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胆碱是一种仿胆碱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地下根块茎类作物时,有的可以提高产量30%以上,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而且氯化胆碱进入到土壤中易被微生物分解,无环境污染,近年来逐渐被更多人重视,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氯化胆碱的农业应用技术。
1、关于氯化胆碱
氯化胆碱也称氯化胆脂,1964年由日本农业部门开发,最早主要用于动物饲料促进蛋鸡产蛋,因此也称“增蛋素”,1987年作为甘薯生根剂和块根增大剂,被登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始用于农作物生产,90年代进入我国市场。氯吡脲用途十分广泛,除了用于农作物生产、动物饲料添加剂,还被应用于医药领域和化妆品添加剂等。
氯化胆碱用于农作物时,是一种植物光合作用促进剂,被植物的茎、叶、根吸收后,较快地传导到起作用的部位,可以提高作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使光合产物尽可能的输送到地下的块茎中去,从而提高块茎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氯化胆碱还有一定的控旺作用,起初主要作为地下根块茎类作物的膨大素使用,近年来也被应用在小麦、水稻等作物上,促进灌浆,增产效果也很明显。
2、产品作用
(1)提高作物生长活性。氯化胆碱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改善作物的多种生理活动,提高植物抗旱、抗寒、抗盐碱等抗逆性能力,用于拌种可以促进种子生根发芽,提高种子发芽率,形成壮苗;用于小麦等粮食作物,可促进穗部分化,使穗粒变得饱满圆润,增加穗粒的重量以及数量,提高作物产量;用于果树,可促进作物果实膨大,提高果实营养物质和糖分的形成与积累,提升作物品质。
(2)促进地下根茎膨大。氯化胆碱被作物的茎、叶、根吸收后,能够活化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酶,提升植物吸收光能和利用光能的效率,增加植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能抑制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养分消耗,使光合产物尽可能多地输送到地下的块茎、块根等储藏器官中去,从而促进地下块根、块茎的膨大,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对根茎类作物的膨大效果非常明显。
(3)具有一定控旺作用。氯化胆碱和矮壮素是同系物,可抑制赤霉素的合成,还可起到一定控制旺长的作用,使作物节间距缩短,使植株矮小而又健壮,增加作物抗倒伏能力,同时也能减少作物营养过度消耗,但氯化胆碱的控旺作用并不显著,若作物生长旺盛,还应配合其他控旺产品使用。
3、适用作物
氯化胆碱目前主要作为膨大剂应用于红薯、马铃薯、大姜、大蒜、花生、山药、萝卜、人参等地下根茎类作物,也被用于小麦、水稻粮食等作物,用以促进穗部分化和灌浆,以及用于苹果、柑橘、梨、巨丰葡萄、草莓等果树,以促进果实膨大、提前着色和增加甜度等,从而提升果实品质。
4、使用方式
(1)地下根块茎膨大。在马铃薯、花生开花初期,萝卜7-9叶期,生姜三股期,山药、大蒜、洋葱、中药药材、甘薯等膨大期初期,每亩用60%氯化胆碱水剂10-2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洒于作物叶片,隔10-15天喷洒1次,连续施用2-3次,可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
(2)改善果实品质。在苹果、梨、柑橘等采收前15~60天,用200~500mg/L氯化胆碱药液叶面喷施,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糖分含量;巨峰葡萄在采收前30天,用1000mg/L氯化胆碱药液叶面喷雾,可使葡萄提前着色,增加甜度。
(3)种子浸种。水稻种子经1000mg/L药液进行浸种后,可促进生根、壮苗;白菜、甘蓝种子,用50~100mg/L药液浸种12~24小时,晾干后播种,可增加植株营养体含量,促进出苗、壮苗。
(4)控旺。大豆、玉米开花期和2~3叶期及11叶期,分别使用1000~1500mg/L药液进行叶面喷施,可矮化植株,增加产量。
注意事项
(1)氯化胆碱与其他调节剂相同,能调节作物生长但并不能为作物补充营养,因此使用氯化胆碱的同时,需要做好作物水肥管理,特别是在作物生长后期,应与高磷高钾类(如磷酸二氢钾)肥料配合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弱势植株不宜施用。
(2)氯化胆碱也可与萘乙酸、芸苔素内酯、几丁聚糖等调节剂配合使用,可与弱酸性及中性农药混用,不宜与碱性物质混用,应现配现用,配好的药液不宜放置过夜。
(3)氯化胆碱用于叶面喷洒时,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应尽量喷洒均匀,避免在高温烈日下喷洒,喷后6小时内遇雨,应减半补喷。
END
公众号平台已更新了订阅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每日推送内容,拜托每天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后,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