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应确保点检标准和表单科学、合理、实用
1、首先,你的点检标准和表单的设计,应该科学、合理、实用,也就是点检标准应体现点检6定(定点、定标、定法、状态、周期、分工),这是很多企业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如:定点遗漏要项、定标-定性与定量标准不科学、周期或分工不合理。建标人员要善于到基层的使用者,听听他们真实的声音,要平衡好管控与效率的关系。
2、其次是设计点检的记录。点检记录的方式有两类,一是记录点检的全部结果,二是只记录问题(异常/缺陷)(比较适合一个岗位需检查很多台设备,区域大,如化工企业)。点检记录的设计,不同企业可以不同,可以全部记录,也可只记录问题点,或者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确定,如:关键设备全面记录,一般设备只记录问题。
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设计的表单,最好自己能到现场实际用一次。
3、你若确定点检结果需全部记录,点检表可体现点检6定+点检记录,也可定点(应检查部位)+记录。记录表上有点检执行人、不定期抽查人签名的地方。设计点检记录表最重要的是不缺项(点检记录中不可缺少对设备点检的部位或点),你若去检查工人是否对这台设备某部位进行了点检,这个点检的点需要在点检记录上体现。
4、你企业点检若使用PDA或巡检APP,则应考虑选择菜单是否耗时太多,并思考如何简化记录。
5、根据需要,可随时修订优化点检标准,不一定要等到年度评审时才修改。
提示
点检的目的是让员工(机、电、仪、操)发现设备问题,而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做合格的记录。确保点检标准的科学、合理、实用,是建标组织者的责任。
培训员工掌握标准——会检查设备
1、你建立的点检标准作为培训教材,做到“培用合一”。必须组织建标人员或技术骨干,用标准到现场培训教员工,让员工掌握,真正做得应知应会。培训后,受培训的人应签名。
2、现场培训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比较直观培训员工,二是在培训时还可发现标准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以便及时修改。
3、培训验证。培训后一周,标准使用单位应指定人员负责抽查验证掌握情况,抽查的结果应纳入对标准使用单位的考评。现场验证的方法:跟着员工一起点检一遍,让员工边检查边说明检查的判定标准,这样就知道员工是否会点检。
4、除了点检技能培训外,还需做好对员工有关设备点检的思想教化,如:做好了点检对工人有啥好处(可确保设备安全、稳定,早发现问题早处理),不做或做错了对他有啥害处(影响他的个人安全、效率、奖金等),也需经常性宣贯。
提示
培训不足是领导的责任,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两手都需同时进行。
做好监督检查,狠抓落实到位
有了科学实用的标准,员工也会做设备检查了,如何才能减少员工作弊呢?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因此,则需要靠监督检查和正激励的机制,以促进员工有愿意做好做实,宜做好以下:
1、纵向监督检查
公司检查车间、车间检查班组,落实逐级检查与考核。基层的检查频次应大于上一级的检查频次。抽查的对象包括操作岗、机电仪人员的分工检查,抽查的方法如:将设备点检记录(含润滑记录、问题记录)与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将设备维修记录或故障记录以及交接班日报表与设备点检记录进行核对,以及设备故障后的分析与责任划分,就容易发现工人是否按规定的周期和点检标准执行了设备点检。检查人员都有考核建议权。
2、横向监督检查
机电仪技术人员在检查设备时,也需对操作岗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核对。安全环保部或企管部抽查时,也应抽查机电仪操的检查执行情况。检查人员都有考核建议权。
3、企业及车间应有明确的点检管理(含考核)制度
①制度内的考核扣分或扣罚必须注意匹配性,也就考核的强度。职责范围内应做没做或做错,其考核要能触动他不想下次犯同样的错。弄虚作假必须重罚。注意:若负责监督检查的部门没做好监督,一样被考核。
②在制度内可写明,每月点检发现的问题数量排名,对前三名分别奖励,奖励的方式可以在绩效内加分,也可直接奖励钱。累计分可影响人员的年终奖金和晋升等。
③营造氛围。对典型的问题或亮点,都应通报。对点检做得好的,或成绩突出的,可树立典型,在精神上表扬,物质上激励,用模范去影响工人的行为,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
提示
1、有标准没检查=0,有检查没考核=0,有考核不能促进员工改善=0。
2、很多企业的点检流于形式,最关键的问题是出在没做好监督检查。只要做好监督检查,就可发现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是人执行的问题、是制度不足的问题、是标准的问题、是缺乏必要点检器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