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5,再一次炸裂
乐活
2024-11-12 12:55
北京
▣ 公号:Sir电影(ID:dushetv)作者:毒Sir在学业的压力和家庭的境况之下,她终于不堪重负,选择了解脱。有人指责学校,有人指责家庭,也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啊,心理承受能力真的很差。也是在前段时间,《十三邀》采访了这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那么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前所未有的“内卷”。或许你还记得网上曾经流传的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照片——学生生病了,打着点滴,可依然“轻伤不下火线”,在输液室里写着作业。小女孩讲述父母没有给自己报补习班时,怕拉下成绩的烦恼。
在等车的间隙,有几个小朋友趴在地上,争分夺秒地做着习题。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毕竟这样的“卷”法已经脱离了人类的常识,达到了无法理解的境地了。可看到《十三邀》,便觉得这事,也并非是什么天方夜谭。这一期,主要拍摄的内容是许知远跟随林小英回到她的母校,她要在此进行一次演讲。比如,在排练唱歌节目时,他们依旧会拿着自己的辅导书,见缝插针地背。或者,在吃饭的时候,面前铺着的是一张张单词本公式表,仿佛吃饭这件事,是件天大的浪费。因为现在连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都是请物业做了,以此给学生争分夺秒地学习机会。2012年,富士康位于深圳的厂区发生了“员工十三连跳”事件,富士康请到了林小英去做职工的在职教育与发展这个项目。她发现那些在流水线上如发条一般按时按点运转的年轻人,大多来自县域乡村,而且只能做那种繁重单调且毫无创造性的工作。关于未来的设想,也并非要在大城市里驻留,而是回到县城或乡村。因为他们本能地认为,自己没有在城市生存的能力,而这份工作本身,也并不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生存技能。在“卷”才是唯一出路的当下,他们都成了被抛弃的人。是的,在《县中的孩子》这本书里,林小英曾这么描述过县中的状况——我去过一所县中,校长说:“中考结束之后前100名只剩15个学生留下了,好学生全都走了,再怎么教都没有办法体现我们的工作价值。”所以老师们也不好好教了,学生也不好好学,每天都在混日子。当农村作为最小单元教学场所的逐步萎缩,以及城市所谓精选教育的层层设卡,其实都在毫无表情地向我们呈现出这样一个沉重的现实。处于穷乡僻壤之地的人,要走出高山,从前所受的那点不完整的教育,基本起不到作用。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如林小英所采访的那些在工厂的打工一族。他们凭借的只能是趁青春尚未褪色之前,还有一身力气进厂时,来看一眼他们注定不会有所驻留的外面的世界。她对中国教育的质疑,其实还是从她自身出发,推己及人。林小英读小学时,她的家和本村小学隔着一大片水库,她和几个同村小孩不得不到邻村就读。于是他们经常被老师点名说:“你们的借读费还没交。”我不确定记仇是不是一个好习惯,但在林小英身上,似乎是一件好事。因为她一直记得当时被老师赶出教室,就有一种深深的耻感。
当然这恨不会让林小英去揍老师一顿,而是让考上大学的林小英,选填了“教育管理系。”毕业后,经过多年的调研和观察,她意识到县城的教育,其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根据《经济日报》统计,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从2252万到1.6亿。抱歉,即便大家再怎么呼吁再怎么提倡,我们依旧实施着单一的教育准则,单一的成绩选拔。所有的教育都是在为升学系统而准备,完全谈不上“因材施教”。在一次演讲中,林小英不无抱歉地说了句沉重又极为现实的话:真的要清楚认识到有些孩子是考不上大学的,或者说他们不喜欢目前的教育方式。也就是说,常识与通识教育,为人的一生打基础,这是分数完全无法体现的。预备性分为“为人生预备”和“为升学预备”两个方面。前者就是为了很多不愿在这个系统内学习的孩子准备的,当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中考产生了一大批没有升入高中的孩子。当高考结束,又有一大批孩子被刷了下来,他们该怎么办?因为我们当下所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为升学预备”的,学校里只教你这么一条路径,其他的完全被忽视了。初中毕业还不到18岁,如果参加工作的话是非法用工。说到底,林小英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培养“人”,而不是升学。她提到2004年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看到有一株映山红灌木长得比乔木还高,怒自开放。可问题是,为什么学校没往这样的教育方向努力?反而只是固守着原来的思路呢?那你是书记,为什么不能把学校,按照你认为正确的方向改呢?但在无数的职场或者官场中,我们都能想到类似的答案——道理谁都懂,我们该教育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现实就是,不管说得多天花乱坠,但人们只认升学这一条路径。比如学校减负了,随之而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补习班,人人不敢落于人后。课外辅导被限制了,紧跟着的便是各种名目的雨后春笋,和之前没有两样。如果你再看看那些巧立名目的学习APP,那些见缝插针的远程课程,那些卖到脱销的学习机……你就会知道,“卷”成绩这事,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改变。家长们也知道这是畸形的状况,但只能一个猛子扎进去。在我成长的年代,大概是由于资讯没有现在这么畅通,所以并不会有一个单一而明确的社会评价体系。那时候我们觉得当科学家当然是好的,可即便做不了光辉的成就,哪怕在附近开个小书店,也是一件不错的工作。就像林小英说的;“三十年前的教育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到人人有书读。”一个人有了基础文化与知识,就足够了,剩下大量的空间可以让我们自主放飞。
也就是生源优秀,师资优秀,每年以惊人的名校升学率闻名的学校,因为升学率高,所以它们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因为资源好,所以它让家长们挤破头皮也要争取到名额,这样的集中垄断愈演愈烈,也导致了学校教育越来越卷。要考名校才有出路,要选对专业才有未来,高考变成了人生晋级的唯一通道,一旦掉队,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我想说的是,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也许,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成功的定义。高考前,学校让学生们写下自己的愿望,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打气,希望自己高考顺利之类的。并不是说你考上了大学就等于上了岸,更大的可能是,你大学毕了业,就要准备开始当牛马了。有可能你只是做一个自媒体,有可能只是去开放麦讲讲段子,有可能只是在一个小县城里,摆弄着一些音响设备的问题,但只要你乐于其中,活得自在,其实就该有自己的价值。有一位叫唐尚珺的人,曾经参加了十六次高考,被人戏谑为高考钉子户。在过去,唐尚珺曾相继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但因为家庭以及专业原因未去就读。而在他35岁这一年,终于放弃清华了,主要原因还不是自己想放弃,而是因为年纪增长。他说;“他已经35岁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考上清华,即使考上清华大学后能否顺利就业?又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啊,清华毕业又能怎样呢?用自己十几年的时光换一纸文凭,真的值吗?人,不就该和那株映山红一样,哪怕是灌木,也得活出自己独特的样子吗?很多家长看不到,或者不愿看到这些,他们宁愿把希望寄托在学校教育上。或许是想要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抓住一丁点不变的,确定的东西。而从一开始,就把这些“旁逸斜出”的枝蔓视为了“错误选项”。她问林小英:“我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只觉得自己应该考一个好大学,但又缺乏动力,该怎么办?”因为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往往被指代的只是成绩,是学号,是好生差生,是被知识奴役的模糊人群。所以在此,我们有必要再次重复一句林小英的这番话——本文授权转载自Sir电影(ID:dushetv),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谈心社
网易文创旗下原创栏目《谈心社》,分享人生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