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风采】用专业诠释匠心 用传承坚守初心——记宁陵县大工匠获得者、商丘市非遗文化传承人翟志伟

政务   2024-10-15 18:21   河南  

开篇语:2024年以来,全省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先进人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奋勇争先、务实重干、建功立业、彰显担当,取得了累累硕果。为强化典型引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宁陵县总工会、宁陵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劳模出彩行动”专栏,对“劳模出彩人”事迹、“十面红旗单位”事迹及典型案例进行展示,激励各行各业广大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工匠简介:翟志伟,大学本科学历,先后获宁陵县大工匠、商丘市非遗文化传承人、商丘市六届人大代表、国家级乡村文化旅游带头人、全国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领头雁”、河南省非遗工坊带头人、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河南省返乡创业优秀项目带头人、河南省工美协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商丘市百姓学习之星、宁陵县第一批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其创办的商丘市新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荣获商丘市十佳旅游品牌,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第四届中原民间工艺大赛二等奖,河南省民间工艺大赛二等奖及三等奖,商丘市老字号、商丘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商丘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商丘市文化产业园、商丘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工匠风采】用专业诠释匠心 用传承坚守初心——记宁陵县大工匠获得者、商丘市非遗文化传承人翟志伟

“用专业诠释匠心,用传承坚守初心,把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匠心筑梦,善作善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以诚实劳动争创出彩业绩、续写新时代劳动者的荣光。他就是宁陵县大工匠获得者、商丘市非遗文化传承人翟志伟。

谈到宁陵县的非遗,绕不开赵村的葫芦;说到赵村的葫芦,自然而然要提到翟志伟。

在新落成的非遗博物馆内,我们见到了清秀朴素的翟志伟。他的房前屋后挂满了八宝葫芦,博物馆楼上楼下摆满了一个个烙画葫芦。谈到葫芦,翟志伟就打开了话匣子。

从1860年非遗葫芦文化第一代传承人至今,已传承第六代,160多年来,翟家人一直遵守祖训,其技艺传男不传女,更不外传。第六代传承人翟志伟从小就受祖父、父亲的熏陶,慢慢地喜欢上了葫芦。他从小就用笔在纸上画,上学回家后,一有空就跟父亲学习画葫芦。大学毕业后,父亲手把手地把非遗文化葫芦烙画手艺传给了他。他发誓,一定传承好、发展好老一辈非遗葫芦艺术。从艺30多年,经过六代的传承至今已形成自己的烙画特点,把中国画的勾、皴、擦、点、染、白描的传统理论技法灵活运用到葫芦烙画实践上。

翟志伟的家乡翟楼村位于宁陵县赵村乡东南部,土壤肥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长期以来,农民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模式,科技含量低,种植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仍旧是“麦茬玉米、玉米茬麦”,好年景一亩地收入1000元左右。经济作物除蔬菜、豆类外品种极少,小部分农户养猪、鸡、鸭或牛、羊等,但不成规模,尚未形成覆盖农民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零星种养和外出务工,因病、因残、婚丧等返贫因素较多,种种不利因素严峻制约着乡村振兴的步伐。

2016年,经过慎重思考和市场考察,翟志伟在家乡建起新吾宝葫芦种植基地,把八宝葫芦、鹤首葫芦、鱼葫芦、长柄葫芦等16种各式各样的葫芦培育在了家乡的土地上。他到处拜师学艺,把葫芦烙画、葫芦雕刻、葫芦灯制作等技艺融会贯通。成立新吾葫芦种植基地和新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扩大种植八宝、鹤首、长柄葫芦等葫芦,深化葫芦烙画、葫芦雕刻、葫芦灯制作,依靠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葫芦烙画制作技艺,设立“翟志伟非遗工坊”,积极推介商丘非遗文化,展现工匠风采,彰显劳模担当。2017年夏天,翟志伟推出的各种“宝葫芦”一炮而红,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抢手货,销售收入突破10万元。此后,带有翟志伟印记的“八宝葫芦”价格一路走高,最高时竟以5000元一个的价格被抢购。

2018年,商丘市新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依靠葫芦工艺非遗资源优势在翟楼村建立了800平方米的葫芦工艺生产基地。2019年,基地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建设初期,为保证贫困户和当地村民有充足的葫芦进行加工,公司投入120万元种植葫芦50万株,收获的葫芦免费让基地贫困户进行烙画练习和加工。在生产形式上,项目基地的贫困户以及村民以订单加工为主,定期向基地生产管理人员提交成品,采取多劳多得的方式。现基地已吸纳50多人就业,其中20人为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非遗葫芦产业带动了村的经济进展。他瞄准“中原葫芦第一村”,不断拓展葫芦文化产业:央视曾三次报道葫芦基地,电影《按下葫芦起来梨》在这里取景,葫芦文创园、种植园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2021年,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宁陵县中等职业学院、商丘市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设计团队先后入驻赵村乡翟楼村葫芦工艺非遗工坊,开展设计助村研发。研发项目以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文化、翟氏凤图腾、动漫元素为主题,开展葫芦工艺品设计制作、产品方案策划、产品研发、实物转化。他还与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商丘市职业技术学校、宁陵县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办了非遗——葫芦烙画工作室,成功地培训了3000多名葫芦烙画传承人。2022年6月,公司与熊孩子教育集团合作,将非遗葫芦烙画引进中小学课堂,让中小学生亲身体验葫芦烙画技艺,孩子们不仅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还能使农户种植的素葫芦成为中小学生练习的耗材。

2022年9月,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认定宁陵葫芦种植基地为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这样一来,宁陵县中小学生就能通过学习和观察葫芦育苗、移栽、吊秧、架藤、开花、结果、采摘、晾晒的全生育过程,在劳动中得以锻炼、受到教育,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如今,在宁陵县赵村乡翟楼村传承百年的葫芦烙画技艺已成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4月,他被评为宁陵县“大工匠”,同年当选商丘市人大代表、市非遗文化协会副会长、县非遗文化协会会长。

2023年5月,宁陵县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在新吾葫芦烙画基地挂牌。2024年1月,他入选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2024年10月,他在自己家里建起了宁陵县首个非遗博物馆。“希望能更好地展示宁陵传统葫芦雕刻技艺,感受工匠精神,感受劳动之美,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葫芦雕刻技艺的魅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目前,他生产的葫芦产品有素葫芦、烙画葫芦、雕刻葫芦、彩绘葫芦、针刺葫芦、水芙蓉葫芦、堆花葫芦、景泰蓝葫芦、镂空葫芦、葫芦灯葫芦等,产品形状多、图案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欢迎。他带着葫芦工艺品参加商丘市总工会组织举办的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现场会,当天就被抢购一空,每个葫芦均价约500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此新闻还在央视《朝闻天下》节目里播出,一时名声大振。

弘扬劳模精神,积极回报社会。每到中秋节、春节,他自带礼品走访慰问赵村、柳河、孔集等乡镇敬老院,与老人聊天,问寒问暖;疫情期间,他主动向所在村委捐款近5000元,并购买物品慰问一线工作人员;他出资给翟楼至孟庄之间的道路安装了32盏太阳能路灯,受到村民的一致称赞。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择一事,钟一生,是翟志伟身上最鲜明的烙印,也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他将继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续写着“苦研技艺、报效企业”的执着坚守;用自己心中凝结不散、经久不息的热心、热情、热火锻铸一名烙画工匠不朽的“匠魂”,绘就扎根宁陵、无怨无悔的青春最美底色。
工匠心声:作为一名国家级乡村文旅带头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市级非遗传承人、宁陵大工匠,我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以文弘业,激扬赓续薪火、守正创新精神,展现积极担当,更好地托起非遗文化传承使命,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格,铸就非遗传承新高地。继续推进与高校合作,深耕校企合作模式成立非遗工作室,让非遗走进高校、让更多优秀大学生参与非遗传承团队,非遗技艺走进中小学是让孩子们了解非遗、学习非遗、体验非遗,非遗技艺走进乡村是为了提升文化氛围,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名大工匠,我认为工作是一种修行,将毕生岁月献给一门手艺、也是一种兴趣、一项事业、也是一种信仰。我会专注产品、重视沉淀,把产品当孩子一样热爱,就是不断地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产品,追求极致就是工匠精神。我会做一名快乐的工匠,去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让自己明白,褪去铅华最珍贵的是用心对梦想的坚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

统筹:岳磊  王晓松
文图:谭文华 夏金明 张宜霖
投稿邮箱:nlrm2021@163.com

策划:郭 国 华

总编:李 亚 丽   王 卫 杰   马 东 旭

统筹:韩 宪 军   李  勇

编辑:李 晋 华   张 艺 森   张  晨


梨乡宁陵
讲好宁陵故事,传播宁陵声音。 “梨乡宁陵”是您获悉宁陵时政要闻、社会资讯、民生服务、文化动态最权威的平台。 期待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点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