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但斌互怼被封,有点搞笑……

乐活   社会   2024-10-16 11:30   广西  


昨天,财经圈又出了一个热搜。


那就是经济学家任泽平和基金大佬但斌因为股市的事互怼之后,被封了。




这两个人因为近期对于股市的看法不一样,所以两个人在近期股市的观点上发生了分歧,然后互怼了起来。


但斌的主要观点就是,当时在国庆节前夕,一些对股市预测错的专家们,应该出来道个歉,不能胡乱预测之后发现情况不对就躲起来当缩头乌龟,当什么事都没发一样。


而任泽平呢,则表示这时候说这种风凉话,就是缺乏底线和职业道德,而且任泽平还把这次的互怼上升到了民族大义的高度上,表示这时候看空一些东西,就是不跟国家站在一起,还劝一些人千万别在这时候当汉奸。


在经过几轮回合的互怼之后,这两个财经圈的“大佬”,就双双被禁止关注了:




这两个人说的观点到底谁对谁错,我不知道。


但是当看完这两个人的互怼之后,我是觉得挺搞笑的。


为什么搞笑呢?



因为这两个人,其实都是非常精明的财经圈的顶层人士。


而只要有点正常的行业常识都知道,两个在金融圈、财经圈都很有地位的大佬,他们对外说的每一句话,大概率都是代表自己背后的资本利益的。


然而搞笑的是,任泽平这位金融圈财经圈的资本大佬,竟然搬出了民族大义和道德观来当成与同行交锋的论据,这点我是没想到的,也是让我觉得很搞笑的。


任泽平是什么人?


任泽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国家级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等职务,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


一个这么精明的金融经济分析大佬,在互怼的时候,竟然不用数据来驳斥对方,而是用民族大义、道德观、底线、汉奸种词来驳斥对方,这是不是太搞笑了点?


一个精明的分析师,如果最后只能用民族大义和道德观来驳斥同行的话,这说明了什么呢?


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手上的数据已经没办法让他打败对方了,所以他就只能用民族大义和道德观来威慑对方了?


在股市这种真金白银的地方,身为一个资深的经济分析师,竟然用道德来说事,这是让我没想到的。



当然,我认为任泽平的这些观点好笑,并不是说我就支持但斌的观点。


毕竟但斌说的那些东西,并不是说就一定是对的。


因为你要相信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些精明的分析师,他们所说的很多话,其实都是为了他背后的利益而说的,并不是他有多高尚或者多无耻才会这么说……


股市圈,其实就是资本圈。在股市这种财富横流的地方,这里的顶层人士之所以能成为顶层人士,那就意味着他们在这里都是以理性做为行事准则的——所以任泽平身为一个在财经、资本圈摸爬滚打那么多年过来的人,在这种时候竟然扯道德观,这其实是有点尴尬和搞笑的。


一个事实就是,在资本或者利益面前,是很少有什么道德观可言的,在这种情况下,大佬们信的,都是极致的理性,以及冰冷的数据。


能在财经圈、资本圈摸爬滚打几十年还能活下来的大佬,脑子一定是极致理性的,因为如果这些人平时只凭道德做事,那他们早就在这个圈子里饿死了。


在一些圈子里,想让利益得以维持,必须要靠理性,而不是道德。


举个直观点的例子,假如有个人在澳门或者拉斯维加斯对你说,你只要给他一千块钱,那他就会给你竖起一个大拇指,然后夸你道德高尚,请问你会干吗?


我想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干。


只有那些把脸面看得比利益还重的人,才可能会去干这种事。


所以说,在一些利益圈子里,如果你耳根子软,天生就喜欢听好话好的话,那么这种时候,你在这个圈子里大概率就是只有被收割的份。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总是被收割的原因——因为他们平时就只挑他们喜欢听的听,这种处事准则,如果不被收割,你觉得还有天理吗?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任泽平和但斌被封,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很可能也暗藏着某些信息。那就是:在面前还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行业环境下,上面很可能是不希望一些人跳出来大肆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无论你是说好听的还是不好听的


因为目前上面想看到的,很可能就是让市场和大众自己去分辨这个扑朔迷离的行业环境,由大家自己思考后自己做决策自负盈亏,而不是要一些所谓的专家、大佬来说好话引导大众——因为这些话多的人在这种时候跳出来说话,倘若事情成了,那他们往往会揽功摘桃;倘若事情不成,那他们往往只会拍拍屁股走人——你说谁会喜欢这种人呢?杨修的结局难道还不够直观吗?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不得不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经济的波动、就业的不确定性、以及教育医疗的分配不均衡,都让许多人感到焦虑和迷茫。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人也考虑出国,寻求一个内心的稳定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有人认为,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体系更加完善,医疗保障、教育资源、就业机会都相对更加优越;还有人认为,在国外某些地方,35岁不再是职场人的高危线,只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就能获得高薪水!他们还认为,让孩子在国外学习,孩子就能远离内卷环境,快乐学习,人们不再需要为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焦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对出国或移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我们细聊!


麦杰逊
热爱分析与思考,偶尔也会搞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