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方志 | 段玉裁和他纂修的《富顺县志》

文摘   2024-11-12 15:09   四川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县人,青年时曾师事戴震,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者。他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1760年中举后,多次参加会试不第。1770年经吏部考试合格,被派往贵州偏僻小县玉屏任知县。两年后调四川代理南溪、富顺知县。在代理富顺知县时期,正值清王朝征讨金川,他被调去办理打箭炉附近的化林坪兵站事务,以后再回富顺代理知县。由于他非进士出身,升迁困难,入川数年均系署职,屡更任所,疲于奔命。直到1777年他才被补授为七品知县,分发巫山县任职。他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的低级官员生涯,1780年,四十六岁的段玉裁以父老为借口辞去七品官,回江苏卜居于苏州枫桥,潜心从事文字学、音韵学的研究和著作,直到逝世。他的代表著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古文尚书撰异》《诗经小学》《周礼汉读考》等近三十种。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使他成为清代公认的文字训诂学的权威学者。


段玉裁先生不单是一位著名的文字学权威,还是清代地方志杰出学者之一。著名的乾隆四十二年本《富顺县志》,就是他在代理富顺知县时主持编修的。由于他精心谋篇布局并充分运用其渊博学识,使得志书体例完备,考证精审,文采飞扬,与《武功志》《朝邑志》齐名,成为清代名县志之一。近代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方志学》中推崇备至地称该志为“方志中之表者”不是没有道理的。从段玉裁先生为志书撰写的序言中,我们不仅看到他为官的原则和修志的宗旨,而且可以看到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人生哲学。
段玉裁修《富顺县志》


段玉裁先生为官的原则是坚持无为而治。他认为富顺县虽是川南巨县,但只要从政得法,就不会像过去的县官和他的僚属们那样手忙脚乱,穷于应付县政事务。他在县志的序言中告诉后来的从政者们说,我为什么在从政之余,有那么多时间去完成《诗经小学》和《六书音韵表》等巨篇著作呢?诀窍在于我懂得“吏不扰民而民自不扰吏”的道理。除此,他还认为清朝开国百年来的休养生息,经济虽已恢复而教化似嫌偏废,讼狱纷繁是“长吏劳形”的根源,他认为只有办好学校,提高地方文化水平,使百姓知礼守法,才能为无为而治创造条件。因此,他除延聘富顺籍进士、卸职知县李芝出任本县最高学府——学易书院山长,以加强地方教育事业外,又筹集经费,增建校舍,改善学习条件。此外,还经常抽空来书院为士子们讲授课业,为富顺县在清代中后期“才俊蔚起”作出了一定贡献。段玉裁先生性格风雅,为县内的胜迹名刹留下了许多题咏,惜多已湮没,现今只存有《题叶山寺》一首:“几度经过叶山寺,单椒秀泽回难攀。停舆忽忆旧游地,恰似临沅紫气山(自注:贵州玉屏县城内有紫气山,竹树森翠,梵宇妍雅,余爱登之)。”段先生去任后,县人对这位“学者知县”追思不已,遂在县城西湖崖畔段先生住过的简易楼房粉墙上赫然楷书“循吏段玉裁先生公余读书处”十二个大字,来纪念这位无数夜晚“一灯荧然”著述不辍的好官,并以此砥砺来者。如果说清代中后期的富顺知县比较注重声教,大概和这是不无关系的。这幢木楼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犹然存在。


在段玉裁实行无为之治、兴办学校的时候,他考虑到自己在富顺署理知县不过“如信宿逆旅耳”,作为一任地方长官,“何以遗县民”呢?他想通过地方志进一步了解富顺的古今,办好几件好事再离去。但当他看到1760年的旧县志时不禁大失所望。他认为富顺县山川秀丽,人杰地灵,而县志却“苦无体例,且缺略不备,不足以论古证今。”为了给富顺人民留下一点有益的纪念,他决定重修《富顺县志》。1776年经过深思熟虑,他吸取了古代志书义例整赡、考证赅洽、风示劝惩、识议深慎等优点,力去明代后期志书滥俗之流弊,重新拟定了《富顺县志》篇目,共设建置、疆域、城池、治署、山川上、山川下、古迹、田赋、户口、盐政、里镇、风俗、防汛、坊表、坟墓、学校、坛庙、官师、宦迹、科第、乡贤上、乡贤下、孝义、文苑、列女、祥异、外纪等二十七门(卷),委托学易书院山长李芝总其成。段玉裁先生还抽时间亲自考订并撰写山川等卷目,表现了严谨的治学精神。经过认真商讨,广征博采,五个月之后,一代名志——乾隆四十二年《富顺具志》脱颖而出了,刊行之后一时风靡全国。

这时,他接到了上司的调职通知——要他去巫山县上任。富顺县士民父老依依不舍地把他送至十里驿亭,他也为告别富顺而难受,但是他觉得很充实。因为他想到离开富顺后“县之士与民倘因此念山川之所孕毓,人事之所当师,秀者以古处自期,顽者以桀黠为耻,安必非余之所遗一二者。”是的,他主修的《富顺县志》在资政、教化、存史等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不仅是留给富顺人民的宝贵历史财富,也给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附:乾隆四十二年本《富顺县志》段玉裁原序

予以乙未冬再权富顺。明年丙申二月,金酋平,民气和乐,挽输不劳。风雨既时,原隰高下倍登,盗寝讼简,予甚乐之。盖是县于川南最剧,治者日不暇给,而予乃能以其余闲,成《诗经小学》《六书音均表》各若干卷。所居西湖楼,一灯荧然,夫人而指为县尹读书楼也。岂予之多暇欤?抑吏不扰民,而民自不扰吏耳!邑人李君瑞五,自楚北解组归。为延主学易学院,从学者数十人,李君为之口讲指画,所业皆日起,予亦时过书院,论议辄竟日。念权是县如信宿逆旅耳,将何以遗县民?民之居,错而广,非如学于院者之可以时面命也。县带洛而衿江,山气佳秀,典午以后才俊蔚起,文物称最盛,而旧志苦无体例,且阙略不备,不足以论古证今。因初举崖概属李君网罗缺佚,属稿商订,五阅月而书成。凡德谊、政事、文章,事之系于县者,搜采无遗。县之士与民,倘因此念山川之所孕毓,人事之所当师,秀者以古处自期,顽者以桀點为耻,安必非予之所遗一二者。志既成,而予去富顺矣。官君体仁、周君百川,相继鸠工镌板,以广其传。予念士民之茂美,李君之勤劳,而官、周二君之成人之美,皆不可以不志也。遂书其后。


乾隆丁酉六月

金坛段玉裁





来源丨自贡方志


往期回顾

‍‍ 盐之有理·同声筑梦‌丨自贡市第二届基层理论宣讲大赛决赛选手风采展③

• 坚决扛牢党管武装政治责任 推动全市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4年市委议军会召开

• 全国通报表扬!自贡2个单位1名个人上榜


自贡发布
自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政务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