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政策,支持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本轮设备更新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7个领域,沿着“降能耗”和“高效率”两个方向展开。
本文多维度分析此项工作释放的重要信号、梳理设备更新改造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发展历史、资金渠道和申报要点;
厘清了本轮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主要逻辑和投资机遇,供各方参考。
(二)政策含义
(三)政策落地情况
二、发展历史
(一)设备更新发展历史
(二)以旧换新发展历史
(三)政策文件梳理
三、设备更新改造和以旧换新市场规模
(一)市场发展目标
(二)市场规模
四、设备更新改造和以旧换新的市场机遇
(一)通用设备板块
(二)汽车板块
(三)家电板块
五、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来源
(一)资金渠道
(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申报要求
(三)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申报要求
六、云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以旧换新”是2024年来中央为刺激内需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一大举措,也正契合新质生产力低碳、环保属性。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而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促使物流降本增效、设备更换、淘汰落后产能,让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强有力的牵引力量。2024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此项工作再在全国迅速铺开。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位列24年政府十大工作的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此次,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换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牵引,有利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也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消费和投资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扩投资、促消费来提振内需、改善民生。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用来购买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大量资本投入,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还会被计算在新增的投资额内。本次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点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数字化”,预计涉及的重点领域为:3.商务部关注的包括用能产品设备的低碳绿色节能改造、高耗能领域的绿色低碳改造、新兴产业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及非工业产业的设备更新等内容。推动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是2024年促消费的重点之一。早在2022年7月,商务部下发《商务部等13部门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就掀起了新一轮家电下乡的热潮。2023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2024年1月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202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3.4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已使用10+年的家电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大,因此商务部将今年定为“消费促进年”。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有助于消费者更换老旧产品、提升购买新产品的意愿,特别是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购买,能够对社会整体消费规模形成明显的带动效应。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8.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4%,比2022年回落0.3个百分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本轮政策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对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政策实施以来,全国设备制造、消费品生产等领域效果明显:8个领域设备更新实施细则和4个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印发实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实施方案,印发超过140份配套实施细则。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安排到4600多个设备更新项目;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于8月初开始全部下达到地方。20个地区出台了个人消费者汽车置换更新政策;31个地区均已实施新的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全面参与家电以旧换新。据商务部发布的消息显示,9月份,国内乘用车零售量211.2万辆,同比增长4.5%,比8月份加快5.5个百分点。10月前三周,国内乘用车零售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6%,比上个月同期增长12%。家电方面,1363.5万名消费者购买了中央明确的8大类家电产品1984.3万台,带动销售额913.4亿元;家装厨卫方面,各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约630万件,累计带动销售额190亿元;汽车方面,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157万份,各地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126万份,补贴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该时期中国与西方关系缓和,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设备,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时间跨度近20年,涉及国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我国工业水平突飞猛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到2015年供给侧改革结束:在对外出口爆发的加持下,中国轻重工业设备实现脱胎换骨般的升级换新,国内商品生产逐渐过剩,物资供应空前充足。为从粗放低效式,变成集约高效式的发展模式,设备更新逐渐转向国产替代和高精尖。上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横跨2007—2013年,以2009—2011年为政策密集期。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消费性电子产品外销需求急速衰退,我国启动多项政策补贴,支持汽车、家电及其他商品以旧换新。首次通过财政补贴形式,出台政策“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扩大内需市场。补贴品类覆盖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等核心品类,累计补贴超1500亿元。其中,“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补贴80%,地方政府补贴20%。强效补贴政策,是这一期间家电产业强力增长的核心因素。积极影响有:
1、国内消费提振明显;
2、位于县镇、农村的下沉市场享受到消费升级的巨大好处;
3、众多汽车、家电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2009年为抵御经济下行,中国首次提出家电下乡、节能惠民、以旧换新三大主力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撬动消费,提高生产。其中,“以旧换新”政策提出于2009年6月,以商务部主导,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推出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在北京、上海等9个发达省市进行一年期试点,补贴对象为5类家电,补贴额度为新家电售价的10%,补贴资金来源由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补贴20%。2010年6月,“以旧换新”面对人群扩大至全国19个省市,并在两年多的时间内逐步推向全国。在补贴期间,以空调、洗衣机、电冰箱为代表的白色家电销量短期内得到显著提升,家电在农村地区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政策促消费的效果兑现。但长期看,2012年政策补贴结束后的家电购买浪潮有所褪去,除空调销量继续维持震荡上涨的态势外,家用电冰箱及洗衣机的销量放缓下滑。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随着中央层面政策的推出,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政策,精准发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制定的《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等具体实施方案纷纷出台,形成了“1+N”的政策体系。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并出台具体的行动方案,确保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落地见效。表:我国近几年设备更新改造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一览表《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该方案要求:
1.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2.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4.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以上目标,通过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支持政策、优化金融支持、加强要素保障、强化创新支撑等配套政策保障的强化,保障各项目标有效落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简单测算,2023年我国工器具购置投资规模约为11.58万亿元,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23.02%,为2004年以来最高值。2004-2023年,我国工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复合增长率为12.48%,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出台的背景下;粗略测算,我国设备更新市场规模在万亿元以上规模,在乐观情景下设备更新市场规模可达5.39万亿元,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也表示,初步估算设备更新市场规模约5万亿元,以旧换新市场规模超万亿元。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和产业升级趋势影响下,通用机械及运输设备行业有望率先受益。2017年数据显示,七大行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比重为85%,假设2023年七大行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比重和2017年相当;则2023年七大行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额为5.44万亿元,2024—2027年平均每年将新增3400亿元,市场空间广阔。本轮政府加速报废汽车回收政策,将持续助力汽车销量。“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市场增量或将加速淘汰车龄长、排放低的老旧产品,汽车换购比例的提升有助于促进消费升级。根据到20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的目标,推算2024年和20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将达到515万辆和632万辆。假设汽车报废后有70%的概率购置新车,则带动2024年和2025年汽车销售增速至少10个点。另外,根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数据,目前我国机动车报废率平均仅为保有量的3%-4%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6%-7%。如果后续政策力度超预期,报废汽车回收量也可能超过既定目标。表:2019—2023年我国乘用车辆换购情况统计表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中汽协、商务部、中信建设证券
(三)家电板块
上一轮“家电下乡”产品更换周期已至,“以旧换新”市场潜力巨大。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团体标准;
对所涉各类产品提出了对应的安全使用年限,家用洗衣机和干衣机、吸油烟机、家用燃气灶、储水式电热水器的使用寿命为8年。
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推算,2022年全国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吸油烟机总保有量达7.8/5.8/5.5/6.5/3.8亿台。
当前,距上一轮大规模“家电下乡”活动结束已超10年,彼时累计销售的2.93亿台产品,已到需要更新换代的阶段。
预计新一轮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将加速大家电更新需求释放。
家电回收基数较大,未来存在较大的更新空间。
根据以旧换新行动的目标,2025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则2024年和2025年废旧家电回收量将分别达到1.36亿台和1.47亿台。
同时,换新行动的目标要求,到2027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这也表明中长期废旧家电的回收量依然存在上升空间。
家电回收量的增加,预计将支撑家电的消费增速。
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由中央、地方政府共同出资,以中央为主,地方财政为辅。资金支持渠道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支持、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三种。表: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渠道及央地共担条款注:详见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项目应为在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00万元。对纳入支持范围的项目,支持比例不超过核定固定资产投资的15%。此前,已经获得中央财政投资或其他部门支持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已经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国家其他部门的项目,不得多头申报。项目应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有利于推进先进产能占比持续提升,改造升级后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限制类、淘汰类目录。项目应确保核准、备案、环评、用地、规划、节能、安全评价等前期条件落实,如个别要件不需要,应由相关政府部门出具说明。有产能政策要求的行业,项目须落实产能置换、窗口指导等相关规定。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采用打捆方式申报。其中,地方企业向省级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报送项目。省级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按要求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项目捆。省级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是项目审核的第一责任主体,对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审核结果负责。省级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地方企业项目审核,中央企业总部,负责企业内部项目审核。对各单位报送的项目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第三方咨询机构,重点围绕行业类别、产业政策、设备更新情况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情况下达投资。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强项目跟踪监测和现场检查;准确、全面掌握项目建设、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各类重要信息,第一时间发现并协调解决问题。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2024年6月10日,国家发布《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财金〔2024〕54号: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4000亿元用于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全国21家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机制对入选工信部清单的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经营主体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要求,实施设备更新行动;纳入相关部门确定的备选项目清单,且银行向其发放的贷款获得中国人民银行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支持的,中央财政对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给予贴息。备选项目清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协商确定。银行向经营主体发放贷款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中央财政对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个百分点。按照相关贷款资金划付供应商账户之日起予以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在《行动方案》印发之日(2024年3月7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经营主体签订贷款合同、设备购置或更新改造服务采购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并划付供应商账户的,可享受贴息政策。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额度使用情况,可视情延长政策实施期限。贷款经办银行范围。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设备更新贷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经营主体实施设备更新,凡纳入相关部门确定的备选项目清单的,可向所在地的相关经办银行提出设备更新贷款申请,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办银行参考相关部门确定的备选项目清单,按照市场化原则审核、审批经营主体的贷款申请,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发放贷款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及时审批放款。(声明:新闻来源丨梧桐经济院,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联络政企投融建资讯)
政企投融建资讯发布最新、政策解读、行业动态、热点新闻、行业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