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不禁让人深思:未来的孩子,还会有乡愁吗?
乡愁
前两天老家有喜事,去帮忙洗碗。到了下午的时候都在讨论孩子坐什么车去城里上学。在讨论中发现有些上了初中的孩子都没有回来,为什么不回来,不喜欢回来,不想回来。现在的乡村振兴,乡镇中学撤了,村里小学也撤了,农村年轻人也撤了。大家都为了孩子上学的事进城了,领三千的工资,还两千的房贷。
现在的娃由于没有在农村的生活经历,对农村没有一丝丝感情,对城里的小区呢,也没有感情。总想着发财了搬到另一个高档小区去。我看着那些乡愁的标语,感觉以后乡愁就是一串串的标语,一排排的诗歌而已。再也没有对家乡的眷恋。
如今的世界,科技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城市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信息的高速公路让距离不再遥远。孩子们在虚拟的世界里畅游,在繁华的都市中成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便捷与新奇。他们生长在水泥钢筋的楼房里,手工都是用彩泥橡皮泥,彩泥。游泳游都在游泳馆,大米都产自超市。
然而,乡愁,那是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是对儿时玩伴的亲切回忆,是对祖屋炊烟的温暖念想。当故乡的小河被水泥覆盖,当古老的街巷被现代化的建筑取代,当传统的习俗在时光中渐渐淡去,未来的孩子,他们心中还能勾勒出故乡那独特的模样吗?
或许,他们不再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不再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没有了泥泞的小路,没有了夏夜的蛙鸣,没有了奶奶亲手做的点心,那乡愁的根又将何处寻觅?
以后,乡愁会以什么形式存在呢。对传统文化的还能继续坚守吗,是对亲情温暖还珍视吗,在快节奏生活中对内心宁静的还有追求吗。故乡的模样已改,或者故乡已经资本化,故乡已经不在,还会寻根,还会渴望归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