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红岭街道增强“主线”意识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时事
2024-12-17 23:32
广西
唱山歌、抛绣球、制作五色糯米饭等民俗活动时常在红岭辖区开展,这些“被看见”的传统文化丰富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今年以来,红岭街道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夯实“党建+民族团结进步+N”模式,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岭街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依托党群议事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民族之家等阵地,通过党员教育、文艺活动、惠民服务等方式,持续加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力度,分众化、交互式、精准化教育引导居民群众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和中华文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将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目前,红岭街道开展专题党课、宣讲活动20场,不断增强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现在经常能看到各种民族特色的表演,还有很多民族风俗的体验,让我们的生活丰富了很多。”王阿姨在观看社区开展的文艺演出时高兴地说道对如今变化的感受。红岭街道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的宣传模式,充分发挥辖区各类宣传阵地作用,通过张贴海报、电子屏滚动播放民族政策宣传标语,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资料3000余份,线上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民族团结宣传报道40余篇,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扎根群众内心。结合春节、广西三月三、中秋节等重要节日,深入辖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民族文化活动30余场,将民族歌舞演出、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及民族特色小吃展示等特色内容融入活动,让各族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增进各族之间交流互动,增强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共鸣。完善公共服务配置基础和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在党群服务中心为各族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为群众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申请、党组织关系转接等业务,引导各民族流动人口有序融入城市、扎根城市。组建“党员+志愿者+网格员”服务队伍,围绕困难党员、低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等群体建立“爱心档案”,提供困难救助、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等服务,使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构建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民主议事”的管理模式,推动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物管会组建、社区换届选举、小区环境治理等工作之中,联合共建单位、相关部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困难和邻里纠纷20余件,不断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图文:红岭街道
编辑:吴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