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社会爱心力量 服务群众生命健康——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博爱一日捐”活动纪实

时事   2024-11-15 18:06   内蒙古  

  
  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依法开展救援救灾、人道救助、应急救护培训、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三救三献”等人道公益活动。

  2006年,为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职,推动自治区人道公益事业健康发展,自治区政府倡议从每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起,在全区开展“博爱一日捐”活动,广泛汇聚社会各方面爱心力量,开展救灾和社会救助等活动。

  19年来,自治区红十字系统坚持“自愿”原则,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非困难党员干部职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率先每年捐出一天工资,带动社会各界支持人道公益事业发展,形成了长效机制。全区各级红十字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瞄准党委和政府很惦记、广大群众很期盼、社会各界很关注的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募捐活动凝聚广大干部群众建设亮丽北疆的家国情怀,通过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善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弘扬向善向上正能量,引领高尚利他新风尚。

  目前,全国还有山西、河北、上海、浙江、山东、江西、江苏等19个省市开展“一日捐”活动,内蒙古“博爱一日捐”已经成为全区各族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守望相助、博爱奉献、扶危济困和全国响亮的北疆人道公益品牌。



好事办好架起扶危济困“暖心桥”

  2006年以来,本着“分级接收、分级管理、分级使用”的原则,全区三级红十字会累计筹集“博爱一日捐”资金19.74亿元,累计支出资金16.73亿元,全部用于包括重大灾害应急救援、疫情防控等突发公共危机,“光明行”“助立行”“健康心”“博爱送万家”“博爱家园”等人道救助项目和“红十字‘救’在身边”及“志在·愿在”等公益行动;全区三级红十字会累计结余3.01亿元,其中:按比例计提备灾储备金共计0.98亿元,为应对疫情、自然灾害等情况做好准备,其余结余资金根据实际需要继续用于困难群众急需的人道救助等公益事业。


  乌兰察布市红十字会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

  多年来,全区三级红十字会每年投入“博爱一日捐”资金5000万元左右,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元旦、春节之际把党和政府及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关怀与温暖,送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边境地区、偏远农牧区、大兴安岭林区等困难群众身边,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人间大爱与温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着眼于党政所急、群众所需、红会所能,致力于改善最易受损群体境况,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需要帮助的群众身边。全区三级红十字会每年投入约5000万元开展“博爱一日捐 温暖千万家”活动,让边境地区、偏远农牧区、大兴安岭林区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等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及捐赠人的温暖。对那些心怀善念、无私奉献,持续参与“博爱一日捐”捐款,而因罹患大病、遭受变故身陷困境的人们,“博爱一日捐大病救助”及时伸出援手予以救助。在荣获“中华慈善奖”的“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中,“博爱一日捐”的捐赠人与其他社会捐赠人共同支持了4万例成功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使困难家庭患者重获光明的世界和生活的希望,打造了“复明一人,幸福一家、温暖一方”的公益品牌。“博爱家园”一项目一方案,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和城市社区困难群众需求,通过公益项目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建美丽家园。在人道服务实践中全区红十字系统逐渐形成了“人道北疆 仁者爱人·善者同行”公益项目矩阵,通过项目矩阵的实施,有形有感有效地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引领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有力发挥了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博爱家园”项目,为当地牧民安装大功率光伏发电设备,在保障偏远、边境牧民基本生产生活用电的同时每年可为每户牧民减少1万元的费用支出。 

  以“博爱家园”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截至今年7月底,全区三级红十字会累计投入“博爱一日捐”资金2.3亿元,实施“博爱家园”项目1013个,受益群众达46.9万户125余万人。



严谨规范阳光运行守护红十字会公信力

  坚持制度先行。让每一份爱心善意都及时得到落实,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及红十字事业发展实践需要,及时修订完善《“博爱一日捐”捐款接收管理使用办法》,确保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心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坚持开展“查风险、找漏洞,防风险、堵漏洞”制度建设活动,配套修订财务、采购、捐赠收支、信息公开等系列制度,强化制度约束,规范工作流程,实现阳光运行。严格按照党组会、执委会议事规则,对资金使用进行集体决策。


  强化综合监督。全区各级红十字会委托第三方对包括“博爱一日捐”在内的捐赠款物收支情况进行年度审计,审计评价良好,审计结果依法报告本级理事会、监事会,审计报告通过官网向社会公开。自治区本级近年来每年对“博爱一日捐”开展专项审计并及时公开,始终保持严格规范。各级派驻纪检监察组、红十字会监事会将捐赠款物收、管、用作为日常监督重点,定期督导检查,及时吹哨预警。主动邀请捐赠人代表参与、见证公益项目实施,增强体验度、提升认同感,让捐赠人放心,让群众满意。多措并举、聚焦发力,有效保障了捐赠款物收支运行的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提升公开透明度。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官网、手机APP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博爱一日捐”捐款收、支情况,接受捐赠人查询和社会监督。每年在内蒙古日报等区内各级报纸刊登“博爱一日捐”爱心榜。2023年在中国红十字系统透明度指数评价排名中自治区红十字会位列全国第2名。


  着力弘扬正气。与区直机关工委等部门联合,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各族干部职工率先垂范、甘于奉献,凝聚社会爱心力量,汇聚保护群众生命健康、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爱心与热情,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仁者爱人”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内蒙古真善美的形象。


  医生为受益患者检查术后恢复情况。 

  投入“博爱一日捐”等社会捐赠资金,开展人道“助立行”项目。截至目前,已帮助20个边境旗县(市、区)和部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412位困难家庭膝髋关节病群众免费实施手术。


  刚做完白内障复明手术的老人露出开心的笑容。


  投入“博爱一日捐”等社会捐赠资金,连续9年实施全区“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已帮助4万名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取得了“复明一人、幸福一家”的良好社会效益。



提标提速提效促进人道事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中心提标重塑工作布局。近3年,全区各级红十字会紧紧围绕办好两件大事,锚定“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构建“六个助力”工作布局(以公益理念助力生态建设、以暖心项目助力稳边固边、以急救理念和技能助力安全生产、以公益项目建设助力产业振兴、以民间外交助力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以人道文化传播助力模范自治区建设)和“1+1+3+N”工作格局(以党建为统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公信力、宣传、人道资源动员为保障,以“人道北疆 仁者爱人·善者同行”公益项目矩阵为支撑),通过严格规范包括“博爱一日捐”在内的各方面工作,全方位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全系统依法治理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疫情防控、灾害救援、人道救助等方面展现了更大作为,更加主动、更加规范、更有质效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实践贡献红十字力量。


  心系群众提速推进“大抓基层”。近3年,全区红十字系统接受“博爱一日捐”捐款4.26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2046万元。各级红十字会3年累计支出3.46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支出1689万元,盟市级支出5089万元,旗县级支出2.78亿元,严格规范、高效有序地保障了各级特别是基层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能职责。“博爱一日捐”已经成为我区人道公益事业、特别是基层红十字会最主要、最稳定、最可靠的筹资渠道之一,为我区人道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发挥作用提供了最重要的资金保障。


  锡林郭勒盟红十字会为锡林浩特市中小学校9781名学生进行青少年眼健康筛查。 

  投入“博爱一日捐”等社会捐赠资金,实施儿童青少年护眼行动,已为5200余名困难家庭近视儿童青少年免费配镜,为600余名困难家庭斜视儿童青少年免费矫正。

  追求品质提效优化公益服务。自治区红十字会始终坚持把公信力建设作为红十字事业的生命线,把“博爱一日捐”作为事业发展的“基本盘”,精细化实施“三救”“三献”人道服务项目,品牌化塑造“人道北疆 仁者爱人·善者同行”公益项目矩阵,高质量推进内蒙古红十字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为全面提升工作质效和透明度建设提供支撑,大力倡导实干,全力追求实效,打造品质红十字会,让人道主义的阳光普照北疆大地每一个角落。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
新媒体呈现:张雨婷

编辑:董文喆

校对:陈超

内蒙古日报
静水流深,感谢您一路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