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万象天地的巨型机器人装置,妙啊!

时尚   2025-01-16 20:27   上海  

去年底,南京雨花万象天地开业,本周前往探班学习,不过本文不聊商业规划这些,仅分享自己关于项目出圈巨型机器人装置的一些观点。‍‍‍‍‍‍‍‍‍‍‍‍‍‍‍‍‍‍‍‍‍‍‍‍‍‍‍‍‍‍‍‍‍‍‍


随着商业水准以及对于空间运营能力的提升,在商业项目内引入巨型装置实则屡见不鲜,包括单个的雕塑或气模等装置,亦或是大型的美陈组合。‍‍‍‍


它们大多可归为两类:

1、纯粹的大尺度,理论上装置可随空间尺度进行定制,大多呈现于中庭、广场等独立空间,比如这种。‍‍‍‍‍‍‍‍‍‍‍‍‍‍‍‍‍‍‍‍‍‍‍‍‍‍


2、能与周边空间进行紧密或巧妙的交融,呈现出1+1大于2的效用,例如此前在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完整解读一文中对「UP WE GO!迈上新景象」永久艺术装置的解读。


又例如在杭州中心的《猴子捞月》装置同样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


本文主角的打造手法属于第2类范畴,且由于位于室内,因此在逻辑相似的情况下,考虑的维度更多、内容更丰富,因此值得一个单篇。‍‍‍‍‍‍‍‍‍‍‍


相信很多关注商业动态的朋友们早已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南京雨花万象天地的这个标志性场景。‍


据官方资讯,项目在开业期间打造了“城市·生成式 The_City.generator”多媒体艺术装置展,巨型机器人则是其中的一件核心作品——位于3层的装置《城市生成者》。


之所以说其设计巧妙,主要有几点:‍‍


1、可理解性‍‍‍‍‍‍‍


巨型装置拥有“强可视性”特质,也就意味着面向大众,在项目内往来的客人都能看到。‍‍‍‍‍‍‍‍‍‍‍‍


个人观点一直都是,如果作品面向大众,那就需要更多站在大众的理解认知视角进行考量,业内不乏有项目为了拔高定位调性,而在“艺术”领域切入过多,植入了太多艺术家自身风格和意识形态的表达,反而未能与大众形成强共鸣,这不是装置本身好坏或者作者水平问题,这更多是“场景”甚至是“场合”因素使然。


我在聊一聊DIESEL的巨型充气人偶一文中也有聊过类似的观点,当同样的作品置于不同的场合,就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反馈,非作品表达有问题,但大众更没有“必须要理解”的义务。


如同商业项目消费定位类似,“适当引领”是令核心目标客群最为舒适的感受,对于装置作品同样适用,在被理解的前提下,观众愿意进一步去感受作者的表达以及项目传达的理念,可能是相对最合适的效用。‍‍‍‍‍‍‍‍‍‍‍‍‍‍‍‍‍‍‍‍‍‍‍‍‍‍‍‍‍‍‍‍‍‍‍‍


南京雨花万象天地的巨型机器人,显然几乎没有设立理解门槛,甚至我娃刚看到时就与杭州中心开业时门口的巨型机器人产生了关联。同样是一种引领客人感受城市发展进程以及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


2、可视性强,但适当留白


作为巨型装置,易被看到是最基本的职能。但如果仅仅是因为做得大,从而被看到,就很难说出巧思。


《城市生成者》位于项目3层,但仅呈现了“机体”腰部以上部分,从尺度来看,合理的位置,几乎等比例地能够让人联想出机器人的“完整尺度”。


反之同样的造型如果放在1层,会让人觉得其下半身似乎被埋在了地下,从而缺少了实景作为视觉对照,自然想象空间会打折扣。‍‍‍‍‍‍‍‍‍‍‍‍‍‍‍‍‍‍‍‍‍‍‍‍‍‍‍‍‍‍‍‍‍‍‍‍‍‍‍‍‍‍‍‍‍‍‍‍‍‍‍‍‍‍‍‍‍‍‍‍‍‍‍‍


巧妙的是,廊桥的半遮挡作用使得人们在远观时,产生机器人犹如在廊桥背后的位置感,这似乎让其“省略”了下半身显得更合理。‍‍‍‍‍‍‍‍‍‍‍‍‍‍‍‍‍‍‍‍‍‍‍‍‍‍‍‍‍


有趣的是,如果真把整个身子做全杵在中庭,反而会显得有点“呆”,为了大而大,甚至挤占商业内容本身的可视面。“留白”的妙用在此得到体现。‍‍‍‍‍‍‍‍‍‍‍‍‍‍‍‍‍‍


3、整个空间相互配合‍


与苏河湾万象天地的大型装置串联起多个楼层有所不同,南京雨花万象天地则是通过不同装置进行有机配合。‍‍‍‍‍‍‍‍‍‍‍‍‍‍


除了位于3层的巨型机器人外,同空间的1层则带来了《界面漫游Interface Roaming》主题装置,同样是具有未来科技感的呈现、现实与虚拟的交互。‍‍‍‍‍‍‍‍‍‍‍‍‍‍‍‍‍‍‍‍


悬挂于机器人前方的吊饰则打造出赛博朋克式的前景。


而在连廊等多个屏幕空间呈现的多媒体艺术作品,则构成了整个空间的中景。‍‍‍‍‍‍‍‍‍‍‍‍‍‍‍‍‍


最终,从高低、前后等不同维度的装置及内容,构成了整个场域内几乎全景别的覆盖。


轻松让消费者实现一步一景的观感,效用回归到商业,则可以理解为引领客人到达场内的不同区域,并为空间内走动或停留的客人营造沉浸式的视觉感官体验。


一件事物的出圈有其底层逻辑,比如“大”;但南京雨花万象天地的这则案例显然具有更多深层次的思考,是高水准之作。‍‍‍‍‍‍‍‍‍‍‍‍‍‍‍‍‍‍‍‍‍‍‍‍‍‍‍‍‍‍‍‍‍‍‍‍‍‍‍‍‍‍‍‍‍‍‍‍‍‍‍‍‍‍‍‍‍‍‍‍‍‍‍‍‍‍‍‍‍‍‍‍‍


商业咔
商业独立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