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动态 | 珠海经开区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

学术   2024-10-29 17:42   广东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珠海特区报




勇挑大梁  向“新”攀“高”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周年。

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珠江口西岸第一个国家级经开区,多年来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谋发展,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今年迎来新一轮管理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后,珠海经开区牢记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使命重任,以首创式创新、集成式改革为抓手,全力以赴拼经济,奋力谱写“二次创业”新篇章,在高质量发展上再攀高峰。



近日,珠海经开区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公布:5个GDP关联主要经济指标和涉及的所有错月指标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工业表现尤其亮眼,用全市约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近四分之一的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为稳住全市工业基本盘作出积极贡献。

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上升的大背景下,实现这样的增速实为不易。珠海经开区手握哪些发展密钥?放眼珠海西部、黄茅海畔73.79平方公里土地,从枝繁叶茂的“产业森林”到新质生产力涌动的“产业雁阵”,从巨轮穿梭的“亿吨大港”到连接世界的“开放高地”,答案呼之欲出。


“盘根计划”全铺开

产业森林枝繁叶茂


规上工业总产值1133.32亿元,占全市比重23.6%,增速7.7%规上工业增加值211.08亿元同比增长10.6%,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4.7%、10.2%)……细看珠海经开区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工业经济的表现足以用亮眼形容。
这样的成绩,源于珠海经开区多年来积累的产业基础,更离不开新一轮管理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带来的发展动力。今年以来,珠海经开区充分发挥“管委会+公司”的体制优势,打造专业招商团队,设立项目落地攻坚专班和存量企业服务专班,狠抓“立柱项目快落地”“盘根计划全铺开”“产业空间大整合”三件大事,全力构建绿色化工、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五大战略性产业体系,用全市约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近四分之一的工业产值,成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
9月20日,聚能永拓(珠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卤水提锂专用锂离子吸附剂项目在珠海经开区投产。聚能永拓是目前全球率先拥有“五千吨级以上吸附剂工业化生产”以及“万吨级吸附法盐湖提锂满产运营”经验的高科技企业。
优质新项目接连落地投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与此同时,珠海经开区大力支持存量企业增资扩产,在此扎根多年的企业盘根而起,构建起枝繁叶茂的产业森林。
今年1月,珠海经开区企业珠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隔膜三期项目在装备制造区正式开工建造,预计年底前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15亿元。珠海恩捷自2016年在珠海成立以来,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拥有国际先进的锂电池湿法基膜生产线和功能性涂布膜生产线,是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9月3日,位于珠海经开区的艾伦塔斯电气绝缘材料(珠海)有限公司二期项目举行投产仪式。这家扎根珠海20年的老牌化工材料企业,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绝缘漆和树脂供应商。二期项目自签约以来,在珠海经开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审批落地并投产,成为珠海经开区助力经济发展的又一范本。
珠海恩捷、艾伦塔斯以增资扩产这一有力行动,为珠海经开区投下信任一票。珠海经开区则用“经开速度”和“经开温度”,助企业走好“倍增式”发展之路。像这样政企双向奔赴的故事,不断在珠海经开区上演。


△珠海经开区化工园区  摄影/张洲


今年以来,珠海经开区抓紧体制机制优化契机,以新思维塑造服务企业新名片,通过创办“经开区企业之家”、“企业服务早餐会”、企业“一对一”帮扶、项目报建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等系列举措,完善从招商到项目快投产、快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在这里,政府不仅会“瞻其前”,更坚持“顾其后”。8月9日,珠海经开区“智慧出行·通勤定制专线”开通,这是珠海经开区聚焦5.0产业园区交通功能提档、企业升级扩张需要,着眼解决产业园区及周边区域职工群众交通通勤需求而制定的专项服务举措。该项服务启用后不仅有效缓解了区内公共交通衔接不畅、选择有限的状况,还进一步推动了区内产业聚集、区域协调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珠海经开区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为产业工人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珠海经开区正规划在珠海西站片区建设工业邻里中心;为解决精细化工区内现有公共停车位不足、企业职工轿车通勤占比高的实际情况,筹建公共停车场现已纳入专项规划工作;为积极推动落实新就业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一减”实施方案,切实解决区内人才住房保障问题,区内正加快筹划区内人才住房事宜;为提升园区产业配套综合环境,珠海经开区主干道——珠海大道、高栏港大道景观提升已悄然动工,目前道路主入口、交叉路口节点已焕然一新……
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给了企业长期扎根发展的信心,也成为珠海经开区重要的“赢商”密码。截至目前,珠海经开区已有规上企业259家(其中工业企业163家),汇聚了中海油深海公司、英力士化工、粤裕丰钢铁3家“百亿级”企业,中海油瀚海能源、三一海工、华润化学3家“50亿级”企业,谦信新材料、景旺电子、中海福陆等28家“10亿级”企业,具备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先发优势。


迈向“智造”新高度

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


强劲的工业增势,动力来自于哪里?答案或许藏在向“新”攀“高”的产业“雁阵”中。
8月16日,华南地区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在位于珠海经开区的亚洲最大天然气陆岸处理终端高栏终端投产。这是中海油自主设计研发的成套生产装置,成功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中海油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  摄影/张洲


8月22日,由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承建的Mero二期吸力锚项目,在位于珠海经开区的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造。这是该基地承揽的首个2000米级超深水国外水下设备项目,标志着“海工制造”得到国际主流海洋油气装备市场认可。
8月27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集群——中国海油“金湾绿能港”二期项目在珠海经开区建成完工。
9月,亚洲第一深水平台“海基二号”正式投产。“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总高度达428米,总重量超5万吨,是亚洲最高最重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与其上部平台,均在珠海经开区完成建设。


△海基二号  摄影/张洲


全球最大、亚洲最高、华南首个……一个个新突破,串联起产业“雁阵”向“新”攀“高”的奋进足迹,见证着珠海经开制造迈向“智造”新高度,也让创新这块“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事实上,珠海经开区从来不乏创新基因,辖区企业更是拿下了多个国家级、省级大奖。10月17日,全省科技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国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海洋自升式平台安全高效就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前,珠海金发生物“基于分子链软硬段精准调控的可降解共聚酯制备关键技术及农膜应用”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作为珠海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体,珠海经开区着眼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搭建创新平台、构建创新生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电子化学品作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材料,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亟须国产替代。8月20日,珠海经开区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举行启动仪式。该产业园目前已整备1250亩集中用地,打破厂区物理隔离禁锢,向集约要空间,打造仓储种类齐全、配套设施共享、适合中小创新性电子化学品企业发展的专业化工园区载体。目前已落地高端特气配套项目江门和创硅碳负极材料项目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等12个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达产产值约150亿元


△珠海经开区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奠基仪式 摄影/关铭荣



其中,园区重点打造的珠海电子化学品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也是全国首个5.0化工产业新空间。该基地依托国家级化工园区载体优势,由珠海经开区区属国企珠海经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成投产后将重点解决高端电子化学品从中试到小批量生产阶段载体需求难题,极大提升园区企业的研发生产效率,全面激发珠海化工新材料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企业向“新”提质的动力还在不断增强,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目前,珠海经开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系全省唯一入选全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期)单位”。位于珠海经开区的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已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珠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获批设立博士工作站珠海金发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番禺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已分别获批建立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枢纽能级再跃升

架起对外开放“快车道”




从高空俯瞰珠海经开区,亿吨深水大港——高栏港巍然屹立在西南端。距港口仅两公里处,规划面积2.514平方公里的高栏港综保区矗立在海天之间。沿着蜿蜒的海岸线向北十余公里,就是将于近期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届时,珠海经开区将迎来交通区位的历史性突破,成为大湾区联通珠西乃至粤西腹地的关键枢纽。



立足珠西、放眼全局,坐拥大港口、大平台、大通道的珠海经开区,正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加快建设智慧绿色港口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织密航线网络强化港口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架起物流通天下、产业链全球的对外开放“快车道”
走进高栏国码,混合动力堆高机、全电动堆高机对不同箱体进行装卸作业,船舶岸基电源系统为停靠的船舶提供清洁电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绿色低碳”设施在这里投用。


△海铁联运装船现场


不远处,“无缝衔接”高栏港和广珠铁路的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线,早已打通珠海港铁联运“快车道”,去年运量首破千万吨大关。已于今年7月启动建设的珠海港高栏港区国能散货码头工程,拟新建1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2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将进一步提升相关业务江海联运、海铁联运、海海中转的能力
着眼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珠海经开区积极拜访船运公司、走访重点外贸企业、召开企业航运需求专题会、出台促进港航业务发展奖励办法,推动新航线开通实现新突破。
8月28日,珠海经开区“高栏港-海南洋浦小铲滩-东南亚”内外贸国际航线开通,进一步优化了高栏港外贸航线网络布局,为珠海本地进出口货物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海上物流通道选择。



作为珠三角西岸唯一的深水良港,高栏港目前已拥有38条内外贸航线。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栏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714万吨,同比增长13.9%,其中外贸4074万吨,同比增长27.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1万标箱,同比增长13.5%,其中外贸54万标箱,同比增长32.7%。此外,部分多式联运公司和货代公司积极拓展船代业务,前三季度多式联运及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7%、24.9%
基于海运贸易量的持续攀升、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珠海经开区还在高栏港大道西南侧规划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通过资源整合、服务创新与模式优化,构筑国际领先水平的海事服务综合平台,活跃珠海乃至大湾区的锚地经济。
高栏港综保区,则是另一把打开珠海经开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大门的“金钥匙”。作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的重要节点,高栏港综保区依托“经开区+综保区”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正加速崛起,为珠海打造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珠海经开区相关部门的全程跟办指导下,高栏港综保区首家投产企业——迈仕渡集成电路(珠海)有限公司75天就完成了筹建工期,45天完成300多台设备调试,成功打破行业纪录。不远处的拉美(中国)综合保税物流枢纽项目,同样在全流程服务护航下一路“快跑”,计划今年11月开展业务。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高栏港综保区签约项目已达33个,其中仅今年5月以来就有13个项目签约。已落地项目总投资约52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64.8亿元,年进出口值约178.4亿元。这组沉甸甸的数字,见证着珠海经开区“二次创业”的新突破,也成为高栏港综保区打造珠海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潜力所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新举措还将在珠海经开区陆续落地,切实担负起国家级经开区的职责使命。根据计划,珠海经开区将力争到“十五五”末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货物吞吐量达到2.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50万标箱,为珠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经开力量。







END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广东工业园区
发布园区相关政策和信息,推进园区经验交流,打造业内宣传品牌,引导产业共建工作开展,促进园区发展提质增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