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极镇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聚焦不同领域的治理需求,全面发动网格力量,通过数字赋能及时解决当地群众的“关键小事”,提升当地基层治理的力度与温度。 2024年4月,网格员杨双巡查发现养蚕户韦菊芳家有近30亩的桑树出现大规模萎缩症状,找不到发病原因和防治对策,第一时间通过网格事件上报,指挥中心借助市科技特派员平台,立即联系到市蚕科院专业技术人员入户检测、确定病因,经过处理,生病的桑树逐渐开始恢复健康。 近年来,太极镇邀请蚕桑专家,通过基层智治平台开展线上授课+线下分村实地培训等模式,提高桑园管理及养蚕技术水平。养蚕期间,镇村干部和技术员分村包片到网格到户全程指导。今年以来,网格员走访养蚕户60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40余个,蚕茧质量和单产稳步提高。 据了解,太极镇一直有栽桑养蚕的历史,虽然有一定群众基础,但多为零星分散小户。2015年全镇桑园面积只有2970亩,养蚕户252户,养蚕2910张,产茧2392担。2015年以来,太极镇在自然条件较差、主导产业不突出的情况下,党委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兴桑养蚕。经过多年努力,把蚕桑生产发展成为举旗产业,在7个村(社区)分别建成百亩级高标准桑园示范片,用好智能化小蚕共育工厂和市区蚕业总站专家资源,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新路子”,连续7年区内产茧量第一,成功荣获地理名片“蚕桑小镇”。 “村民在微信群里反映村里的垃圾转运箱满了一直没人处理。我们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通过基层智治平台进行了上报,一个小时后,镇里负责垃圾转运的专班就将垃圾转运箱运走了,村民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太极镇金团村网格员李光体说。 去年以来,太极镇以“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划分网格38个,细化微网格127个,通过干部下沉、村干部兼职等配齐专职网格员。同时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网格员对收集到的群众诉求通过平台进行上报,镇指挥中心接到上报事件后,立即交办、转办至相应岗位,并且全过程跟踪、调度,确保群众诉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从而实现村级治理“一张网”,民生服务“一格管”。截至目前,聚焦“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运用、网格员履职等开展常态化实战培训10余次,全镇网格活跃度100%、1911件事件按期办理率达100%。 近年来,太极镇紧紧围绕数字重庆建设1361总体部署和区委关于提升基层智治实战实效水平工作要求,扎实推进“141工作体系”规范建设、实质运转、提能增效。 聚焦核心业务,明晰边界职责。根据乡镇法定职责和配合事项“两清单”,建立单一板块职责清单253项、跨板块职责清单10项,厘清工作界限,明确了板块、岗位的职责任务。结合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围绕五大振兴工作要求,梳理出基层党建、公共服务、经济运行等24条跑道、141条子跑道、46个KPI目标、30项体征指标,做到业务事项上跑道运转。聚焦归集数据,提升运行效率。围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组织网格员开展“一老一小”、残疾人等信息进行全面核采并分类建立台账,形成人、房、地、事、物“一本账”在平台有效归集共享,共完成各类数据编目和归集50类449项3万余条,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以数智赋能”。聚焦任务处置,加快事件流转。建立“网格—村(社区)—镇”三级事件任务报送流程,形成“源头发现、信息采集、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核查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一般性问题实现当天办结,跨板块办理的事项由A岗、B岗领导在2日内牵头会商、研判、解决、反馈,全镇网格活跃度100%、重点对象关注率达100%、2039件事件按期办理率达100%。 做好引企入园谋发展。镇级指挥中心由指挥长牵头,成立农产品加工园服务保障工作专班,下设统筹协调、用地保障、营商服务3个专项小组,强化区镇两级协同联动,成功引进重庆刘亦和农业桑叶面等4家企业入驻。在园区各企业建设入驻过程中,网格员精准识别潜在纠纷,指挥长定期带领四板块工作人员深入企业梳理难点堵点,解决加工园用水、用电、进场道路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问题26个、调处解纷30余次,护航企业实现入驻即进场、进场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目前农产品加工园年产值达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6个。做强主导产业提质效。围绕全镇8700亩蚕桑提质增效做文章,将全镇275户养蚕户按区域划分到30个网格127个微网格中,通过网格员日常走访巡查、指挥中心下派任务来收集解决蚕桑产业发展问题,强化“养蚕户—网格员—镇级指挥中心—蚕桑专家力量”之间的联系。今年以来,全镇网格员发现上报桑树病虫害问题26个、旱灾问题13件。针对上报问题,镇级指挥中心流转事件39件次,借助市科技特派员平台,联系市蚕科院、区蚕业总站专业技术人员入户处理蚕桑病虫害11次;组织抗旱保生产服务队3支24人,抽调12台大功率抽水机、1辆消防车抽水灌溉桑园地,解决1600余亩干旱桑园地用水,有力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深耕网格服务,提升基层治理力度与温度,干群共建和美乡村。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