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孩子健康,中疾控发布提示!

文摘   2024-10-17 17:56   甘肃  

每年的9月至11月都是手足口病的秋季高发期,家长们需引起重视,持续关注孩子是否手、脚、臀等部位出现皮疹,口腔是否出现疱疹……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手足口病仍在高发期,家长们需关注家中5岁及以下儿童是否出现手足口病典型症状,做好防控。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发热,口腔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等,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患儿一般预后良好,7至10天病程后可康复。


根据健康提示,预防手足口病应做好以下6点,包括避免接触患儿,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和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手卫生,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减少聚集;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做好清洁消毒;积极接种疫苗。



部分家长想了解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提示。对此,健康提示明确,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并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发现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怎么办?“家长不要惊慌,要密切观察孩子,保证孩子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郭欣提示,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典型症状,要积极控制高热,避免不必要用药,同时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孩子如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异常、呼吸异常、循环功能障碍、中度或重度脱水等情况,可能发展为重症,一定要立即就医。



现在也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征?我们如何预防?跟甘小教一起来看中国疾控中心的提示——


诺如病毒“简历”



姓名:诺如病毒


又名:

诺瓦克病毒


外文名:

Norovirus


籍贯:人类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


诺如病毒为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2-3年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



诺如病毒感染的特点


诺如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在0℃-60℃均可存活,酒精和含酒精成分免洗洗手液对诺如病毒无效。此外,还具有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极易造成反复感染、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广泛,既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粪便、呕吐物等排泄物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传播,还可通过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由于病人呕吐和排便时可形成气溶胶,摄入气溶胶也可能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在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中,极易引起暴发。


感染诺如病毒的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后起病急,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感染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一般以轻症为主,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预防诺如病毒“五要五不要”


五要

1. 饭前便后要洗手

2. 海产鱼虾要煮熟

3. 生熟食品要分开

4. 居室环境要卫生

5. 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

1.生水未煮不要喝

2.体弱者不要生食水产品及蔬菜

3.病人不要为他人加工食品

4.无牌餐饮不要光顾

5.未做好防护,不要处理患者呕吐物和污染物


预防划重点


1.如果班级有同学呕吐,孩子们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呕吐物污染区,不要围观。


2.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马上报告学校老师,不要带病上学,建议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


3.居家休息期间,应为患儿准备独立的食品用具,最好不与家人共同进餐;患儿的腹泻或呕吐物应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家长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更多教育信息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来源 | 新华社 中国疾控中心

编辑 | 马选芳

审核 | 马小俊

责编 | 马海云

广河教育
宣传教育政策、提供教育最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