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秋收冬藏”,秋天气温下降,我们需要固护自身的阳气,使得精气内守。“收”其实就是一个能量蓄积的过程,以应对寒冬的到来。
秋季,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0
1秋凉
秋季日夜温差较大,冷空气刺激皮肤,着凉后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因此,要注意保暖,不可贪凉。
秋季气候干燥,应多食用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水分和营养。特别是梨、葡萄、石榴等水果,具有很好的滋阴润燥作用。
湿邪
在夏季,人们往往喜食生冷,影响了脾胃的运动消化功能。如果立秋后不注意,进一步损伤脾阳,脾阳不振,容易出现腹泻及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秋季应少食生冷,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温差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应避免心情处于紧张状态,调畅情志。
秋季,我们有哪些养生方法?
食养:防燥摄阴。
食养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食芝麻、糯米、蜂蜜、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还可以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形养: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气候干燥,应注意水分的补充,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分的水果,避免太激烈的运动。早睡早起,降低血栓形成的机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药养:以养肺、补气、滋阴为主。
药养重点放在滋补津液方面,在医生的指导下,平时可服用人参、沙参、麦冬、百合、川贝等中药来保养。若易感燥邪发病,可用生地、百合、党参、麦冬、甘草来预防。
材料:沙参10g、玉竹10g、水鸭一只、生姜三片。
做法:沙参、玉竹水浸半小时;鸭切块,冷水下锅,焯水去血水,再用冷水冲洗干净;上述食材加入生姜片、清水,炖一小时,调味即可。
此汤可起到养阴润燥,补虚生津之功效。
材料:银耳、鲜百合(如用干百合先泡后煮)、莲子、枸杞、冰糖各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后去掉根部,撕成小块,加水煲一个半小时;莲子泡发后去掉内芯;百合洗净,分成小片;银耳煲足一个半小时后,加入莲子、冰糖,莲子煮软后,再入百合、枸杞,煮十五分钟即可。
此羹可润肺养阴,养心安神。
供稿:中医康复组
编辑:党政办
审核:医疗业务与质量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