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邵瑞文等《Nano Letters》人工智能与球差电镜-原位系统相结合,在原子尺度下动态监测非晶-晶体界面处的离子迁移行为

文摘   2024-11-20 21:26   北京  
点击上方「电镜网」快速关注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电镜网官方微信

电镜网为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旨在促进显微学领域学术交流,发布电镜学会官方通知与信息,并选择性发布与学科相关的人文风情,地区发展介绍。


球差校正透射电镜能够以原子级的分辨率观察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结构,对于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固体物理等领域的研究至关重要。然而原子级扫描透射成像(STEM)成像速度慢,提高成像速度导致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急剧降低,不适合进行原位观察。近日,北京理工大学邵瑞文、付莹和香港城市大学董立新等人,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与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系统相结合,从而能够观察到钾离子在锑硒化物晶体-非晶界面上的迁移及微观结构演变。相关成果以“Deep learning enhanced in-situ atomic imaging of ion migration at crystalline-amorphous interfaces”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Nano Letters》上。

离子迁移作为一种关键性的微观过程,在能源存储、类脑计算、生物传感器以及生物电子学等多个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器件中的晶体材料在工作条件下经历多个离子迁移循环,极易形成缺陷甚至非晶相。由此形成的非晶态与晶体界面展现出一些局部条件的改变,例如悬挂键的增加、原子应变的加剧以及带隙的不匹配。这些变化显著影响了离子的传输特性,并降低了器件的运行效率。然而,由于界面处的非平衡性和隐蔽特性,直接以原子精度探测界面上的离子迁移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我们对于界面动力学过程的原子级理解主要依赖于理论模拟。因此,在真实的实验条件下,深入探究非晶-晶体界面的动态耦合与相变始终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

团队利用原位微纳操作系统、球差校正电镜、以及自主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STEM图像增强器AtomEnhancer,实现了晶界离子迁移的原子层次动态观察。通过直接的原子尺度观察,揭示了硒化锑(Sb2Se3)在晶体-非晶界面处钾离子迁移和微观结构演化的原子动力学。钾离子在(SbSe)链外形成稳定的各向异性插层位点,并且在(SbSe)链内也有少量钾离子存在。结合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钾离子插层过程中形成一种新型亚稳态的反应路径,随后在钾离子抽取时界面发生恢复并出现意外的手性变化。该突破发现展示了原子分辨的原位STEM技术研究器件运行与失效原子机制的巨大潜力,并为实验和理论模型提供了新的机遇。

1. 双倾原子分辨测试系统与AtomEnhancer用于TEM图像增强。a,双倾原位系统装置示意图。b,具有纳米机械手和β倾斜功能的双倾杆模型,用于精确的带轴调控。c,原位电学操控模型图。d,AtomEnhancer方法用于STEM图像增强。

2. 外加电势驱动下Sb2Se3上的钾离子占据状态ac,[010]方向的BF-TEM图像,分别显示3.0、5.0和10.0 s时的钾化过程。d,c中放大的BFTEM图像e,从K插入到晶体非晶转化的反应路径的DFT计算。f)原始和钾插入的STEM-HAADF图像。g,对应于f的AtomEnhancer增强图像。h,钾离子占有位置统计。

3. Sb2Se3中钾离子迁移的位置。。ac,Sb2Se3沿界面的HAADF-STEM图像。df,分别对应于ac的AtomEnhancer增强图像。gi,分别对应于df的SeKSe线轮廓。l,计算出的Sb2Se3K+离子位置⑤。m,分别在有应力和无应力时不同钾离子位置的相对能量。

4. 钾离子插层后的晶格弛豫过程。a初始 Sb2Se3 原子结构。b,利用 AtomEnhancer处理的图像c,钾离子插层前以及插层 10 分钟和 12 小时Sb 和 Se 原子的晶格图案平均原子位置。d,插层 10 分钟后的原子结构。e,利用 AtomEnhancer 处理图像。f,应变分布图显示插层 10 分钟后应变约为 10%。g,插层 12 小时后的原子结构。h,利用 AtomEnhancer 处理的图像。 i,应变分布图显示插层12小时后晶格内的内部应变接近于零。

5. 界面晶格再结晶过程。界面处的晶格重结晶过程。a,结晶-非晶界面的原子尺度图像,其中黄色虚线区域显示称为“平行”结构的重结晶结构。b,a 中矩形区域的详细原子结构。c,使用 AtomEnhancer 获得的 a 的增强图像。d,c 中矩形区域的放大图像。e,手性反转过程的原子模型。

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原位原子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实验,展现出巨大的研究潜力。这一融合不仅有助于探索界面动力学相关的基础材料科学问题,而且为实验数据与理论模拟之间的协同分析提供了创新途径。通过结合原位原子级STEM-HAADF成像技术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增强技术,能够在材料中跟踪单个原子或原子列,显著提高分辨率和对比度。这些技术为进一步的原位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推动了对界面动力学的深入探索。

总之,本文的独特实验设计使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原子级的离子迁移过程,揭示了此前未曾报道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处存在额外的活性位点,这些位点有助于更多钾离子和电子的容纳。我们还观察到了一种新型的亚稳态,其特征是晶格体积减少10%,随后在钾离子提取后发生了恢复,并在界面处出现意外的手性变化。界面区域的高效离子输运对于许多技术的性能至关重要,涵盖了从电化学能量存储到类神经计算等广泛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当操作过程中界面发生结构转变时,相关的性能可能会发生突变。这表明,这些材料的界面主导性能依赖于稳定和亚稳界面结构及其转变。


电镜网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信息发布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