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宋词中最悲苦的一首《水调歌头》,连苏东坡都说“何苦太悲”!

文化   2024-09-17 21:48   福建  


点击上方“诗韵词意录”关注我们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战场遗风犹存,风卷残云间,仿佛能窥见匈奴铁骑曾经的嚣张。卫青七战七捷,《史记》中“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尽显其智勇双全;霍去病封狼居胥,《汉书》里“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俗语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是对匈奴的警示,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写照。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每一次胜利都是对和平的捍卫


中秋之夜,月色如水,清辉遍洒,万籁俱寂之中,唯余虫鸣与风声交织成一首夜的序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的诗句跨越千年,依旧能精准地击中每一个漂泊游子的心房;

又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短十字,却道尽了思乡之苦,令人动容;

而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是将那份对家乡的眷恋与对明月的依恋巧妙融合,让人心生共鸣。

苏辙,字子由,与苏轼兄弟二人并称“二苏”,是北宋文坛上耀眼的双子星。

而在《答张文潜县丞书》中,苏轼曾言:“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此刻,山川静默,江河低吟,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在共鸣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

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以其深沉的悲苦,触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弦,即便是乐观豁达的苏轼,也不禁感慨:“何苦太悲”!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开篇即以“离别”二字奠定全词悲苦的基调。

七载中秋,年年月圆人未圆,时间的累积让这份思念愈发沉重。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回忆往昔。

东武之夜的明月似乎也承载不了这份沉重的忧愁,以明月之不胜,反衬内心之苦楚。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笔锋一转,忽忆起与友人共游彭城。

泛舟清河之美好时光,船上丝竹之声,仿佛还能听到那悠扬的凉州曲,为这凄清的夜晚带来一丝慰藉。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鼓乐声声,助添雅兴。

然而鸿雁南飞,又触动了离人之心,汀洲之上,孤影独对,更显寂寥。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描绘宴会之盛,宾客之华,却难掩主人内心的孤寂。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以“素娥”的无情西去。

比喻世事无常,亲人难聚,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凉。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今夜虽能与友人对饮清欢。

但明日又将踏上孤独的旅程,明月依旧,却只能照见无尽的离愁别绪。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结尾引用王粲《登楼赋》之典。

表达了对未来长久漂泊、难以归家的深深忧虑,将个人的悲苦上升到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思考。

在苏轼与苏辙的诗词中,我们不仅读到了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感受到了那份超越时空的亲情力量。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家,是生命开始的地方,也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柔的角落。

在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家的灯火阑珊;最动听的话语,莫过于家人间的轻声细语。   


  每日推荐  

诗词 | 北宋最好色的词人,勾引小尼姑不成,写下一首词却成千古名作

诗词 | 苏轼最通透豁达的一首词,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安慰后世无数失意人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韵词意录
沉醉于诗词歌赋的世界,每一首诗都是心灵的悸动,每一阕词都是情感的流淌,在墨香古韵中得到了宁静与安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