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2761条推送
▲戳一戳视频抢先了解小迪的故事~
在手机端刷到短视频的那一刻,被“考古”充斥的大学生活剪影在小迪脑中飞速掠过。从埋头田野考古工地现场,到研究陶片纹路,再到追寻水稻足迹,她深知,考古很苦,可一路走来,“考古”于她而言,其中的意义愈发清晰。
不久后,迪拉热随队来到云南迪庆州的一个小村落。起初,她尚不知如何使用手铲,大到一个陶罐,小到一把刷子,都显得新奇。面对探铲,迪拉热跃跃欲试,一走近才发现,这把探铲居然和她一样高。她学着技工老师的动作,欲把探铲打入地下,带出泥土,分析土质土色。然而,她尝试了无数次,探铲始终难以打入地下。于是,她改去搬运土样,每袋土样将近有20公斤重,“前线”的工作似乎困难重重。
几天后,迪拉热得到了新的任务——整理陶片。在她看来,较为简单的工作内容似乎印证了自己的“多余”,她理解为自己被安排从田野发掘的“前线”被调去陶片整理的“后勤”。整理陶片的第一夜,空中飘落着细雨,本就不平静的水面泛起了层层涟漪,她想:“月亮上根本没有小河公主,我也许并不适合学考古。”
接下来的半个月,冲洗陶片、晾干陶片、记录陶片,枯燥的动作日日重复上百遍,小迪自嘲从“满腔热血的女大学生”变成了“没有感情的工地机器人”。一日,迪拉热对着一片绘有方格纹的陶片发呆,忽然联想到这几天似乎总见布有方格纹的陶片,一片,两片......八片,十片.......居然有如此多的陶片上布有方格纹。她有些不解:方格纹是打哪来的呢?
见小迪在工地上的考古工作有所进步,导师向她发出一起做植物考古科研的邀请。
植物考古是一个全新领域,她欣然应邀。此后,导师从最简单的过筛开始教起,逐步让她学会使用显微镜分辨植物遗存的种属、用超景深拍摄植物遗存的图片。在实验中,她产生了些许困惑:为什么水稻种子占比最大?稻作农业明明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它是如何被带入云南的呢?这些水稻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她的困惑同时也是导师的兴趣所在,为使研究得到更多的参考数据,一年间,迪拉热和导师曾三次前往迪庆州,将三处遗址共计千余份的样品带回实验室逐一分析。在那段日子,她全心想着水稻,连吃到食堂的米饭,都不禁思索这粒米起源于何处。朋友调侃她:“你啊,真是学‘魔怔’了。”
在日夜不辍的探寻下,水稻的“旅行故事”终于在她脑海中徐徐展开:水稻从长江中下游向北传播到山东,再一路向西北,来到甘肃一带,沿着粟作农业南下,进入四川、云贵地区。成千上万年以来,随着人群迁徙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江南的稻米走到了西北,西亚的小麦来到了中原,每一粒种子,都成为中华文化交融的媒介。而她手中每一粒微不足道的炭化植物种子,都是多元一体的见证。
“在考古中寻找何以中国、何以共同的答案”,带着这份执念,小迪敢想敢干,一边专研考古,一边探索历史,一边讲述故事,如今,以迪拉热名字命名的“小迪”道中华工作室已经在“道中华”文宣平台刊出10条短视频。“小迪工作室不只有小迪,还有很多跟我一样的民大学子,Z世代的背景下,我们希望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谈及未来的规划,迪拉热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往期精彩回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采写 | 陈纬
编辑 | 林芳锦
责编 | 赵慧娜
审核 | 庄勤早 王茜婷
关注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QQ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B站
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