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援疆路,终身援疆情。日前,乌恰县迎来首批“凤还巢”计划成员,政协常州市新北区委员会党组成员(时任常州市第一批援疆乌恰工作组副组长)胥荣伟带领10名援疆干部人才,重新踏上这片曾经挥洒汗水、激昂青春的热土。县委副书记、常州援乌恰工作组组长路琦,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跃龙,县委常委、副县长、常州援乌恰工作组副组长王奇,副县长阿布力克木·木沙陪同。
“凤还巢”计划,是由常州援疆工作组和乌恰县委组织部共同发起,首批次由常州高新区党工委(新北区委)组织部承接实施,旨在因地制宜、靶向发力,进一步丰富援疆工作载体,通过分批次邀请2010年以来常州市对口支援新疆乌恰县的历批援疆干部及人才返回乌恰县,开展回访交流、专题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重走援疆路,再续援疆情,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形式,为常乌两地搭建起更为持续、紧密的合作桥梁,不断促进两地在产业、文化、教育、医疗以及本土干部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与互动融合,助力乌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到援疆楼驻地,看着院子里依然在寒风中绽放的鲜花,胥荣伟感叹道:“这栋楼就是我们当时建的,现在这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回访团援疆干部们攀谈叙旧,笑语朗朗,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大家纷纷组队合影,纪念这难得的重逢。相机定格了他们最美的笑容,珍藏了宝贵的相聚时光,记录了一棒接着一棒传承的精彩……座谈会上,大家回顾了历年来的援疆工作成果。“乌恰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再次回到故乡,我们感慨万千……”曾在这方热土上耕耘建设、度过数年难忘韶华的援疆干部,发出了这样的共同心声。看到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和日新月异的县城发展,大家感到无比欣慰。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芮建民说:“2012年,我来到乌恰援疆。12年过去了,我们这一次又回到祖国最西部的乌恰县、来到吉根乡,我们非常激动,可以说整个乌恰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越来越美,条件越来越现代化。现在我们感觉这颗帕米尔高原上的明珠越来越亮,让我们这些援疆人感到无比的激动,也为我们曾经在这里工作付出过感到自豪。衷心祝愿我们乌恰县越来越好,也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自2010年正式援助乌恰以来,常州援疆工作组坚持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援疆,立足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紧扣“乌恰所需”,结合“常州所能”,不断加大援疆力度,积极拓展援疆内涵,紧密对接乌恰县民生事业发展需求,共选派129名干部人才,深入乌恰县各领域开展对口援建、合作指导、文化交流,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发展之路,两地干部群众生产生活逐渐交融、日常沟通联系日益紧密、彼此感情更加深厚。故地重游,再次来到乌恰县自来水厂,胥荣伟向大家介绍道:“饮水工程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所以我们当时把乌恰自来水厂列为重要援建项目,投入资金2640万元,占当年支援乌恰总投资的近70%。短短一年时间,改变了乌恰县城引水不足、水质得不到保障的状况。通过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和农牧区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城乡2万余名群众生活用水问题。”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由于设备老化,自来水厂改造提升工程再次提上议程,被列入今年重点民生援疆项目,采用更先进的设施,全面提升水厂的处理能力和水质标准。“我离开乌恰已经有11年了,这次回来觉得乌恰变化非常大,城市建设更加漂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高山无言水自流,别梦依稀十四载。我是江南第一凤,踏雪迎风万里来。”胥荣伟有感而发。“作为援疆干部,我们会一直关注乌恰的发展,争做乌恰发展的宣传员、推动者,为我们的第二故乡再作贡献。”常州市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陈雨薇动情地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临近分别,路琦和大家一一握手话别。“君乃江南第一凤,故园依稀十四载。幸喜接力仍奋进,援疆精神永留在。相信有一批批常州援疆干部人才的接续奋斗,乌恰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欢迎大家常回来看看!”一批批贴近民生的常州援疆项目,是援疆岁月的最好见证。在疆期间,回访团一行重走援疆路,先后参观了西极时光塔、乌恰县自来水厂、乌恰县大巴扎以及设在县人民医院的国医馆等援疆项目。在“护边员之家”再次聆听布茹玛汗·毛勒朵的守边故事,感悟奉献担当;在伊尔克什坦口岸国门,了解建设历程,感受边疆发展成果。随行的教育人才重返回当年援助的校园,以多媒体教学授课与当地教师研讨教学心得,围绕课程设计、学生参与度提升等深入交流,为教育赋能。
供稿:乌恰县委组织部
编辑:阿克拉依·玉尔肯巴衣
初审:罗 新
终审:邵美林
投稿邮箱:2183671605@qq.com
举报电话:0908-765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