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民管理报:壮族群众贴心人

文摘   2024-10-10 20:38   广西  


图为宋伦向壮族群众开展反诈宣传。


友谊关边境派出所位于祖国南疆前沿,有“祖国南大门”之称的友谊关就位于该所辖区,辖区壮族群众占总人口的92.6%。该所所长宋伦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稳边固防,共同维护“祖国南大门”和谐稳定。


巧用山歌普法


“全民反诈浓氛围、心不贪来利不沾、防范诈骗最有效……”9月29日晚,凭祥市关隘屯10名壮族妇女与宋伦一起以山歌的形式开展反诈宣传。


该所民警在普法中发现,辖区壮族群众大多只会讲壮话听壮语,对法律法规难以学习了解。2006年,根据群众喜爱山歌的特点,该所组织礼茶村10名妇女成立了“壮族女子山歌队”,利用山歌普法。宋伦担任所长以来,为更好满足壮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深人走访群众,把脉群众“普法需求”,开展“订单式”普法,努力做到群众想了解什么就宣传什么,让普法山歌唱得更响亮。


“今年是壮族女子山歌队成立18周年,我组织民警协助山歌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编成山歌,把‘我们想讲的’变成‘群众爱听的’,把‘群众爱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深受群众欢迎。”宋伦说。据统计,近年来,该所协助女子山歌队创作了《禁毒歌》《戒赌歌》《民族团结歌》《乡村振兴歌》等200 多首山歌唱词。“壮语普法村村讲,普法山歌处处唱”在南疆国门蔚然成风。


打造模范辖区


为更好地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实践,今年4月,宋伦在上级支持下,创立了广西首个“汉壮双语调解室”,以增进汉壮民族团结为出发点,把汉壮双语调解室模式延伸到整个边境管理工作中,升华为汉壮双语警务机制,汇聚汉壮群众20余名代表建立“汉壮双语调解人才库”,创新构建“1+5”调解模式,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较好地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今年来,该所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8起,成功调解96起。


今年9月3日10时许,该所接到一起运输费用纠纷报警。经了解,货主梁某因货物受损要扣除司机农某2万元运输费用。民警从情、理、法角度对双方进行劝解,经协商,货主决定不扣除司机的运输费用;司机主动赔偿货主1500元,双方握手言和。


在宋伦的带领下,友谊关边境派出所辖区从矛盾纠纷化解难,转变为汉壮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发案少、秩序好的民族团结“桥头堡”。2021年底,该所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办实事解难事


在工作中,宋伦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践初心"理念,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紧密结合,将为辖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当作已任。


去年8月,宋伦发现辖区板价屯10岁的壮族女孩小娟家庭经济困难,便与小娟结成帮扶对子,并帮助其申请低保,缓解经济困难。在宋伦的帮扶下,小娟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


在宋伦带领下,友谊关边境派出所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边民”“落地加工+边贸合作社+直通车”模式,探索出一条富有边境特色的致富新路子。在该所的助推下,辖区成立了富疆、山峰等6家合作社,辖区壮族群众连续两年人均增收约7000元,2个行政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以上。


近两年,友谊关边境派出所民警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200余件、结对帮扶困难儿童25 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 12.6万元、惠及群众600余人次,派出所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32面、感谢信26封。


来源:中国移民管理报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崇左边境管理支队
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政策法规,服务社会公众,展示队伍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