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允许核互袭,炒作“中国核威胁”,欧洲却麻了

文摘   2024-11-28 21:46   安徽  

2023年11月20日,在华盛顿的CSIS研讨会上,美国战略司令部的布坎南少将发出了令人震惊的言论。美国不仅允许在极端情况下进行核互袭,更进一步炒作“中国核威胁”,让全球的核局势变得愈加紧张。这一系列言论的背后,不仅有着复杂的美俄对抗,也有着对中国核力量发展的高度关注。然而,正是这些言论,却让欧洲各国倍感压力,纷纷采取措施准备应对核风险。这场核威慑的角力,究竟会将世界带向何方?

核威慑的底线——美国的“核互袭”政策

布坎南少将的发言,最直接引发关注的便是美国对于“核互袭”的政策。「美国允许核互袭」的言论意味着,一旦局势极端,美国会保留使用核武的权利。这种言论对国际核安全体系无疑是一种重大的冲击,也让全球的战略平衡悄然发生了变化。布坎南强调,美国保持足够的核武库规模,不仅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在核对抗中维持全球领导地位。这一底线,也无疑是对俄罗斯核政策的强烈回应。

历史上,核威慑一直被视作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核心。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到冷战后期的“相互确保摧毁”原则,核武器的真正作用并非实战,而是通过威慑对方做出战略让步。美国与俄罗斯的核对抗,从未停止过。布坎南的表态,实际上是在进一步加剧这一对抗,向俄罗斯和全球宣示美国不会在核问题上退步。

“中国核威胁”——美方的夸大与意图

布坎南在演讲中还提到了中国,称中国的战略核能力正迅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至少装备1000枚核弹头,且中国的「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基地」数量已超越美国。这一言论无疑是在进一步强调中国作为一个新兴核大国的潜在威胁。

然而,细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一说法并没有实质性依据。中国的核武器发展一直秉持着“「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且从来没有针对其他核国家的核政策。即便中国的核武库扩大,也难以与美国现有的核武库相抗衡。「中国核力量的增长」,更多是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和维持战略平衡,而非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

实际上,美国的这种言论更多是出于「军事预算和军费需求」。通过渲染“中国核威胁”,五角大楼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美方的夸大其词,已经成为了「美国国会获取军费的惯用手段」。在这种背景下,“炒作中国威胁”便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目的是为美方政策制造更多的立场和支持。

俄美博弈引发的核风险——欧洲成最前线


美国的核威慑政策和对中国核力量的夸大,其实暴露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风险,那便是核冲突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升高。在布坎南的言论中,尽管主要目标是俄罗斯,但无论是俄美之间的核对抗,还是美方与中国的战略博弈,都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

「俄罗斯与美国的核威慑」,如同冷战时期那样,往往在极限条件下可能会通过误判或者偶发事件引发冲突。而欧洲,尤其是「欧洲的无防御屏障」,使得其成为了核对抗的最大受害者。历史上,古巴导弹危机就曾让世界几乎陷入核战争的边缘,而今天,俄罗斯与美国的战略博弈,同样让核战争的阴影笼罩全球。

「欧洲的应对措施」,从瑞典、挪威到芬兰,都在积极准备应对可能的核冲突或核事故。瑞典和挪威向民众发放战时手册,并建议家庭储备必需的食品和药品;而芬兰则推出了数字化指南,帮助居民在极寒和停电条件下自保。这些举措表明,欧洲对于核风险的高度警觉。

而在俄乌战争持续的背景下,「美国与俄罗斯的核对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更多是通过言辞和外交手段进行博弈,带动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欧洲作为全球最为密集的核冲突潜在区域,恐怕正是这场博弈的最前线。

结语——世界会迎来核冲突的“拐点”吗?

美国与俄罗斯的核对抗,以及中国核力量的扩展,正在将世界推向更为复杂和危险的战略博弈中。对于欧洲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战略考验。随着核威胁愈加明朗,世界是否能够避免核战争的爆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

如果核威慑依旧不能改变战略对抗的现状,未来我们是否将迎来核冲突的“拐点”?是否有办法避免这一切?

历史迷
穿透历史迷雾,解析时政迷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