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一换,肝癌几率少一半?医生提醒:这3种油不要用了!赶紧换掉

文摘   2025-01-03 18:42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妈,你家的油是不是放太久了?闻着味道不对啊。”

小陈站在厨房门口,皱着眉头看着灶台上的塑料油桶。


母亲正在炒菜,满脸不以为然:“这油还能用,扔了多浪费。”


一股刺鼻的油烟味弥漫开来,小陈轻声叹了口气——她知道,再争论,也很难改变母亲的习惯。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也发生在你的家里?


我们往往对食用油掉以轻心,却不知道,那一桶桶看似普通的油,可能正悄悄威胁着你的健康。


医生提醒:错误的用油习惯,可能让肝癌风险翻倍!


今天,小鹿就带大家一起聊聊,那些需要被拉入“黑名单”的食用油,以及如何健康用油。



为什么食用油会成为“健康杀手”?


油,作为烹饪的基础材料,不仅影响食物的味道,更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机能。


错误的用油方式,却很可能让它变成“健康杀手”,尤其伤肝。


肝脏是人体解毒的重要器官,无论是饮食中的毒素,还是不健康的脂肪,都需要肝脏处理。 


如果长时间摄入劣质或有害的食用油,肝脏负担会急剧增加,甚至诱发肝损伤、脂肪肝,甚至肝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某些食用油中的污染物或加工过程,会增加肝癌的风险。


尤其是以下三种油,堪称“肝癌加速器”,再香也别吃!



1. 开封三个月以上的食用油:


很多家庭习惯买大桶食用油,越大越划算。


食用油开封后,与空气接触,会逐渐发生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这是一种对肝脏有害的物质。


存放时间越长,氧化程度越高,油的味道也会变得“哈喇”。


不仅如此,长时间存放的油还可能感染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


这种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一类致癌物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长期摄入可能直接诱发肝癌。


怎么做?

  • 开封后尽快用完 :食用油建议 开封后三个月内用完 ,避免长期存放。

  • 选择小包装 :小家庭宁可多买几次小瓶油,也不要贪图便宜买大桶油。

  • 避光储存 :油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加速氧化。




2. 反复使用的炸油:


“炸一次油就扔,太浪费了吧?”


中国人的餐桌上少不了油炸食品,比如炸鱼、炸鸡、炸春卷。


许多家庭会把炸过的油留着下次炒菜用,甚至反复使用。


但反复加热的食用油,会分解产生 反式脂肪酸、多环芳烃和丙二醛等致癌物质 ,这些物质会直接伤害胃肠道和肝脏,增加癌症风险。


你闻到过“哈喇味”吗?那其实是油脂氧化酸败后的味道。这样的油,不仅营养全无,还满是有害物质。


如果实在需要用炸油,炸完后立即用滤网去除渣滓,延缓油的变质速度。



3. 小作坊自榨油: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自榨油“原生态”“没添加剂”,所以更健康。


事实上,很多小作坊的榨油设备陈旧、卫生条件不达标,杂质残留多,且原材料存放不当,极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


2017年,广东省的一项研究发现, 小作坊榨的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率高达11.8%,检出率更是高达56.9%。


1毫克就能诱发癌症,20毫克足以致命。




健康用油的正确打开方式


换着吃:多样化用油

长期吃一种油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建议家中准备两三种不同类型的油,比如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轮流使用。


这不仅能保证脂肪酸摄入均衡,还能让菜肴更加美味。


控制用量:少油更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每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 ,也就是两勺的量。


炒菜时可以用不粘锅,减少用油量;凉拌菜时,用芝麻油或亚麻籽油,既提升风味又健康。


低温烹饪更安全

高温炒菜容易破坏油脂分子,生成有害物质。


建议炒菜时油温控制在六成热以下,避免冒烟。


如果需要高温烹饪,可以选择耐高温的油,比如菜籽油或葵花籽油。



健康从一勺油开始

“病从口入”,选对一瓶油,可能就是选择了一份健康。


错误的用油习惯,或许不会立刻显现危害,但日积月累,对身体的负担不可忽视。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每个家庭多一份健康保障,少一分隐患。


小鹿想问你:今天,你家的油健康吗?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重庆城市TV民生眼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