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年轻人的心态已经变了

美食   2024-10-21 21:26   上海  

关注公众号,在消息栏
回复【副业】领取自媒体变现手册
回复【搞钱】加入搞钱搭子星球
回复【公众号】加入公众号搞钱基地

从上海去杭州工作了半年的朋友说:发现上海比杭州更松弛。

上海的年轻人已经不卷大厂了,杭州的大厂都是年轻人在卷。

朋友年初从上海去了杭州的大厂,一开始觉得很充实,干了不到两个月就想辞职,现在熬到半年,连周末来上海玩都要抱着电脑在上海图书馆加一下午的班。

“杭州太卷了,我对杭州祛魅了”。

与其说对杭州祛魅,更准确的说是对大厂祛魅了。

在豆瓣“上班这件事”、工作组等职场类小组里,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帖子——
“想裸辞逃离大厂”“应届生刚进大厂一个月,想提辞呈了(更新:已经辞了!)”
“已入职场,我好迷茫,想逃离大厂”……
虽然95后跳槽频率比前人更高是一个早被数据证实过的现象。可是当互联网大厂一边位居应届生最向往的雇主名单前列,一边又让年轻人退出的如此轻易决绝时,这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它就像当代年轻人最新的围城。
大厂的卷已经让年轻人厌倦了,拼业绩,搞“末位淘汰”,还要跨部门沟通,碰到一些不干事的老油条事情就很难推动,除此之外还要关心自己团队是不是嫡系团队,一个不小心就算业绩靠前不是老板心腹团队,也会被一锅端......

以前讨论到大厂时,都是“明亮干净的写字楼,步履匆忙的白领,紧张的会议......”,现在谈论大厂,都是“无尽的加班、猝死的同事、突然被裁员/辞退的通知......”

大厂卷不动,中小厂都差不多的垃圾,工作已经让年轻人失去希望,摆烂让人松弛,但上海不是一座仍让人心安理得摆烂的城市,这就让深处其中的年轻人怅然若失。

最新刷到的一条微博:

毋庸置疑,上海是精致的,充满活力的,同时也有一种紧绷着的松弛感。

上次参加线下自媒体交流会,分享的线下嘉宾来自深圳,他说“我只有来上海才会穿长裤和皮鞋,做个PPT,在深圳我穿个人字拖就去了,在上海不行,我有压力”。

如果说北京是土潮、深圳是“土”(休闲的意思)、那上海就是纯潮,上海的美不是那种网红的美,是洋气的美。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年轻人会不由自主的沾染上城市的气质。

前段时间很火的citywalk,上海连带上海的年轻人都被diss了一波。

在Citywalk开始流行后,很多人说上海这座城市十分国际化,国际化到...刻意迎合国际。

于是一些刻薄但好笑的抖人就开始嘲讽道,去上海是要办签证的,沪签就此而来。


因为沪签这个词引发的连环梗:

很多人说上海装,模仿上海人说英语就是:

上海街头的松弛,可以用不能理解的“癫”来形容。

比如上海街头的无声dancing,其实就是在大街上戴着耳机游荡着跳舞,有人觉得很有趣很酷,但在很多人看来,这很蠢。

一些人评论:“有种想去国外但英语不好的随性……”。
“如果说带头的黑人小哥是跟着音乐想到啥跳啥,那反观旁边的年轻人,似乎都是照葫芦画瓢。”

但这也说明了上海的包容和多样。每一个路过的人,可能都会发出“果然是上海”的感慨。

生活已经很苦了,我不觉得他们有多松弛,但是,也不会想要嘲笑他们。

为什么那么多人渴望松弛,就是因为在这样满是judge的世界里,松弛太难了。城市有千百种生活选择,上海更是。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享受其中,就是很棒的人了。
而无论选择哪一种,咱们大多数人最后都是回到自己20平米的出租屋,只是有人承认这叫上下铺,有人依然坚称这是loft,殊途同归,谁也别笑谁。
End.

//


理二五|97年

enfp | 坐标上海

个人成长 | 认知提升|自媒体变现


扫码围观朋友圈



理二五
“坚定地走向广阔,勇敢地面对贫瘠” 【分享自媒体搞钱\x26amp;个人认知提升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