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9日,全省清洁能源装机576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4313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装机占比双主体。”青海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雄飞在11月18日召开的“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场发布会上介绍。
今年以来,青海省不断完善政策设计,明确重点任务,聚焦关键问题,源网荷储四端协同发力,推动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截至目前,国家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加快建设,海南州戈壁基地和柴达木沙漠基地9250万千瓦新能源纳入国家规划布局方案。黄河上游装机规模最大的420万千瓦拉西瓦水电站、世界最大双排机布置的200万千瓦李家峡水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同时在建玛尔挡、羊曲两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预计年内全容量并网发电。桥头198万千瓦火电、格尔木132万千瓦火电加快建设,德令哈132万千瓦火电获得核准。3个76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开工建设规模居西北五省前列。首创“政府主导、统一调度、自主参与”的共享储能运行模式,以“揭榜挂帅”方式实施4类10个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依托华电德令哈PEM电解水制氢示范工程,成功制出青海第一方高纯度的绿氢。
同时,建成750千伏变电站15座,750千伏输变电线路延链成网。建成郭隆—武胜第三回通道,与西北主网联络线路增加至7回。建成世界最大的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青豫直流最大运行功率达到600万千瓦,累计外送电量超过500亿千瓦时。海西柴达木沙漠基地送电广西工程、海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分别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中期调整)开工建设类和提前储备类项目。亚洲硅业、丽豪、高景、阿特斯、晶科、天合光能等30余家国内外知名光伏制造企业进驻青海,光伏制造产业已形成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及电站建设全产业链。率先实现国内IBC电池工业化量产,转化效率达25%。建成国内首条光伏组件回收中试线,综合回收效率超过92%。累计培育8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清洁能源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挂牌成立全国首个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建成全国首个绿电溯源感知平台和全清洁能源可溯源的绿色大数据中心。
此外,新能源电站务工收入和征地收益已成为海南州农牧区主要收入来源,形成“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的光伏产业发展模式,一批光伏牧场逐步建成。以“光伏+”项目驱动生态治理,海南州沙化土地减少1.49万公顷,植被盖度达80%以上。玉树、果洛联网第二回330千伏线路工程开工建设,“大电网延伸+微电网供电”工程有序推进,推动解决10个大电网未覆盖乡供电质量问题。
“下一步,我们聚焦‘五大错配’问题,加快构建清洁能源发展规划、政策、基地、项目、企业一体化推进格局,着力打造能源供应‘压舱石’、清洁能源‘主力军’、新型电网‘示范区’、产业升级‘新引擎’、绿电价值‘助推器’、绿色共享‘新样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道路。”青海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雄飞说。
(本文来自环球网,本号所刊发文章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无商业用途,向原作者致敬。因某些文章转载多次无法找到原作者在此致歉,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本文仅供学习交流、我们注重分享,勿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
媒体转载请注明ID及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