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友:《诗词三十六法浅析》(3)

文摘   2024-10-27 00:02   安徽  


点击上方九华诗社,关注我们


安徽省诗词协会诗词研究与诗词评论工作委员会会刊


主管部门:
安徽省诗词协会
主办单位:
安徽省诗词研究与诗词评论工作委员会
九华诗社


引  言


九华诗社从龙年9月起,专栏推出当代诗人郭培友先生的“诗词三十六法浅析”栏目。诗人潜心研究和创作诗词多年,其诗论曾获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的赞赏与推介。作者在阐释诗词技法时,一改只举古诗为例的旧制,也析当今名家名诗说法,附当今名家名诗为例,敬请雅鉴。





03
《诗词三十六法浅析》(3)


郭培友



第二法 融情于景


一、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是诗人描绘自然景色时,将自己的情感、思绪与景物融为一体,通过景物的内在象征意义,暗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或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好,或感受到离愁别绪,或感受到孤独凄凉等等。读者仿佛能够亲身经历,与角色产生共鸣,增强代入感,从而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文中的情感主题。
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通过描绘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辽远的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再如当代林峰《破阵子·寿光巨淀湖红色旅游区》
帆自湖心西去,鹭从苇上徘徊。菡萏花浓摇绿垛,翡翠湾开接落晖。流光转瞬飞。 
风似潜龙举甲,月如织女凝眉。八卦玄机涵电火,神器千钧响霹雷。心潮天际归。
以“帆自湖心西去”起笔,借景抒情,鹭鸟徘徊,花浓摇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情感与景物交融,意境深远。其中“风似潜龙举甲,月如织女凝眉”等句,运用比喻,将情感寓于景物之中,八卦玄机、神器千钧,更添豪情壮志,情感丰富。心潮天际归,情感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融情于景”明写景,即字面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
融情于景中的“情”不要太直白,必须是间接而含蓄。

二、融情于景应注意的几点

(一)真情实感‌
首先,‌作者必须拥有真实的情感。‌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使作品具有感染力。‌在融情于景时,‌要确保所表达的情感是真实可信的,‌避免虚情假意或矫揉造作。‌

(二)情感与景物的契合‌
所选取的景物应与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契合。‌景物的特点应与作者的情感基调保持一致,‌无论是欢快的、‌悲伤的、‌宁静的还是激昂的,‌都应通过景物的描写来体现。‌

(三)细致观察与描写‌
在描写景物时,‌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通过细腻的笔触,‌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景物的美感和作者的情感。‌

(四)多种表达技巧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融情于景,‌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如对比、‌衬托、‌象征、‌联想等。‌这些技巧可以丰富景物的刻画点,‌拓宽景与情的沟通,‌加深景与情的融合。‌

(五)注意情感抒发的方向‌
在融情于景的过程中,‌要把握住情感抒发的方向。‌整首诗词应有一个统一的情感基调,‌所有的景物描写都应围绕这个基调展开,‌避免出现不协调的“杂音”。‌

(六)调动五官感受‌
在写景时,‌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来细致描写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具体,‌还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七)适度与平衡‌
在融情于景时,‌要注意情感的适度与平衡。‌过度的情感表达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压抑或不适,‌而缺乏情感则可能使作品显得平淡无奇。‌因此,‌在表达情感时要适度把握,‌保持情感的平衡与和谐。

三、融情于景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网上流传的诗词三十六法中,并没有把借景抒情列入其中,那么,融情于景同借景抒情是不是一回事呢?
‌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都是诗人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的手法,在涉景涉情方面是相同的,但它们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我们以为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上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即足可说明二者的区别。有我之境就是借景抒情,无我之境就是融情于景。
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这两诗句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明显,我们从中可以读出诗人的伤心与孤独,这就是借景抒情。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这两诗句中,我们只看到美好的景象,并不能很直接地读出作者的心情,但我们又能从中找到诗人情感的线索,体悟到作者的情感,这就是融情‌于景。
总之,融情于景的景暗含情感,景是情感的载体。景中的情可能不着一字,但情却全部寓于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是先情,再有景。根据自己内心的情感选择符合自己心情的景物进行描写,带着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
融情于景的情相对隐藏;
借景抒情的情相对直接。


【当代例诗】

刘庆霖《十二上龙潭山》之一
漫步龙潭身觉轻,山阳独自感新晴。
喜观崖雪纷崩落,听得残冬倒塌声。

宋彩霞《菩萨蛮·黄垄碧涛》

黄公西子秋千索,半轮云梦船头约。直到下青莲,溪流指上弦。 

环山真似画,雨露敲檐瓦。岸树掩农家,渔翁钓晚霞。


雷海基《香港浅水湾(新韵)》
大海长天一色蓝,依依情侣步沙滩。
夕阳欲往青山后,留下金光镀浅湾。

刘鲁宁《秋夜》
中秋小苑叶初黄,桂子香无半步长。
一壁清辉明似雪,沾衣应比去年凉。

赵玉华《清明祭母亲》
纸灰旋转我撕心,跪在坟前欲断魂。
世上无娘春不暖,万千心事对风吟。

郭顺敏《庚子中秋吟寄(通韵)》
皎皎窗前月,清宵动魄深。
盈圆难附雅,明暗幻觉真。
独解云间字,相思天上人。
潸然凝望久,中有我双亲。

刘能英《朝中措·感时》

三年境况疫难禁,处处拒登临。蓟北苦晴日久,江南积雨痕深。

小楼寂寂,昏鸦点点,夜色沉沉。星眨旁观之眼,月悬恻隐之心。


史济民《迎春乐·故地重游 》

春来又过芳洲渡。携手处、情难诉。杜鹃红、摘取邀君睹。双燕去、听蛙鼓。

人已别、柳枝空舞。小楼闭、相思如故。举首残阳似火,已挂山腰树。


王开炎《抽陀螺》
辛苦伶仃转未休,疑听隐隐作哀求。
恍然与我同身境,手把皮鞭不忍抽。

肖力勇《咏菊》
昨夜霜凋万木愁,却添新梦一枝秋。
平生不借东皇力,偏向寒丛笑点头。

张慧杰《缠绵》
花露轻弹柳抱烟,浮云飘渺挂山边。
盈空几点催情雨,又把相思写满天。

( 待 续 )




 作者简介 
   
郭培友,山东泰安人,1965年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泰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评论委员会主任,泰安诗词“五老”之一。论文入选《第五届中华诗人节暨第37届中华诗词研讨会论文集》《中华诗词》杂志、中华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中华诗词学会网站。创办《中国文苑》《泰山论坛》“中国文苑诗词学院”等“六刊一院”。著有《郭培友语句录》《郭培友诗歌创作谈》《诗词三十六法浅析》。




安徽省诗词协会诗词研究与诗词评论工委会


荣誉主任:左会斌

主      任:王开炎

副 主  任:赵   飞 王玉英 梁妙玉 王惠维

秘  书 长:吴世长

副秘书长:胡   颖


九华鉴玉编委会

顾 问:(排名不分先后)
江   岚  段   维 叶如强 邹志高 卢冷夫 宋善岭 安全东 宋彩霞  崔德煌 半隐盧 王逸群 张明新 左会斌 董万英 汪奇圣 沈  煜 包德珍 刘能英 韩景明 王跃东 王聪颖 杨则发
社       长: 王开炎
主       编: 王玉英
执行主编: 梁妙玉
责任编辑: 吴世长
理  事  长: 赵   飞
总       审:孔   梅
分社社长: 何素芳
分社社长: 吴孝引
导  师 团:(排名不分先后)
江 岚 卢冷夫 段 维 雷海基 何其三 宋善岭 胡文汉 王守仁 周学锋 吴长龄 王逸群  归 樵 王聪颖 王跃东 刘鲁宁 孙 群 王 力 王十二 王惠维 孔 梅 王 靖  彭诗云 邓寿康 池 健 王开炎
策划:(排名不分先后)
江  岚  段   维 邹志高 王逸群 包德珍 何其三 王 力  王守仁   
编审:(排名不分先后)
卢冷夫 王逸群 张明新 王聪颖 宋善岭 归  樵 王惠维 王十二 彭诗云 王湛梅 
轮值总审:王惠维 彭诗云 张宏刚 杨军龙 王湛梅李显彬 王 靖 赵永庆
轮值主编:刘灿华 王绪强 王广义 赵仁波 冯克河 辛永金 谢金兰 张文学  胡  颖  晏  裕 张丽英 万士华  雷红秀 朱贵成 杨嘉寿 
轮值副主编:尹李学 高大壮 翟成明 祁国锋 陈子春 王 芳 黎彩芬 刘顺和 周捍东 李秀珍 周英录 吕述尧 王 宇 杨 帆 孙美芬 邢世俊 何史爱 于凤金 廖巨农
美术指导: 李宁玉
微刊制作: 向日葵
法律顾问: 贡发芹



入群投稿方式



加主编微信:

hx20150525

y8829808


微信扫描加友入群



九华诗社投稿须知:


 1) 格律诗、词、曲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曲:中原音韵,新韵和通韵需注明,但新旧韵不能混韵);个人专辑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期,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5篇。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0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投稿格式:投稿注明“九华诗社个人专辑投稿”字样,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3)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4)收稿邮箱:1067895838@qq.com


声   明

九华诗社公众号旗下有九华采玉诗词选刊、九华鉴玉佳作选评、白玉堂天下名诗榜、青玉案个人佳作点评、碧玉台诗人专辑、抱玉轩南山微诗话、试玉轩孙群鉴古、漱玉轩归樵荐读、归樵诗词技法微探、跃东诗词学堂、每周一玉、郭培友诗词理论、诗词百家理论杂谈等栏目。 九华采玉各大诗群是九华诗社诗词微刊的收稿群,九华采玉诗友的作品均授权予九华诗社诗词微刊栏目发布,所有发布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作者文责自负,赞赏不返还作者。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九华诗社
弘扬国粹,传承中华文化,面向全国,放眼海内外华语诗坛,推介名家作品,展示新人新作,采集诗中美玉。发现好诗、推荐诗人,争创诗坛高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