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又一批人因为泡脚进了医院,医生提醒:这4种人真的不适合泡脚!

文摘   2025-01-01 15:33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脚又红又肿,连下床都费劲,怎么会这样?”75岁的张大爷坐在医院的病床上,语气里满是无奈。


原本想着用红茶泡脚养生,没想到第二天醒来,双腿疼得像着了火。


医生的诊断让家人更是大吃一惊:感染加重,差点危及生命。


最近,关于泡脚“养生”却“伤身”的新闻频频冲上热搜。


有人因为水温太高,烫伤了皮肤;有人因为加错了“中药料包”,导致感染;还有人因为泡脚方式不对,疾病反而加重……


泡脚,这件看似简单又舒适的事,为什么会变成“健康杀手”?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脚?


今天,小鹿就带大家聊聊泡脚这件事,教你如何科学养生,避免重蹈覆辙。



泡脚真的能养生吗?


《黄帝内经》中提到:“血之荣,足心生也”,意思是脚底是人体经络汇集之地,通过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能缓解疲劳、助眠安神。


科学研究也证实了泡脚的好处,热水泡脚能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散寒驱湿,甚至对缓解焦虑情绪都有帮助。



哪些人泡脚不但不养生,反而“养病”?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常常对温度不敏感。即使水温过高,他们也可能察觉不到,结果皮肤被烫伤却毫无感觉。


一旦出现伤口,由于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就容易发展成感染、溃疡,甚至坏疽,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用温水洗脚,但水温一定要事先用手试好,不要超过40℃,并且洗后及时擦干,避免皮肤干裂。


2、下肢静脉曲张者:

不少静脉曲张患者以为热水泡脚可以“活血化瘀”,但事实恰恰相反。 


热水会导致血管进一步扩张,加重下肢血液淤积,反而让静脉曲张更加严重,还可能引发皮炎和溃疡。


静脉曲张患者可以用温水简单清洗足部,并注意抬高腿部,促进血液回流。



3、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泡脚时,高温会使下肢血管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在腿部,导致心脏和大脑的供血减少。 


对于冠心病、低血压或动脉硬化患者来说,这种情况可能诱发头晕、胸闷,甚至心脑血管意外。


医生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40℃以下),时间不宜过长(10-15分钟为宜),并尽量避免在饭后或空腹时泡脚。



4、下肢动脉闭塞患者:

下肢动脉闭塞患者本身血液流通不畅,而泡脚时细胞耗血量增加,但血液供应却无法跟上,可能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加重病情,甚至引发坏死。


这类患者应避免用热水泡脚,平时注意保暖即可,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普通人泡脚也要注意!

即便是健康人群,泡脚也不是随便泡的。下面几点建议,能让你的泡脚更科学、更安全:


(1) 水温控制在40-45℃,别超过50℃

很多人觉得水越烫越好,其实这是误区。过高的水温不仅会烫伤皮肤,还可能导致血压波动。


水温以脚感温暖舒适为宜,皮肤敏感的人可以稍微降低水温。


(2) 泡脚时间20分钟左右即可

泡脚时间太长,会导致下肢血液灌注过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当你感觉后背微微出汗时,就是泡脚的最佳时长。


(3) 不要三心二意,专注泡脚更养生

不少人喜欢边泡脚边刷手机、看电视,但这样可能因为注意力分散而忽略水温变化,甚至导致烫伤。


(4) 泡脚时适量“加料”,效果更佳

根据个人体质,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中草药材。例如:


  • 艾叶 :温经散寒,适合手脚冰凉的人。

  • 红花 :活血化瘀,适合血液循环不畅的人。

  • 花椒 :驱寒除湿,适合湿气重的人。


需要提醒的是, 中药泡脚并非万能,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切忌盲目“加料”。



结语

希望每个人都能科学养生,让泡脚成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养病”的导火索。


那么,你泡脚的方式正确吗?欢迎留言和小鹿一起聊聊~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重庆城市TV民生眼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