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人人有责!

文摘   2024-10-15 16:19   云南  

近年来,网络谣言频繁出现,严重误导了公共舆论,损害了网民的权益,污染了网络环境。为了进一步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建设健康的网络家园,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的宣传周活动。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共建健康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是每个网民应尽的义务。

一、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底线意识,做到守法用网、文明上网。不轻信、不盲从、不发布、不传播、不评论不实信息,提高防范意识,积极抵制网络谣言,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1.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在面对各种信息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通过核实、比较多个可靠来源的信息,增强自身的判断力,避免被谣言迷惑。

2.强化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

在网络活动中,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增强理性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发布和传播谣言等不实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坚决杜绝造谣传谣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规范文明言行、传播文明观念,共同抵制网络谣言和各类有害信息。


3.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
我们要坚决抵制和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有害信息,包括淫秽、色情、迷信等内容,不制作、不传播不健康的信息、图片和声讯服务。不登载不健康广告,不链接不健康网站,坚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相违背的信息内容。维护网络安全就是维护每个网民的安全,打击网络谣言需要我们人人参与、人人负责。
4.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行业和广大网民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倡导文明上网、传播正能量,共同创造美好的网络生活。


5.法律责任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散布网络谣言不仅违法,还需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散布谣言可能构成侵权责任、扰乱公共秩序甚至触犯刑法,情节严重者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行政违法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处以拘留和罚款。

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来源:西宁城东公安



金江视野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金江镇党委、政府工作宣传栏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