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炽热而充满希望的夏日里,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充分发挥师范生专业优势,跨越书山题海的边界,以一种别样的温暖姿态,照亮了孩子们的求知之路。
山川静默,却见证着每一次心灵的触碰。风带着书香,穿越丛林与溪流,将我们的故事轻轻传唱。在这片被阳光温柔拥抱的龙岩大地上,每一名支教队员都化身为光,不仅教授着知识,更传递着爱与希望的火种。
红色情怀润心田,支教实践育新苗
7月10日,龙岩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携手红炭山社区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假公益辅导班活动。实践队员们围绕红色党史、橙色活力、金色才艺等多个板块设计了丰富的素质拓展课程及课业辅导课程,为红炭山社区孩子们编织七彩暑假。
在辅导孩子们完成暑期课业之余,七彩主题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实践队员们组织孩子们进行沙包传送比赛、“排地雷”和“记人名”游戏,通过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协调性、敏捷性和逻辑思维。支教老师通过绘画创作和手势舞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技巧。此外,通过知识科普和手抄报活动,孩子们深刻学习了法律知识,认识到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队员们见证了孩子们在各项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成长,并深刻领悟了教育者的初心和肩负的使命。通过这次活动,实践队员们更加坚信,教育是塑造未来、培养新一代的重要途径,是点燃孩子们心中希望之火的火炬手。
(“红色浸润心灵,微光筑梦青春”实践队
开展红色党史主题课程)
(“红色浸润心灵,微光筑梦青春”实践队
绿色环保课作品成果展示)
(“红色浸润心灵,微光筑梦青春”实践队
结课仪式师生大合照)
精彩不停,快乐同行
为丰富青少年儿童暑期生活,加强其思想道德建设,龙岩学院“薪火相传迎‘南’上,实干笃行‘靖’家乡”暑期社会实践队携手共青团南靖县委员会、山城镇长兴社区居民委员会、南靖县民政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开展了暑期青少年公益课堂。
在此次为期六天的活动中,实践队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涵盖爱国教育、科普知识、文化体验等多个方面,同时采取积分累计的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与支持。
上课期间,同学们通过学习五星红旗相关知识以及朗诵《少年中国说》等红色课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趣味科学小实验的开展,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健身操及趣味运动会的开设,旨在增强学生们体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植物拓染、玩转竹编等实践课,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发现和欣赏美。每日课程结束,实践队员带领同学们打扫教室卫生、摆放课桌椅,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此次暑期青年公益课堂不仅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加充实有益,还丰富了实践队成员们的精神世界。实践队负责人王昱欢表示:“此次公益课堂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希望通过公益课堂,让学生在收获快乐的同时获取新知、健康成长。”
(“薪火相传迎‘南’上,实干笃行‘靖’家乡”实践队
开班仪式全体合影)
(“薪火相传迎‘南’上,实干笃行‘靖’家乡”实践队
朗诵课教学课堂)
(“薪火相传迎‘南’上,实干笃行‘靖’家乡”实践队
结业典礼合照)
龙钢社区“红领巾小学堂”公益课堂来啦
7月22日,龙岩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队“红领巾支教第四分队”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关怀,踏上了前往龙钢社区的支教之旅。队员们结合各自优势,为社区的孩子们进行授课,传递知识与爱。
支教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包括“传统文化京剧手工DIY”,“科技探索”,“趣味数学”,“手势舞献礼”等一系列课程,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课程中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爱国元素,在培养孩子们综合能力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回顾十天以来的实践生活,队员们表示,支教不仅仅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支教过程中激发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们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结课典礼过后,孩子们一起“放飞梦想”,让“梦想”随着气球飞向远方。龙钢社区“红领巾小学堂”由此落下帷幕。但这段旅程所留下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教授,更是心灵的触动与灵魂的洗礼。
(“红领巾支教第四分队”实践队的手势舞课上
孩子们在练习“红星闪闪”)
(“红领巾支教第四分队”实践队的趣味数学课上
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
(结课典礼后,“红领巾支教第四分队”实践队
与孩子们一起放飞气球)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授,更是心灵的启迪与梦想的点燃。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渴望成长的心灵;它像一盏明灯,照亮着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相信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奉献,教育的光芒将洒满每一个角落,知识的力量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光彩,新时代的青年们将携手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的精彩人生!
-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 学生会 -
编辑 | 青宣 刘畅
校对 | 青宣 朱欣盈 邹妙诗
指导老师 | 陈向楠
如有投稿、合作、建议等欢迎您私信至后台
投稿邮箱:2013337364@qq.com
- 若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