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动教师队伍发展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第十九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
由广大研究生同学
投票选出心目中
“立德为首、学高为师
教益为友、育人为本”
的优秀教师代表
在预提名评选阶段期间
教育研究院
共有9名教师获得学生提名
经与教师本人确认意向、征集材料
及院系党委和研工组审核
确认推选出
教育研究院郭菲老师为正式提名教师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良师益友”候选人——郭菲
教师简介
郭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教育所副所长、研究生工作组组长,仲英青年学者。曾任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挂职)、清华大学博士后。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常务理事,SSCI期刊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副主编,CSSCI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青年编委会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高等教育评价、教育公平等。
育人为本
郭菲老师是一位真正致力于学术追求的楷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指导。据郭菲老师师门博士生回忆自己博士论文选题的经历,在学生面临博士研究方向选择的关键时刻,面临两个截然不同的想法:一个虽易见成果但创新不足,另一个则是经过深思熟虑、深感意义重大却充满挑战的课题。在与郭老师的深入交流中,她不仅耐心倾听,更给予了学生极大的鼓励和支持。郭菲老师坚定地支持学生追求有意义且价值深远的研究,勉励学生开展那些即使在十年后学术界仍具有影响力的工作,不应受限于外在的评价体系,“以身作则、行为世范”为学生塑造学术榜样。
郭菲老师鼓励同学们立足真实的生活体验,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指导学生论文认真细致。据某同学回忆,郭老师在辅导论文写作时不仅提醒自己要敏锐把握创新方向,而且逐字逐句地协助修改具体表达,其中一篇文章前后被拒多次、历经两年打磨、积累了无数版满是红色修正痕迹的过程文档,最终以成熟的面貌发表时,该同学也切实感受到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不管青山碍”积极心态的锻炼来源自每次被拒稿时郭老师的鼓励,“铁柱磨成针”学术韧性的增强来源自郭老师对文章质量的严格要求。
郭菲老师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贯彻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理论的魅力在于实践,因此郭老师总是身体力行,带领学生们走出象牙塔,通过指导和带队社会实践来拓展教育研究的纵深,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开花结果。在郭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们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紧密围绕教育公平、乡村振兴、教育强国等时代主题,她带领学生们前往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调研走访,提出改善方案,用实际行动缩小教育资源的地域差异。“走遍千山万水,洞明世事人情”,郭老师不仅是一位引路人,更是更是学生实践路上的坚实后盾。她耐心指导学生如何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分析问题,更在每次实践后组织深入的反思交流会,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炼经验,深化对教育主题的理解。在她的引领下,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如何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郭老师通过社会实践这一生动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服务社会的种子,让教育的光芒在实践中熠熠生辉。
教益为友
郭菲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她不仅是同学们学术路上的良师,更是生活工作中的益友。“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在学生论文写作遇到瓶颈时,郭菲老师总会及时地把学生喊到办公室,不停地启发鼓励引导学生,她的建议和批评充满建设性,对学生学术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郭菲老师作为教育研究者,充分掌握育人策略与培养规律,在学生受挫时也会耐心教导“没关系,保持自己的节奏”。此外,郭菲老师非常鼓励同学们参与各类学术会议、前往海外交流访学,给同学们创造舞台,以充满信任的态度激励大家追求卓越。在同学们的心目中,郭老师不仅是优秀的学者,更是培养学生、陪伴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立德为首
郭菲老师笃行“融合创新、立德树人”,坚持以“培养优秀人才、探究高深学问,服务社会民生”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韧性和社会责任感。据某同学回忆,在学术上郭菲老师始终强调要坚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郭菲老师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在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投票方式
清华大学第十九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复评投票阶段为11月4日至11月17日,每一位在学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可对校内任何一位正式提名教师进行投票,每一位在学研究生仅可以投出一票。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问卷进行投票。若多次填写问卷则以最新一次为准。
投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