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非遗”!江北年味从这些地方飘出来了

民生   2025-01-27 12:04   江苏  


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

年味是情感上的团圆,也是舌尖上的盛宴。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不同地方的饮食传统各有特点,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意蕴,不少传统食品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北有哪些“好吃的非遗”呢?让我们赴一场“舌尖上的旅行”,解锁江北非遗里的“年味密码”。






江北人的年味,藏在这些美食里
“民以食为天”,过大年,总要寻点舌尖上的“年味儿”。在南京的饮食文化中,素来有所谓“无鸭不成席”的说法,经过几代人传承的省级非遗项目——长芦板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煮熟的鸭子飞起来”,走进位于江北新区长芦街道的长芦板鸭制作基地,一排排色泽诱人的板鸭迎风晾晒,扑面而来的年味让人垂涎欲滴。“我们从国庆之后开始制作板鸭,年关将至,近期销量逐步提升,工人加班加点才赶得上供应。”长芦板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传荣介绍,长芦板鸭始终坚守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选用自然放养的麻鸭,经过数十道工序的“考验”,锁住了板鸭鲜、香、酥、嫩的口感。


长芦板鸭始产于明清时期,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还曾被列为贡鸭,承载着乡愁与记忆的美食,已成为江北极具代表性的美食名片,借硬实力入选“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南京老字号”“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芦板鸭制作基地,生产加工、真空包装、生产销售一条龙,胡传荣的手机响个不停,许多客户纷纷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前来订购,有的一下单就是数百只。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浦口区星甸街道素来为回民聚居之地,这里的清真熟食闻名遐迩,已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年夜饭桌上必备的一道美食,星甸牛肉近日迎来销售旺季。星甸五香牛肉卤制过程十分讲究,选用野外放养的水牛,只取腱子肉部分,加上秘制料包小火慢炖。除此之外,一台老土灶、一口大铁锅,柴火熬制也星甸牛肉的秘诀。尝上一口,唇齿留香,长嚼后,香味沁入心肺,稳稳占据着年夜饭的“C 位”,也成为招待客人和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舌尖上的非遗”,了不起的“中国味”

年关将至,江北各地的年货大集格外热闹,从农特产品到非遗美食、手工艺品,年货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一道道非遗美食,也在年货大集上“热”了起来,吸引了众多民众驻足观赏与选购。

手工艺人以糖为“墨”绘出非遗糖画、热腾腾的定胜糕映着笑脸新鲜出炉、手工挂面银线飞舞载满绵长乡愁……这些舌尖上的非遗,凝聚着匠人们独特的文化传承与精湛的制作技艺,承载着民间的智慧与传承,带着回味与思念,一同构成了了不起的“中国味”。

漫步于浦口区星甸街道王村,只见不少村民们正忙碌地晒着挂面,一阵醇厚的麦香味扑鼻而来,一条条垂下的面线,像一袭洁白的纱衣,勾勒出一幅幅淳朴的农家田园风光。春节临近,作为浦口区“非遗”产品,王村手工挂面订单大增。

虽说做挂面的原料十分简单,只有面粉、水和盐,但如何取材,如何搭配却十分讲究。从精选优质的小麦原料,到历经26道手工工序,王村挂面的制作过程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村民们秉承匠心品质,延续着传统加工工序,最大程度保持挂面的绝佳口感,一碗挂面入口,劲而滑、易消化、易吸收,成为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宴请待客的上乘之面。如今这项技艺已入选浦口区区级非遗。


过年吃块糕,来年节节高。在“中国美食文化之乡”——南京“北大门”六合,每到过年,家家户户总要备几条“八百大糕”。糕与“高”谐音,人们赋予其祈福祝愿、步步高升的寓意,也成了当地祝福亲朋好友年年登高的“好口彩”。卷曲不断、入口即化、甜而生津……淡淡的米香与油香在舌上缭绕,氤氲着具有地方特色的浓浓年味,令人回味无穷。随着地方对品牌建设的深入推进,记忆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转化成乡村生产力,非遗美食正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非遗版春节”留住非一般年味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作为我国内涵最深厚、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传统节日,汇聚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


春节不仅是文化符号,也是经济现象。年货市场、旅游消费、红包文化、电影市场等展现了春节的巨大经济潜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南京“新主城”商贸和文旅全面繁荣,努力营造喜庆祥和的中国年氛围,1月22日,江北新区在全域启动“潮起新主城寻味中国年”南京市“四季有约·新春消费季”新主城专场暨江北新区2025民俗嘉年华·新春年味大集系列活动,活动将贯穿整个春节假期,聚焦新业态、新模式、新玩法,从超值购物折扣到热闹的市集体验,从舌尖上的美味到精彩纷呈的演出,将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持续提振消费能级,为消费者带来惊喜。



江北的年味,在举家团圆的欢声笑语中酝酿、浓郁、升华,也在满满的烟火气里见证了市场的融融暖意、经营者的信心期待。透过年味,非遗文化以年货的方式活起来、火起来,焕发了新生机,首个“非遗版春节”的热度已提前点燃,必将为传统文化增添更多新活力。



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吧!



END


来源| 新江北全媒体记者 韩正莲
编辑| 新江北融媒体中心 孙汉仑
主编| 江风楚韵
责校| 唐肖春
[版权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侵权处理] 部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可在微信后台留言

往期精选

1. 六合区深入整治干部违规兼职取酬问题

2. 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3. 江苏下雪了!


江北新时空
南京大江北主流公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