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何微纪念藏书馆揭幕仪式与《中国名记者何微》《何微文集》出版首发座谈会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举行。来自新闻界、学术界嘉宾,何微先生亲属代表以及西北政法大学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承文脉、赓续理想。
为纪念何微先生逝世25周年,《人民周刊》刊载了揭幕仪式相关情况,以及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会长张昆的讲话内容。现将刊载情况转发,以飨读者。
何微纪念藏书馆在西北政法大学揭幕
《中国名记者何微》《何微文集》出版
首发座谈会举行
为学铸魂谱华章,立德树人传薪火。9月29日,何微纪念藏书馆揭幕仪式暨《中国名记者何微》《何微文集》出版首发座谈会在西北政法大学举行。活动由西北政法大学、人民日报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共同主办,旨在缅怀我国著名新闻学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家、新闻教育家何微,致敬他对我国新闻和教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2024年是何微逝世25周年。先生虽去,风范长存,来自新闻界、学术界的嘉宾及西北政法大学的师生代表齐聚一堂,传承文脉,赓续理想。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主持揭幕仪式。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新华社宁夏分社、吉林分社原社长申尊敬,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会长张昆,以及何微亲属代表张振林等出席揭幕仪式并致辞。范九利表示,何微与西北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正是在何微的建议和护佑下,西北地区最早的新闻专业才得以保留和复办,并探索出一条法新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设立何微纪念藏书馆,不仅是对何微最好的缅怀,更是对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也将成为学校与外界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丁丁在致辞中表示,这两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何微新闻生涯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深刻致敬,激励着新闻人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勇担时代使命,为新时代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申尊敬受委托代表新华出版社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是对何微新闻生涯的回顾,更是对中国新闻事业未来发展的展望,希望通过书籍出版激发更多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以推动中国新闻事业向着更加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活动现场,亲属代表张振林捐赠了何微手稿和书籍等一批重要文献,为何微纪念藏书馆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西北政法大学向图书捐赠方人民日报出版社、新华出版社颁发了捐赠证书。▲部分与会嘉宾在何微纪念藏书馆合影留念
在随后举行的《中国名记者何微》和《何微文集》出版首发座谈会上,与会嘉宾回顾了何微的新闻成就,探讨了何微的新闻和教育理念对当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与启示,认为两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于传承和弘扬何微先生的新闻精神、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会长张昆回顾了何微的新闻工作实践、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生涯,认为何微的新闻理念和实践经验对于当今的新闻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名记者何微》和《何微文集》的成功出版,是对新闻教育事业的重大支持。
人民日报出版社责任编辑程文静表示,《何微文集》的出版不仅是对何微一生学术贡献的整理与呈现,也是对他思想遗产和人格魅力的发扬与延续,为新一代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动力。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吕强阐述了《何微文集》的编撰过程,创新了对于何微生平的研究方式,弥补了相关文集内容的缺失,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新华出版社编辑丁勇认为,《中国名记者何微》的出版不仅是对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生平事迹的深入挖掘和展现,更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与致敬。其新闻作品与新闻教育理念,激励着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推进中国新闻事业的繁荣发展。新华社陕西分社原机关党委书记、副社长、高级记者边江回溯了何微的新闻人生,他表示,《中国名记者何微》一书深入探讨了何微的生平事迹与新闻生涯,为读者全面了解何微的新闻人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何微的亲属代表张振林、学生代表刘荣庆等,也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据悉,《何微文集》由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组织专门力量从超过5万份的手稿、论文和往来书信等资料中,精选何微具有代表性的50余篇文章精心编撰而成。《中国名记者何微》由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三级教授孙江和新华社陕西分社原副社长、高级记者边江共同编著,收录对何微新闻生涯的深入研究文章59篇,选登了他的新闻精品、新闻理论研究成果及新闻生涯回忆文章85篇,并精心整理《何微年谱》。这两本书的出版,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何微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卓越成就,同时为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图为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
何微先生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起来的一批新闻学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和其他两位学者被我国新闻界盛誉为“北甘(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南王(复旦大学王中教授)、西北何(西北政法学院何微)”,是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践行者和理论研究者,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奠基人。西北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最早可溯源到陕北公学期间开设的新闻课程。1941年9月,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三校合并,成立了延安大学。随后,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也陆续与延大合并,这就是史称的“八校合一的延安大学”。1946年9月,李敷仁被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命为延安大学第四任校长。李敷仁“教师加报人”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既深谙教育规则,又熟悉新闻规律,成就了他后来担任延安大学校长的资历和经验,也影响了他担任校长后即作出在延安大学设立新闻专业的决策。1946年12月18日,延安大学在《解放日报》上,刊登了《延安大学招生启事》,首次披露了延大增设新闻班,并于1946年12月开始招收新生的信息。1947年1月11日,《解放日报》又刊登了《延大增设新闻班外文班 聘名教授多人执教》的新闻。1947年1月,延安大学新闻班正式开课,首任班主任是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范长江曾说过:“延安大学新闻班,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个新闻系。”几十年薪火相传,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是我校新闻教育的起源,李敷仁校长和著名记者范长江正是我校新闻教育的创始人。“老延大”新闻班历经了新闻班的开办、“野战大学”到新闻教育正规化的探索等阶段。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5月23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发布指令,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新闻班逐渐发展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新闻系。为了适应西北各省解放对大量干部的紧急需要,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主要开始承担干部的培训工作,存在了近3年的新闻班停办,学生提前毕业分配工作。“老延大”新闻班完成了历史使命。正是基于陕北公学时期新闻课程、老延大新闻班和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新闻系的历史传承,1959年,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获批设立。1962年,曾先后任新华社山西、江苏、北京分社社长及文化部出版局负责人、《山西日报》创始人之一的何微先生出任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全面分管新闻系。20世纪60年代,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当时国家经济处在困难时期,全国教育界也因此大规模撤并高等教育专业,作为当时新兴专业的新闻学自然被列入裁撤之列。经过何微先生的努力争取和上下协调,学校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还在继续培养新闻专业本科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当时,全国最终被保留继续培养新闻学专业人才的院校仅有3家(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西北政法学院)。从1960年至1964年,学校共培养新闻专业学生79人,毕业时,被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红旗杂志社等中央级和省市级媒体一抢而空,其中40人分配到中央级传媒和单位,38人主要分配到省市级传媒单位。1964年因国家高等教育调整而停办。20世纪90年代,何微先生首倡西北政法学院要“恢复新闻系”,并结合学校法学特色,创办法新结合的法制新闻系。当时,全国新闻院系办得过多过滥,仅西安市公办和民办的新闻传播院系达20余所(含电大与成人自学考试),毕业生供大于求。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要获得国家教委批准,属于“逆势而上”。1996年夏,何微先生建议并亲自参与起草了一份申请复办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的书面材料,达成三点说服国家教委的理由与申报根据:一是“恢复新闻系”而非新办;二是办全国独一无二的“法制新闻专业”(并对开设课程、每学期课程设置做了相应安排),属于填补空白而非“扎堆”抢生源;三是现有师资队伍与兼职教员相结合,以何微作为学科带头人,而非民办院校新闻院系病急乱投医,在校外“拉差”充数。随后,何微先生又积极奔走呼吁,并在西北政法学院1964年首届新闻专业毕业生刘炳琦(时任陕西教育委员会主任)的鼎力相助下,1999年1月,在何微“复办”而非“新办”,以及能彰显出西北政法学院办学特色的“法制新闻”理念下,学校申报的新闻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复,并同意恢复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的招生工作。学校在原有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法制新闻系”。“法制新闻系”的命名体现了“申请复办西北政法学院新闻教育的方向,这正是何微对过去在西北政法学院从事新闻教育的深入思考”,在他提出“法学与新闻学相结合”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学校新闻专业突显“法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势,为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何微先生一生学术成果丰硕,在他62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和新闻教育实践过程中,发表学术论文及新闻报道数百篇,并纂有《新闻学纲要》和《中国新闻思想发展研究文集》等新闻学著作,形成了百余万字的新闻文献资料,这既是我党在延安时期“红色新闻工作”的历史见证,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保留这一珍贵的文献资料,扩充完善学校红色新闻教育的校史档案,也为深切缅怀何微先生的新闻业绩与对西北政法大学新闻教育的巨大贡献,同时追思并学习何微先生为我国现当代新闻事业发展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在西北政法大学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由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共同组织,经过缜密构思与细致准备,特在学校长安校区图书馆(4层)设立何微纪念藏书馆,将何微先生临终前捐赠给学校的《太岳时报》等老报刊、各种新闻文献及他本人百余万字的手稿、书法,及其家属、学生捐赠的图书和他生前的书信、遗物等,用于学校师生研究学习、传承和纪念何微先生的新闻教育理念与新闻思想。为了将何微先生的新闻情怀、教育理想和人格魅力发扬光大,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已连续举办八届“何微新闻奖”学者论坛和研究生论坛。8年来,论坛吸引着全国近百所高校优秀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精英的投稿,已有逾千篇优秀论文和新闻作品脱颖而出,出版了7辑《何微新闻奖优秀文辑》,已在全国新闻学界业界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何微”这个响亮的名字,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一个闪亮的符号,一座巍峨的丰碑。何微纪念藏书馆的设立,不仅是对何微先生最好的缅怀,更是对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它将成为学校师生学习何微先生新闻理念、传承他教育思想的重要场所,也将成为学校与外界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何微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何微纪念藏书馆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力求还原何微先生的学术生涯和生平事迹,通过展示他的著作、手稿、照片、遗物等珍贵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同时,我们也希望“何微纪念藏书馆”能够成为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起点,推动学校在新闻传播领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何微先生一生致力于新闻教育和研究事业,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新闻理念、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如同这秋天的硕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何微先生是我尊敬的前辈、师长和忘年交。我曾经有幸在他身边工作,彼此是亲密的同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何微先生应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邀请,南下武汉,创办武汉大学新闻学研究所。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传播事业迅猛发展,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何微先生到武汉是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因此奠定了武汉作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界学术重镇的地位。虽然他在武汉工作的时间不长,却栽培、提携了一批青年学者,我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高级干部、知名学者和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位前辈,他在我们这些青年学子面前没有任何架子,和蔼可亲,与武汉地区不少中青年学者结下了深厚友谊。在我们心目中,他是一个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名师、良师,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大先生。我们在这里举行何微纪念藏书馆揭幕暨《中国名记者何微》《何微文集》出版首发座谈会,缅怀何微先生,不禁让我回想起过去激情难忘的岁月,一幕幕印象深刻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图为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会长张昆
这次首发的两本书《中国名记者何微》《何微文集》,我在来西安之前,就有幸拜读过。孙江院长作为《何微文集》的主编,曾经邀请我为这本书作序,我诚惶诚恐。我只是何微先生的一名学生、晚辈,在我心目中,他可是泰山北斗级的存在,哪里有为其作品作序的资格?我开始是婉拒,但是孙院长执着说服,建议我以晚辈后学的身份,写一篇纪念文字作为代序,我才勉为其难完成了他交代的工作。看到这两本书,真是感慨良多。《中国名记者何微》展示了何微作为名记者的鲜明形象——战火硝烟中与和平建设时期的何微先生,他怀抱着理想与信仰,牢记使命,坚持原则,是老一辈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典范。《何微文集》则汇集了何微先生作为一个学者、新闻界领导者对新闻传播工作的思考,以及对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规律的探索,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何微先生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成果。斯人已去,风范长存。何微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5年,但是他的新闻实践、研究探索、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通过这两本书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教育史上宝贵的思想财富。借助这两本书,我们后辈学人能够继续与何微先生进行跨时空的对话,从他深邃的思想库存里获得滋养。在这个意义上,新华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要向两家出版社、向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表示祝贺!何微纪念藏书馆意义更加重大。听何微先生的外甥张振林先生介绍,何微先生塑像与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门前的铜像是基于同一模版铸造的两个塑像之一。这座塑像逼真传神,比较完美地呈现了何微先生谦厚和善、严谨求实的学者、导师风范。他面对我们微笑,仿佛在鼓励我们继续发言,坦诚交流。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到精神力量的涌动。在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的黄金宝地,拿出近百平方米的面积,建设何微纪念藏书馆,不能不说是一个大手笔。在此,我要为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点赞。我以为,何微纪念藏书馆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保留了中国新闻传播史上一份重要的历史传承。在这里,不仅有何微先生的著作,还有他的手稿、书信,发表有他作品的书刊,以及他曾经使用过的物品,在较大程度上丰富了文集的内容。对我而言尤其感到亲切的是,上世纪80年代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新闻系主任汪新源教授给他的信及当时华中工学院新闻学系本科的培养方案。这张蜡纸打印的教学方案,现在看起来略显粗糙,但正是这个方案,培养出了华中工学院最早一批优秀的职业新闻工作者。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演变过程,新闻传播教育也是如此。从这些前辈留下的遗物中,追溯来路,才能够深刻地领会过往的艰辛。其次,何微纪念藏书馆的精心布置,各种书刊、信函、手稿、文献及物品,巧妙地建构、还原了往日的历史场景,把我们带入了历史的现场。战争时期的硝烟弥漫、和平建设时期的组织宣传,浓烈的历史氛围,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何微先生在论文、新闻作品中表达的真正意涵。在此,我真正地理解了历史学家们的坚持: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在文本上简单地解读历史人物的思想,必须设身处地,立足于历史人物当时的境界,环顾历史人物面临的现实环境,深思明辨,才能对历史人物留下的文本做出正确的理解。何微纪念藏书馆的价值即在于此。也正是基于同样的考虑,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准备发起筹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博物馆。我们的初衷和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各位同仁是一样的,可谓殊途同归。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知音,何微纪念藏书馆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建设新闻传播教育博物馆是大家的事业,我们借助于新闻传播教育博物馆、纪念藏书馆,可以收藏历史,还原现场,传承文脉,弘扬理想。从这里出发,不仅能够沿着来路找到我们的初心,更能够深刻地领会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光荣和骄傲。我也想借此机会向新闻传播教育界发出呼吁,支持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建设新闻传播教育博物馆的努力。 图文 | 《人民周刊》
排版 | 杨瑷玮 值班编辑 | 屈贵珍
责编 | 刘芮言
校对 | 穆晗
主编 | 崔梁凡 石宇佳
审核 | 秦音
◎第21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