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比亚迪成立三十周年的节点上,同时进行了比亚迪的第1000万辆新能源下线仪式。
2008年12月比亚迪首款新能源汽车F3DM下线,经过15年发展,于2023年8月迎来了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时间仅过去15个月,比亚迪的第二个500万辆新能源又来了。
从2008年到2024年,16年交出1000万台。近几年的比亚迪是成功的,也是被大家熟知的。
但30年间的大部分时间比亚迪只能算默默无闻,甚至是几经生死。
30年的背后,真正的比亚迪是什么样子,似乎没太多人能说清。
细数比亚迪失意,艰险与成功,个人总结下来只是敢和坚持。
1.深圳创业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在1987年毕业后,考入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也算是吃上了“铁饭碗”。凭借这份工作,以后的日子不能说大富大贵,但旱涝保收,衣食无忧是看得到的。
1993年,一次机会拨动了王传福的“命运齿轮”,被原单位从北京派到深圳,担任一家电池公司的总经理。
来到深圳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王传福的想法也正在快速发生转变。身边的人都在忙着搞项目,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土地上,王传福毅然决定辞去工作,下海创业。
当时“大哥大”等移动设备的出现,让王传福看到了里边的商机。一个“大哥大”需要多配几块电池,而当时国内消费电子设备电池生产还是空白。
尽管身边亲朋好友都劝他,你没资源,没背景,还是老实上班吧。但此时的王传福去意已决。
1994年11月18日,王传福拉上了20个人就开始了创业之路。“不怕大家笑话,当时营业执照都还没办下来”,发布会上王传福这样说到。“到了第二年年初才办下来。”
创业之初,兜里没钱,没资产,进口设备也买不起。王传福就带着小队伍自己干,把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拆分成一个个用人工可完成的小工序,还开发出了不少生产设备。就这样,比亚迪用当时日本同类镍电池企业投入的四到五分之一,造出了差不多的镍电池。“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赢了飞机大炮”,王传福这样讲到。
不久后,手机的出现取代了笨重的“大哥大”,镍电池也被体积更小的锂离子电池代替。王传福又把目光放到了这里,当时锂离子电池在国内同样是一片空白。
王传福便给研发团队下了任务,“三个月内造出有电压的锂离子电池”。最后还是靠着人工的方式实现了这个目标,打造了第一条手工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
不过,手工生产线毕竟还是粗糙,锂离子电池又是门槛很高的产业,因此量产的电池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
王传福总结到,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把锂离子电池的根本机理搞懂。于是比亚迪开始招聘了一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专业人才,并花费了比启动资金还要多的370万元购买了X射线电子能普仪。这种设备在当时只有国企才有,在民企中还未出现过。为此,王传福还专门请来了清华教授来帮助技术人员如何使用该设备。
此后,比亚迪的锂离子电池在直放电,循环寿命等方面都达到了让人满意的程度。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等国际大厂先后抛来了橄榄枝。
此时的比亚迪才算是打开了局面。并于2002年在港交所上市。而技术研发带来的成功,无疑也让比亚迪尝到了巨大的甜头。
2.入局造车
当把电池做到了领先,王传福又在寻找下一个新目标了。
当时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国有十几亿人。而中国又是一个煤多油少的国家,石油主要是依赖进口。
此时马路上跑的都是合资车和进口车,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三大件上,落后了国外几十年。
如果把电池装在汽车上,跳过燃油车,可以缓解能源安全和摆脱技术落后问题,那将是一个更适合中国汽车现实的出路。王传福这样认为。
比亚迪在1997开始尝试改装由镍电池提供动力的电动汽车。2002年开始把锂离子电池放在车上进行实验。而通过一系列的验证,也更加坚定了王传福打造新能源汽车的目标。
于是,2003年比亚迪收购了位于西安的秦川汽车,正式进入了汽车行业。
消息一出,投资者,股东,媒体都炸了,一时间王传福的手机也被打爆了,各种质疑纷至沓来。有股东质疑,你一个连驾照都没有的“门外汉”造得哪门子车?有基金经理威胁,你敢造车,就把你的股票全部清仓。
一切劝阻,质疑,恫吓没有让王传福停下脚步。“我早已下定决心,下半辈子就干汽车了,而且呢就是就是要干新能源汽车。”王传福在发布会上坚定地说。
入局汽车是比亚迪和王传福的一种敢,不是盲目,更不是赌。这背后更多的是通过基于技术趋势的对未来汽车发展的判断。
当真正开始造车后,王传福才真正发现造车是有多难。没有燃油车的沉淀,怎么能造出“空中楼阁”的新能源汽车?于是王传福便把燃油车和新能源两条腿走路定为了当时的战略。
通过学习造燃油车积累造车经验,摸清门道。同时也在布局新能源汽车框架,提前储备技术。
作为造车小白,比亚迪也是交了不少学费。2004年造出第一款实车,代号“316”,当时投入几个亿。现实是,经过经销商,专家等各方评审后,给出的意见是“这车不行”。
此前,王传福又陷入了困境,进退两难。退一步,巨大的投入打水漂,进一步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经过一夜的考虑,王传福最终决定放弃“316”,重新开始。
接下来,王传福带领团队购买了几十台市面上的热销车型,不断的拆解,组装,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马上开现场会沟通,只到全部搞懂。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学习如何造车。和大部分自主品牌一样,都是从模仿开始。
随后,2005年比亚迪正式推出了首款量产车,比亚迪F3。在上市后的14个月销量突破10万台。2009年甚至拿下了中国轿车销量榜首位置。
到了这里,比亚迪算开始在造车路上站住了脚。
3.遇到瓶颈期
比亚迪F3车型可能是当时比亚迪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车了,尽管也造出了不少新能源汽车,诸如比亚迪唐等,但销量终归很惨淡。
2010年比亚迪股东大会上,王传福也向股东们承认了自己在决策上的失误。在入局初期有冒进的错误,没有充分的敬畏市场。此时,王传福也定下了通过三年调整,提升品质,稳扎稳打的,来带动比亚迪二次上升的目标。
然而,市场就是这么残酷,三年的调整,没有给比亚迪带来上升。
2010年–2019年,比亚迪年销量最多的一年是2010年的52万台,其余时间都是徘徊在50万台以下,平均月销量三四万台。因此也被外界冠以“比三万”的称号。
2019年比亚迪遭遇巨大“寒冬期”,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0%,而祸不单行,光伏和储能等业务也全线溃败。用王传福的话说“命悬一线”。
虽然,十年间比亚迪也做了不少努力,发动机不行就研发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外形不行就打造龙颜设计,续航焦虑就研发第二代DM技术,对新能源不相信就开展公交电动化。但销量的起色始终停滞不前。
从上到下,看不到希望,这种气氛笼罩了比亚迪。大批骨干纷纷离职,此时的王传福想挽留,但找不到挽留的理由。
此前,有不少的同行甚至把招聘的摊位摆到了比亚迪的大门口。可想而知,王传福的心情如何。这里就可以理解,在去年比亚迪500万辆新能源下线发布会上,王传福为何会泪洒现场了。
4.迎来转机
2019年在比亚迪的寒冬时刻,又迎来了疫情。
不过,比亚迪并未倒在疫情之中。反而迎来了转机。
在口罩匮缺的时刻,王传福想到自己有无尘车间,有十几万产线工人,有不错的机械制造能力,便连夜召集大家,开始搞起了口罩业务。
没口罩机就造口罩机,王传福也经常泡在厂区。用了24天时间就实现了日产1亿只口罩。
正是这一段时间,给了比亚迪更多的凝聚力。2020年以后,比亚迪先后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刀片电池,DM-i技术,e平台3.0先后推出。
搭载第四代DM技术的秦PLUS DM-i等车型迎来爆发增长。整体销量从2021年的59万台,到2022年来到186万台。随着易四方,云辇等技术的密集推出,比亚迪2023年销量来到了300万台。今年又有易三方,第五代DM技术推出,预计今年销量将突破400万台,在过去的10月份比亚迪月销更是突破了50万辆。
现在能看到的是比亚迪月销50万,不过“比三万”时期的迷茫,2019年比亚迪的寒冬,比亚迪30年来有多敢的故事了解的人并不多。哪有无缘无故的成功,靠得就是一步步的敢想,敢干,敢投入,敢坚持。
发布会上,王传福有句话讲得很好,“在研发上砸钱不是烧钱,而是在存钱”,“即使我们全部财产全部消失,只要工程师还在就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相比起单纯比拼销量,我想多比研发,比工程师数量,可能会更有利于中国汽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