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作者 | 徐典典
来源 | 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6岁以前,男孩是属于母亲的。
虽然父亲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在男孩的认知里,母亲是他一个人的。
而且,母亲往往是主要的看护者,
她们温柔可亲,喜欢拥抱和爱抚孩子,
所以男孩会更加依恋母亲。
6岁以前,男孩最需要的是安全感。
但父母往往对男孩很严厉。
研究表明:
父母拥抱女儿的次数,远远多于拥抱儿子。
父母跟女儿说话的次数,也远远高于跟儿子说话。
即使是对刚出生的婴儿,也是如此。
父母可能狠狠地体罚男孩,却很少这样对待女孩。
6岁以前,性别差异并不重要。
父母不需要刻意强调。
这个阶段,他想要多少抱抱,
就可以给他多少抱抱。
父母的任务是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让他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
0-6岁,
其实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而且转瞬即逝。
好好爱你的男孩,
好好享受男孩带给你的快乐。
尤其是妈妈,要尽可能多地陪伴男孩,
避免使用严厉和吓唬的方式。
男孩是从妈妈那里学会爱的,
当他感受到妈妈的温暖和善良,
当他内心感受到爱和安全感,
他们的大脑也会得到充分发育,
从而获得与人亲密交流的技巧。
6岁以后,男孩会突然变得“男人气”。
最温和的男孩也会想要舞刀弄枪,
渴望成为英雄,
与想象中的「坏人」较量。
他们开始喜欢和父亲在一起,
学习和模仿他们,
并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至关重要。
如果男孩平时很少和父亲或其他男性接触,
他就不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男人。
心理学研究发现:
得不到父爱的男孩,
以后更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受到伤害、陷入困境,
在校成绩不佳,
而且到了青春期,更可能加入不良团伙。
这个阶段,父母的主要任务是,
让孩子在嬉笑玩闹的过程中,
形成善良的品性,
同时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并教给他们竞争的技能。
4个「养育指南」:
✔️ 男性长辈不要吝啬对男孩的表扬
同样一句表扬的话,
爸爸说出来的效果,是妈妈的50倍之多。
如果爸爸、叔叔或他们的朋友经常表扬孩子,
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假如爸爸和孩子出门打篮球,
回到家后爸爸不经意地说:
“儿子,你打球的样子真的太帅啦……”
得到男性长辈表扬的男孩,
会更加自信,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爸爸的夸赞,有利于男孩自我意识的建立,
能大大减少他对同龄伙伴的依赖,
从而减少他们做错事的概率。
✔️ 至少培养男孩一项运动爱好
顽劣的男孩,没有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对男孩的成长影响很大,
父母应该至少培养男孩一项运动的爱好,
尤其是父亲,要多参与男孩的成长,
陪男孩做一些冒险、挑战的运动,
比如,带男孩打球,拳击,爬山,游泳,露营等。
运动不但能满足男孩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训练他们坚持的品质,
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还能释放他们身体里过剩的能量,
提高睾酮激素水平,
让他们更强壮,更勇敢,更有责任心。
✔️ 帮男孩做好独立生活的准备
男孩刚离开妈妈的怀抱,
就和另一个女人一起生活,
对男孩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在这中间应该有个过渡:独立生活。
教男孩从小做家务,
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自己做饭。
而在父母教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
男孩会习得更多生活的智慧。
如果男孩在做家务上有困难,
那么成年后走进婚姻也无法弥补这一点。
和他共度一生的女人,
很难毫无怨言地为他打理一切。
培养男孩从小做家务的能力,
其实是在培养两个幸福的家庭,
这会是一种良性循环。
✔️ 母亲不要替代父亲的角色
鼓励儿子多接近爸爸,建立更加亲密的父子关系。
不要让父亲觉得,
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不如母子关系亲密。
但事实上,母亲的过多参与,
反而会成为父子之间交流的障碍。
能力特别强的母亲更要注意,
6岁以后,要把教育的角色还给父亲,
父亲才能成为一个好父亲,
儿子未来更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有人会问,那些单亲妈妈怎么办?
她们独自承担抚养男孩的重任,
家庭中没有父亲的角色支持,
谁来引导男孩成长?
其实,单亲妈妈也能担当重任。
一位把男孩培养得非常优秀的单亲妈妈,
她的经验就是,
为孩子寻找一位出色的男性榜样,
并从孩子的舅舅、学校老师、体育教练等人身上寻求帮助。
14岁到18岁,
是男孩向男人转变的过渡期,
父母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男孩更乐于结交朋友,
并挑战父母的权威。
这个阶段,
也是男孩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
他们迫切需要一位成熟的引导者。
如果父母不能帮助男孩找到崇拜的偶像,
男孩就会自己寻找。
自己寻找的过程中,男孩就有染上坏习惯的风险。
4个「养育指南」:
✔️ 引导男孩多阅读名人传记
引导男孩多了解名人故事,
尤其是父亲,
平时和孩子谈谈理想,
谈论优秀男性的品质和事迹,
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目标,
并规划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路径。
当男孩有了积极正面的偶像,
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标,
人生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 不和青春期的男孩硬碰硬
男孩14岁以后,
一定要给他宽松的家庭环境。
青春期的男孩,
时刻都想证明自己的力量,想要挣脱父母的管制。
遇到问题时,
一定要冷静、理智地和孩子沟通。
不要和他发生激烈冲突,
同时,也不能对他的世界一无所知,
不知道他的喜好,
也不了解他内心的起伏变化。
他还没有学会处理自己身体里的精力和情绪,
这时,父母要做那个理性的人,
宁愿先把冲突放在一边,
等双方都平静下来之后再沟通教育。
✔️ 暗示你的男孩是个「大人物」
经常被暗示的孩子,
大脑会发生惊人改变。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研究发现:
人的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循环。
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
行为产生结果,结果改变大脑。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子,
就给他什么样的暗示。
暗示你的男孩将来是个「大人物」,
没有人可以替代,
会让他更有担当,在无形中变得越来越优秀。
✔️ 允许男孩表达脆弱
小时候没有被温柔爱过的男孩,
长大后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情绪。
男孩的成长不是一成不变,
在不同的阶段,
父母应该不断调整养育方式。
但最重要的一点,
不管你的男孩是5岁、10岁还是15岁,
都不要忘记拥抱他们。
允许他们卸下思想包袱,
分享他的快乐,
也分享他成长路上的脆弱。
要让男孩知道,
无论什么时候,家人都是他的依靠。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