并且佛教在印度历史中并没有占据过宗教的主导地位,佛教诞生于尼泊尔,佛教主要流行地区是在北部印度河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以及西域。
更别说大唐王玄策一人灭一国了,指的就是印度,公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西域。途中居然遭到了印度阿罗顺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一路来到了尼泊尔。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直扑印度。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印度的猴神形象
1990年6月西藏自治区文馆会普查队在吉隆县阿瓦呷英山嘴鲁玛满久小溪摩崖上,发现了一块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的大唐天竺使出铭。内容证实了西域长史王玄策通往天竺的史事。
龟山“神迹”犹在
悟空精神已然永存
今天,龟山“神迹”犹在,悟空的题材故事多到数不清,悟空的形象和精神早入深入我们的内心,几千年来《山海经》、《淮南子》、《神龟记》、《上古神话演义》等,都有不同记载,有人亲眼看到、有人怀疑、有人觉得这是写书人对当时那个时代的暗喻用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千人看西游有千人故事,
大梦三千道,悟空精神已然永存。
喜欢此文的可以点在看、转发、分享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