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要与小人亲近的一副楹联

文摘   2024-10-01 00:00   福建  


作者:孔子 春秋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父叔梁纥,母颜氏。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作品出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弟子编撰。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注释——荡:清除,洗涤。坦荡:形容率真无杂念,心神安宁的样子。戚:在古代的意思形声。从戉,从尗,尗亦声。(yuè),斧子。戚戚:形容不断用斧子砍伐的声音。


联语解读——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联外品读——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坦荡之人不为事扰,面无惧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踱于事,瞻于事,形容枯槁于事,变坏于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


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心态,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的内心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的行为举止和人生境界。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心胸开阔、坦荡从容的君子,而不是一个心胸狭窄、忧虑不安的小人。


程子亦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可以看出君子是修自身的,通过自然的规律去约束要求自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小人因不修自己,而是向外求名逐利,不断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以我自身的经历,一般小人都有这个特点。人前夸你,背后损你,拉帮结派孤立你,凡事以自己利益为第一位,典型的两面三刀。小人做事通常不出力,很会装模作样,给人表里不一的感觉。


总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君子与小人在心态和品格上的差异。我们应该以此为鉴,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一句话概括此副楹联作品


人到中年,不要再浪费精力在小人身上了。



元宇宙楹联
中国7亿中年人,用楹联觉醒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