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是一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攻坚战,不能再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更不能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却是轻飘飘。关键要将减负政策落在实处,真减负,减真负。
如何打通减负路上的“中梗阻”?对此,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干部们纷纷投稿建言献策,给出了不少“实招”,思响哥梳理如下,一起来看!
1
警惕减负路上的“打哑谜”行为
中央发文要求减负,自然市县级也服从中央发文减负。但各地实际不一样,减哪些负、怎样减却没有具体的办法,进而集体“失声”,基层减负减什么、怎样减,就像“打哑谜”一样让基层干部们去猜。
真正让基层干部的负担减下来、服务群众的步伐快起来,关键还是要打通市县一级的“中梗阻”,让干部在思想上跟上基层减负步伐,比如开展轮岗交流,让市县一级的干部到基层中去,了解基层干部需要应对哪些具体的工作、或者开展群众调研,到群众的口碑中去,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日常,进而把准基层减负“减什么”。
——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人民政府 彭小曼
2
打通“中梗阻”需干部“术有专攻”
作为基层干部,在承接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时,时常会遇有“一个通知要求前后改了三回”“一份表格反复报了四遍”等低效办公现象发生。“问着干、改着干,最后还是不明所以”,这种低效的工作模式成为让不少基层干部挠头的“负担”。有些部门对自身定位仅停留在传达、下发的表面运转,上一级读不懂政策、吃不透文件,便把问题一股脑抛向基层,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达,政令落实自然难奏实效。
要想让减负真正在基层落地结果,离不开各个层级的干部精于本职、同心同力,只有减负链中每一层、每一环的干部都做到业务精通、术有专攻,才能真正理顺基层减负的运行机制,破解基层减负“负负为正,不减反增”的被动局面。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县委组织部 陈杏
3
畅通减负路,需要广开言路
打通减负路上的“中梗阻”,需要集众智、聚群力,来一场持久的“人民战争”。通过专门机构“点题”与广开言路相结合,匿名式与实名制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即时反映与定期征求相结合,以具体事例为依托,广泛收集整理“中梗阻”现象和相应的意见、建议,为有的放矢地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在具体遏制办法上,可考虑建立积分制、设立“红黑榜”,或建立问题清单,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避免“减负”遭遇“冷眼”“空口号”,变成“客里空”,减负之路才能走的行稳致远。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人民政府 杨凯华
4
基层减负贵在“长流水不断线”
防止“中梗阻”反弹,最好的方法就是注重解决机制体制的难题。研究制定有效管用的长效机制,用刚性制度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比如,上级召开专题汇报会时,往往要求十几二十个参会单位的汇报材料逐一打印装订,而万一打印错误或者需要修改时又需重新打印。因此,要改变这种“纸上来、纸上去”的现状,就要运用多媒体等电子化手段。再如,虽然有的地方出台了“无会日”等举措,但往往在落实中又以“密集排列”其它工作日的方式进行“暗度陈仓”,造成“换汤不换药”。建议全面建立会务“台账”,通过细化审批程序等具体细则,做到有账可查,有据可依。
——四川简阳市农业农村局 安子州
5
少些“任性”,多些“信任”
为了打通减负路上的“中梗阻”,建议上级部门“自己尝尝梨子”的味道。只有“自己尝梨子”才知道梨子到底什么味。下级基层把材料报上去,把照片传上来,看似各类素材丰富,要风得风要雨有雨,但这些不是第一手资料,经过多次转手,有的经过的“修饰打扮”,很难看出实际工作成效。只有上级部门“自己尝梨子”,以务实的精神,对下级基层少些“任性”,多些“信任”,真正深入实际、查看实效,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而不是在“留的痕迹”上查找问题,真正把“留痕”变成“留心”,让工作成效体现到一线。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教育党工委 贾建荣
6
基层减负还需适度分权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上级领导安排你一项工作或者一个任务,如果上级领导把关注点放在关键指标的结果考核,并不过多干预,你只要做出了实绩,就会有回报——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那么我们在干工作的时候虽然累,但是却很有干劲。反之如果上级领导过度管理,大事小事请示汇报,有事没事调查研究,这样就会造成很多问题,制造很多矛盾。必要的责任书要签、军令状要立,关键要把握好尺度,给基层干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 杨海燕
7
少些“添加剂”畅通减负路
中央相关政策文件一般都是经过层层转发之后才到基层一线,但是文件转发过程中各级硬是要搞搞“创新”,喜欢加些新东西进去,美其名曰结合本地实际,实则是变向抗命的“小套路”。最终到基层的政策文件标题变了、内容多了,严重变“味”。要想畅通减负路,各级在转发中央政策文件时还得少些“添加剂”,少些“小套路”,遵照落实。
——云南省屏边县湾塘乡人民政府 周云波
8
对基层的考核要注重群众的反映
打通基层减负路上的“中梗阻”还需要清淤疏流,疏通“行动脉”。上级部门要弯下身子去基层学习调研,用脚步的长度来丈量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做“张嘴司令”,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工作,做到分工合理、亮点突出;对基层的考核要更注重群众的反映,多问问群众受益了什么、干部的工作生活作风如何、干群的关系怎么样,而不是通过数字、图片、影像等资料来衡量基层的工作到不到位,对于“快门式”干部要严查严处,对于“盆景式政绩”要严肃问责。
——重庆市潼南区田家镇人民政府 黄颖珊
9
减负需要上下联动
打通“减负”过程中的“中梗阻”,将“减负”这项对“下”的政策落到实处,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要共同发力。
不仅领导干部要当好“带头人”,基层干部更要做好“参与者”。每一个基层干部不仅是减负的“受益者”,也应是减负过程中的“贡献者”。切忌表面上对上级各项安排积极地“无条件服从”,背地里却总是消极地“吐槽抱怨”,切忌会上该提意见的时候“无意见”、私下谈心的时候患“失语症”、征求建议的时候总是填“无”。注重基于自己的一线工作实践、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借助与上级部门、上级领导一起谈心谈话、调研走访、汇报工作等一切机会,积极建言献策,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出点子,为减负贡献出最“接地气”的光和最有“温度”的热。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委组织部 张小草
来源:人民论坛网
END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孙亚丽
审核:田 甜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