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公众癌症防治意识、促进全球癌症防控水平,国际抗癌联盟(UICC)将每年的2月4日定为“世界癌症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以人为本,携手抗癌”(United by Unique)。
中国抗癌协会作为国际抗癌联盟的会员单位,每年积极响应“世界癌症日”主题,组织开展科普讲座、健康教育、义诊咨询、媒体宣传等一系列活动,以提高公众抗癌知识和意识、推动我国癌症防控事业的发展。
英文版致辞
应国际抗癌联盟邀请,中国抗癌协会(CACA)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AOS)会长、世界整合肿瘤协会(WAIO)会长樊代明院士面向全球分享了以人为本的癌症诊治理念,介绍了CACA为减轻全球癌症负担所做的工作,并呼吁大家积极响应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携手共克癌症,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抗癌声音,展现了中国在全球健康事业中的积极参与和独特贡献。
中文版致辞
2025CACA
春节健康科普说
肿瘤防治
赢在整合
每年的 2・4 世界癌症日恰逢中国传统春节。为呼应世界癌症日主题活动,中国抗癌协会基于往年成功举办的 “无痛过大年” 品牌科普活动,联合微博健康精心策划了 “2025CACA 春节健康科普说” 活动。
此次活动特邀权威肿瘤学专家,紧密结合CACA指南,围绕 “无痛”“无饿”“无吐”“无贫”“无肿”“无忧” 过大年等核心要点,撰写具有高度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科普知识。这些科普内容旨在借助春节这一特殊时期,将癌症防治知识广泛传播至各位患友和社会大众,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助力癌症早防早治。
一、无饿过大年
核心知识
(一)良好营养是肿瘤患者良好康复的最重要保证;
(二)营养状况是肿瘤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
(三)营养不良严重危害肿瘤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
(四)营养治疗是肿瘤患者的一线治疗、基础治疗及核心治疗,与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抗肿瘤手段同样重要,有时可能更加重要;
(五)日常膳食是肿瘤患者的最重要营养来源,但是普通膳食常常难以满足肿瘤患者的全部营养需求,建议肿瘤患者终身口服营养补充;
(六)肿瘤患者的食物应该丰富多样,无需忌口,不能偏食;推荐摄入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及新鲜蔬菜;蛋、乳、鱼、肉、豆是优质蛋白质来源;
(七)维持稳定体重是肿瘤患者自我检测的最简易而且有效的措施,可增重,不减重,防止体重丢失;
(八)65岁以上、体重下降、摄食减少、走路变慢(体能下降)是营养风险因素,自我营养筛查推荐上述四个重要指标。
二、无肿过大年
核心知识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需注意!
(一)做年夜饭时避免劳累做年夜饭时,淋巴水肿患者应适当进行家务活动。高危人群建议佩戴压力袖套搭配宽松橡胶手套。同时要注意避免刀伤、烫伤等,适当休息以防劳累;
(二)购买年货需注意购买年货建议少量多次采购。不要使用患侧手拎东西,可使用推拉车。也可以网购,送货上门既安全又便捷。在挑选鱼虾蟹时,要注意避免患侧手划伤;
(三)过年大扫除要适量打扫卫生时,淋巴水肿患者应佩戴压力袖套。避免高频单一动作,活动过程中注意察觉有肿胀、肢体沉重等异常感受时,应立即停下休息以防加重水肿;
(四)乘坐飞机要小心由于机舱内压力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淋巴水肿。高危人群应佩戴压力袖套,已水肿患者应打绷带。建议穿着舒适衣物和鞋子,定时活动肢体,并适当补充水分;
(五)去热带或寒冷地区度假提前准备去热带地区度假时,湿热天气易诱发或加重水肿,需做好防晒和防蚊叮咬措施。去寒冷地区要注意防止冻伤,避免泡澡、温泉、桑拿等潮热环境,以防加重水肿。
三、无呕过大年
核心知识
在抗击肿瘤的征途中,肿瘤相关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各种痛苦和不适,其中以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如何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无呕度过春节,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规范使用止吐药物,医务人员会根据治疗方案制定适合的止吐方案,要遵医嘱使用,不可随意停药。
(二)若出现恶心呕吐,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同时记录恶心的具体情况及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和量,医生会视情况及时调整止吐方案。
(三)保持房间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使您感到恶心的气味,适当增加空气负氧含量较高的公园和绿地活动。
(四)可通过正念、呼吸冥想,聆听舒缓音乐等方式保持心情愉悦,从而减轻恶心呕吐反应。
(五)少食多餐,每日5~6次,避免在治疗前后1~2小时进食,餐后勿立即躺下,以免食物反流。
总结一下就是,“认真吃药,及时反馈,房间通风,心情愉悦,少食多餐”,无呕无忧,开心过大年。在新年到来之际也祝广大患者朋友们新年快乐,蛇年大吉,好运连连,幸福安康!
四、无痛过大年
核心知识
癌痛很常见,初诊患者25%会痛,晚期患者60%至80%会痛,其中三分之一为重度疼痛。由于对治疗了解不够,不少人陷入误区:
(一)能忍的痛就不治?错!
疼痛虽小,影响却大。会心情变差、焦虑抑郁、睡眠不佳、身体机能下滑、生活质量下降。
(二)止痛药会让人上瘾?遵医嘱,不成瘾!
遵医嘱用药,成瘾风险极低。乱吃非正规药,反而伤胃、伤肝、伤肾。听医生的,合理用药,别怕成瘾耽误了治疗。
(三)疼了才吃药,不疼就不吃?规律用药才有效!
按时吃药,如每12小时一次吗啡或羟考酮,每72小时换一次芬太尼贴,这样才能持续止痛。
(四)癌痛就是病情加重?早治早好,别多想!
疼痛可能是治疗副作用,或是其他问题。如腿肿痛了,查查血栓,及时治疗。有疼就找医生,别自己吓自己。
(五)止痛药一吃就停不下来?有效就可停!
经治疗癌痛好了,吗啡每天30~60ml可停,长期大量使用者需慢慢减量停药。
核心知识
(一)疼痛会给肿瘤患者带来哪些危害
癌痛除了会导致患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外,长期的慢性疼痛还会造成患者焦虑、抑郁以及自杀倾向。如果癌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还会导致身体素质迅速下降,影响肿瘤治疗。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癌痛,与抗癌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癌痛有哪些治疗手段?
除了原发病治疗外,癌痛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比如吗啡、羟考酮、曲马朵和布洛芬等。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还可以找专业疼痛科医生进行微创镇痛治疗如神经阻断、鞘内镇痛等治疗。
(三)为什么说阿片类止痛药物是癌痛治疗的主要药物?
与非甾体药物相比,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效果强大,没有“天花板”效应,随剂量增加而镇痛效果相应增加,对胃肠道、肝肾功能以及血液系统没有器质性损伤的特点,因此,是癌痛治疗尤其是中重度疼痛治疗的主要药物。
(四)吗啡等止痛药用得越来越多,是成瘾吗?
癌痛患者为了止痛而规范化应用止痛药物,发生成瘾的概率非常少。止痛药物用得越来越多,其原因有以下两点:①发生阿片耐受。阿片耐受是阿片药物的特性,是指随着使用阿片药物时间延长,身体对药物产生了适应性,需要增加阿片药物才能达到原来止痛效果。②随着肿瘤进展,疼痛加重,不得不增加阿片药物才能使疼痛得到控制。
(五)只有在药物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才用微创镇痛,对吗?
与药物治疗相比,微创镇痛具有精准镇痛、靶向镇痛、创伤性小、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可控的特点,对药物效果不佳的也可能有效,因此,如果预期患者微创治疗效果更好或不良反应更少(如胰腺癌腹痛患者行腹腔神经丛毁损),或者预期后续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疼痛会进一步失去控制,可以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早实施(如鞘内镇痛)。
(六)什么是鞘内镇痛?有什么优势?
鞘内镇痛又叫蛛网膜下腔镇痛,是指将阿片药物如吗啡通过一定装置直接注射到蛛网膜下腔,通过脑脊液循环作用到脊髓或者脑部,从而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理论上,1mg吗啡注射到蛛网膜下腔,可以达到口服300mg吗啡的止痛效果,因此,止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轻。
五、无贫过大年
核心知识
(一)知贫(病因)
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指肿瘤患者在病情发展及治疗中出现的贫血,临床常见外周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或红细胞比容降低。
肿瘤疾病本身:肿瘤出血、侵犯骨髓、营养不良与吸收障碍(叶酸、维生素、铁缺乏)、铁代谢异常、肾功能损伤及炎症因子影响骨髓造血,均可引发 CRA。
抗肿瘤治疗:化疗、新型抗肿瘤治疗(ADC 类药物、PARP 抑制剂)及放疗是常见诱因。药物或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时,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影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生成,导致贫血。
(二)懂贫(评估)
贫血主要症状为乏力,会引发多器官和系统症状,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血液携氧能力、总血容量变化程度与速率,以及呼吸循环系统代偿能力。
症状表现:常见全身症状是乏力,还可出现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倦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肌肉无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
评估方法:通过血常规检查评估贫血程度。依据血红蛋白(Hb)浓度分为四级: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110g/L,孕妇<100g/L 考虑贫血。轻度≥90g/L 但低于正常值;中度≥60g/L 且<90g/L;重度≥30g/L 且<60g/L;极重度<30g/L。
(三)防贫(预防)
关注原发病,定期复查:肿瘤患者治疗后需按医生指导定期复查,若肿瘤复发转移致出血,不干预原发病灶难以解决出血问题,定期复查对预防肿瘤出血至关重要。
均衡饮食:影响血液生成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铁、维生素 B12、叶酸。铁剂存在于红肉、鸡肉等;叶酸可从绿色蔬菜等获取;维生素 B12 存在于肉类等。维生素 C 可提高铁吸收能力,而咖啡、茶类影响铁吸收。建议多吃红肉、豆制品及蔬菜水果,避免咖啡、茶饮。
调整心态:保持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和良好心理状态,利于整体健康和贫血预防。
(四)治贫(治疗)
CRA 病因多样,治疗方法也多样,主要包括病因和症状治疗:
促红细胞生成素:耐受性好,可减少输血需求,但起效慢(2 - 4 周),仅约 2/3 患者有效,有血栓形成风险。
补充铁剂:化疗中的肿瘤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静脉输注铁剂,也可口服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叶酸和维生素 B12:用于治疗巨幼细胞贫血,贫血未好转需及时与医生沟通,明确贫血类型后用药。
输血治疗:Hb 水平降至 70g/L 或 80g/L 前一般不考虑输血。Hb<60g/L、临床急需纠正缺氧、慢性症状性贫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无效及严重贫血且没时间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可考虑输血,但存在输血反应、过敏、感染等风险。
中医辨证施治:健脾益肾、益气养血方剂可保护骨髓功能,促进造血,提升 Hb 水平,改善贫血症状。
饮食调理:因铁、叶酸、维生素 B12 缺乏导致的贫血,在均衡饮食基础上,增加相关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贫血。
六、无忧过大年
核心知识
(一)先睡心,后睡眼。
心静是良好睡眠的开始,睡前做正念,将注意力收回在当下,收获一晚高质量睡眠。
(二)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
最好的保健品是“心理平衡”,静心才能养身。让心慢慢静下来,身体得到休息。
(三)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接纳疾病中的自我,活在当下,才能与疾病共存、共舞。
(四)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面对疾病压力,要合理表达情绪,释放自己的压力和负性情绪,疾病的自愈力自然得到提升。
(五)要活好,心别小,喜治怒、寿无数。
学会情绪管理,才能向快乐出发。愉悦的心态是一剂良药,是健康长寿的密码。
(六)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
快乐不会因生病消失,只是被疾病所遮挡。找回快乐,就会找回健康,赶快行动吧。
各位患友们、广大观众,还有更多关于健康春节科普说的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及患者平台微信公众号与微博健康。
策划:赵勇 张丽军 宋亚波 尧小兵
编辑:李卓瑾 王薇
校对:孙金金 张莉平
审核: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