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又称“祭灶节”
是春节的前奏
标志着忙碌的春节筹备
正式拉开序幕
在这一天
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
寓意扫除旧岁的霉运
迎接新年的好运与吉祥
我家有一个大大的灶台,灶台上总有香喷喷的饭菜,中间贴着一张大大的灶王爷。他总是睁着大大的眼睛,很奇怪,无论你走到哪儿,他都好像正在看着你。我想偷吃,呀,灶王爷看着我呢!爷爷奶奶吵架,谁对谁错,灶王爷心里可清楚了!我打碎了花瓶,要不要说是小猫干的呢?灶王爷立即瞪起大眼睛,我就只好乖乖认错啦。
“过小年”不仅是汉族的习俗,满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数民族也过这个节日。汉族、满族在这一天“送灶王爷上天”,而蒙古族这一天则是“送火神”。打扫房舍、宰杀年猪、张贴对联是汉族、满族“过小年”的民俗传统,而蒙古族则在这一天布置蒙古包内外,给骏马备新鞍、扎红缨,把放上哈达的牛羊送给亲朋好友。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扫尘土
过了腊月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扫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在过年的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闹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古代有一名叫张灶王的泥水匠,因其高超的垒灶技艺而远近闻名。他不仅擅长技艺,更善于调解邻里纠纷,备受尊敬。在他去世后,家中的混乱和纷争使得他的画师弟弟想出了用“显灵”的方式来震慑子女和侄媳,以恢复家中的安宁。这个故事随后传开,家家户户开始在灶台上贴灶王像,形成了祭灶的习俗。这种风俗后来被列入皇宫的祭典,流传下来。
很久以前,大年与小年两位神仙对立。大年善良,撒下面粉给人们充饥;小年邪恶,将面粉变为雪籽,使人们受冻。小年化身为猛兽吃人,吃饱后睡360天,醒来再吃。人们求大年主持公道,最终两神同归于尽。人们将大年挂在树上,每360天为其烧香,并仿照小年的空壳制作灯笼驱邪。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有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