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隆尧人丨马庆虎:首席研究员要做家乡“宣传员”

政务   2024-11-22 13:50   河北  


他14岁就考上大学,是名闻乡里的“小神童”。他专职从事科研近40年,如今虽已退休,仍承担多个科研项目。马庆虎,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组的首席研究员。他说,这两年隆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以后要做好家乡的“宣传员”。

马庆虎在研究室
名闻乡里的“小神童”
1963年,马庆虎出生于隆尧县显化寺村。他的曾祖父考中过秀才,祖父是医生,家里是一个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正因为此,他年少时创造的一项“纪录”,如今一般人很难打破。
马庆虎6岁上学,老师发现他一年级的知识什么都会,经过测试,让他直接上了3年级。这样,在当时的学制下(小学5年,初中、高中各2年),他13岁便高中毕业。在家里务农一年后,1977年,马庆虎参加高考,并顺利考取河北大学。务农的一年,马庆虎白天干农活,夜晚坚持勤奋学习。没有太多的书籍资料,他就抄写《新华字典》,一年抄了好几遍。14岁就考上大学,马庆虎的“神童”之名,至今仍被家乡人津津乐道。
受到来自农村家庭的一定影响,马庆虎大学选择的是生物系。18岁大学毕业后,尽管大学生在当时绝对是凤毛麟角,可马庆虎却觉得,第一是自己年龄还小,第二是自己的性格更适合搞科研。于是,他选择了继续进修,并最终考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相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2006年,马庆虎在隆尧老家为父母过生日时合影
专心研究植物40年
1985年,马庆虎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后,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起直至退休,他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发育与资源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并担任“逆境代谢基因工程”创新研究组的首席研究员。
近40年时间里,马庆虎曾经承担和完成了多个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转基因专项:小麦抗倒伏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专题:耐贮藏西红柿转基因植株研究;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攻关项目:马铃薯转基因植株及大田应用;中国科学院地方合作基金:生物技术培育肥城桃新品系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麦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分离和鉴定等。其间,马庆虎曾获得多项荣誉,他的“耐贮藏西红柿转基因植株研究”,获得1998年中国科学院重要成果;1995年,获北京市遗传学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如今,虽然已经退休,但马庆虎依然承担着多个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课题:木质素合成调控小麦茎秆倒伏特性的研究;国家973计划课题:禾本科植物干旱适应的生物学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麦木质素合成关键酶的酶学研究及其功能分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新型茉莉酸诱导蛋白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功能研究等。
马庆虎说,自己的性格更喜欢做研究。这些年,单位领导多次找他谈过,想让他负责行政工作。最终,他经过认真考虑,还是婉拒了领导的美意。

马庆虎与学生研究生毕业时合影
做好家乡的“宣传员”
这两年,马庆虎对隆尧有了别样的感觉。
马庆虎说,这两年回到家乡,看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隆尧园博园视野开阔,花卉多元,成为市民休闲和游客参观的胜地;李氏文化园、唐祖陵、尧山等,恢复了历史的古韵。“我身在首都,看到河北省文旅宣传主题口号‘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已经逐渐深入人心。隆尧县在这个大背景下,通过‘文化兴县’战略,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
马庆虎说,作为一名在北京工作的隆尧人,我希望家乡能够进一步提高交通和旅游舒适度,将旅游景点区块化,吸引更多北京游客,进一步扩大隆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唐尧圣地 李氏故里”品牌为更多人所知晓。同时,他个人也会更多地了解“宣传员”,通过各种机会,让身边的人更多地了解隆尧,不仅到隆尧旅游,更要到隆尧投资兴业……

马庆虎寄语家乡:祝愿老家隆尧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来源:综合邢州报资料

推荐阅读
杨猛主持召开邢窑白瓷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
编辑/审:苏敬敏   郭思媛    
二审:陈剑昊   武子亮
三审:李晓辉   马会峰 

主办:隆尧县融媒体中心

隆尧发布
传播隆尧声音,讲述隆尧故事,弘扬隆尧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