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真是世事无常,却又处处充满温情。”一位年轻女子,怀中抱着稚嫩的孩子,手指轻轻拂过自己的秀发,眼中闪烁着感慨的光芒。
坐在她身旁的丈夫,同样一脸感慨地附和道:“是啊,这世上还是好人多,让我们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夫妇二人静坐在窗前,目光远眺,思绪飘回了那段刻骨铭心的过往。
就在不久前的一个日常,他们外出买菜时,再次偶遇了广东省佛山市岭南医院的黎德桦医生。这份缘分,源自三年前的一场生死救援,让他们的命运紧紧相连。
对于黎德桦医生,魏月董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她的丈夫鲍三方也深感,这份恩情,恐怕一生都难以报答。
没有黎医生的鼎力相助,他们的孩子或许无法顺利入读幼儿园,他们也可能无法在佛山这片热土上扎根,找到理想的工作。
更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魏月董还因此成为了家乡云南省普洱市的第六届道德模范,这份荣誉,是对她坚韧不拔精神的最好诠释。
02
时间回溯到2020年下半年,黎德桦医生与岭南医院的院长牛军民,共同为魏月董精心制定了一套手术方案,成功修复了她因车祸受损的头颅。
那场车祸,不仅让她的生命悬于一线,更在她的头颅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影响了她的外貌和头发的生长。
而这家医院,不仅救回了她的命,还持续关注着她的康复情况,这份关怀,让魏月董倍感温暖。
手术的费用高达8万元,对于魏月董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正当她一筹莫展之际,当地的慈善机构伸出了援手,为她凑齐了手术费用。这背后,是无数好心人的慷慨解囊,也是社会对弱者的温情关怀。
或许有人会问,魏月董和鲍三方夫妇二人都已工作多年,为何连8万元的手术费都拿不出?这其中的缘由,还要从三年前说起。
03
2022年7月8日,这对夫妇将攒了三年的53829块6毛8分钱,郑重地交给了岭南医院,这是一笔迟来了三年的医疗费。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笔欠款,医院早已淡忘,但夫妇二人却铭记于心,始终未曾忘怀。
时间回到2019年,魏月董与鲍三方结婚后,她选择留在家中照顾年幼的孩子,而鲍三方则独自前往佛山,成为了一名搬运工。他深知,这份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为了家庭的未来,他咬牙坚持着。
在佛山的日子里,鲍三方省吃俭用,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每个月攒下2000元以上,为家庭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省钱,他经常吃方便面加咸菜,有时饿得直晃,但一想到那几万元未交的医疗费,他就又鼓起了干劲。
有一天,魏月董长时间没有联系到鲍三方,心中不禁有些担忧。她拨通了视频电话,想要看看丈夫的情况。
此时,鲍三方已经下班了,看到视频中的妻子和孩子,他顿时精神了许多,逗着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魏月董则一边和他聊着天,一边收拾着屋里的卫生。
04
过了一会儿,视频那头突然没了动静。魏月董心中一紧,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查看电话。
只见电话架在那里,摄像头对着鲍三方,他竟然靠在椅子上睡着了。原来,是工作太累了,他实在撑不住了。看到这一幕,魏月董的心中充满了心疼和无奈。
而魏月董在家中的日子也并不轻松。孩子年幼,需要时刻照顾,虽然父母有时会过来帮忙,但大部分时间还是靠她自己。为了省钱,她在穿戴上从不挑剔,也不出去打麻将、逛街。她深知,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为家庭的未来考虑。
那么,魏月董究竟是如何欠下佛山市岭南医院5万多元的呢?这还要从2017年说起。
那一年,18岁的魏月董怀揣着梦想,来到了广东佛山的一家工厂打工。由于实行计件工资,她的收入还算可观。她上班的时间并不长,手里的积蓄并不多。不久前,她刚刚买了一辆电动车用于代步,谁曾想,这辆车却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
05
9月份的一天,下夜班时,魏月董骑着电动车与一辆货车相撞。货车笨重庞大,而她的电动车速度也不慢,瞬间,她便倒地不起,昏迷不醒。好在路人及时发现了这一幕,并配合司机将她送到了离事故地点最近的广东省佛山市岭南医院。
刚被送进医院时,魏月董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她的瞳孔散大,昏迷不醒,头上还在不断流血。医生和护士们没有片刻犹豫,立即将她送进了急救室。经过CT检查,发现她的颅脑损伤极为严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即进行抢救。
按照常规流程,需要家属签字同意并缴费后才能进行手术。送她来的人却表示并不认识她。这可如何是好?医生们焦急万分。有人提议查看她的手机通讯录,希望能找到她的家人。
06
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并不多,经过几个电话的尝试,终于发现号码的所在地在云南省普洱市。这说明她是云南普洱市人,但即便打通了电话,家属也无法立即签字。更何况,还不知道她的家庭条件如何,能否承担起这笔医疗费用。
医生和护士们在急救室里焦急地踱步,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有人提出担忧:“一旦抢救不过来,这可能就变成了一起医疗事故,给我们惹来麻烦,搞不好要赔巨款。”还有人表示:“就算没有变成医疗事故,如果她的家里拿不出钱来,对我们来说也将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接诊的黎德桦医生却坚定地认为:“作为医生,我们的首要职责是救人,不能考虑钱的问题,也不能考虑风险的问题。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07
就在这时,监护仪显示魏月董的血压和心电图都开始变得不稳定起来。院长牛军民当机立断:“做手术有什么风险我来扛!”黎德桦也毫不犹豫地表示:“我与你一起扛!”随后,他们迅速将魏月董推进了手术室,开始了紧张的手术。
魏月董的伤势极为严重,受伤部位又极为特殊,手术难度极大。黎德桦医生经验丰富、胆大心细,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仅用三个小时,就让魏月董脱离了生命危险。她仍然处于昏迷状态。
根据以往的经验,此时仅靠药物已经无法改变现状,必须使用高压氧进行治疗。岭南医院并没有这种设备。有人提议可以去其他医院借,但魏月董的病情太重,必须尽快治疗。
这时,有人提醒道:“离我们最近的西樵医院有高压氧治疗设备。”但又会有人担心:“他们会接受吗?”黎德桦坚定地表示:“我相信,他们也会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来工作的。”
07
随后,医院一边联系西樵医院,一边将魏月董抬上了救护车。没想到,西樵医院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当救护车到达时,医护人员早已在门口等候,迅速将魏月董送进了高压氧治疗舱。
经过10多天的治疗,魏月董终于睁开了眼睛。看到周围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和自己身上的纱布,她立刻明白了自己受伤了。
经过医生的讲述,她才得知自己与货车相撞后昏迷不醒,是路人将她送到了医院。她更没想到,是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让她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
魏月董挣扎着想要从床上爬起来向医护人员鞠躬致谢,却被医生按住了:“你好好休息,过一段时间就能出院了。”这时,魏月董突然想起了医疗费的问题:“医生,医疗费是谁给我交的?”医生微笑着告诉她:“这个问题你不用考虑,治好病以后再交钱,医院先为你垫付了。”
当魏月董询问具体费用时,黎德桦医生让护士查了一下。护士查看电脑后统计出:“院长,一共18万元。”听到这个数字,魏月董惊得差点跳了起来,但又被医护人员按住了。她焦急地说:“医生,让我回家吧,再住下去,我把全家人卖了也还不起这笔钱。”黎德桦医生安慰她:“没事,可以先欠着,不用着急,有多少算多少。”
魏月董想起自己银行卡里还有一部分存款,家里再凑一凑,也许能凑个差不多。联系家里后,她才发现,即使借遍了亲朋好友,也只凑够了11万,还有7万多元的欠款无力偿还。
09
正当魏月董焦急万分时,医生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原来,当地政府资助了她2万元,而且这笔钱还不用还。
剩下的5万元对于魏月董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因为家底已经被掏空了。医生并没有同意她提前出院,而是等到确认她的身体状况无大碍后,才让她于2018年1月15日出院。
出院后,魏月董和丈夫鲍三方走上了攒钱之路。他们省吃俭用、辛勤工作,只为能够尽快还清那笔欠款。三年的时间,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难,但从未放弃过希望。
终于,在2022年7月8日这一天,他们将攒下的53829块6毛8分钱交给了岭南医院,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魏月董和鲍三方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而黎德桦医生和岭南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也用他们的医术和爱心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大爱无疆。这份人间真情将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心中,也成为激励他们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