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香港直通车
11月7日,香港嘉华集团创始人、主席吕志和博士,在家人的陪伴中安详辞世,享年95岁。
这位12岁就开始做生意,90高龄还在北大演讲中自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临走前还坚持到办公室上班的终生奋斗者,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他纵横商海80多年,见惯世事沧桑,经历过香港动荡、对手联合打压、公司股东背叛,最“巅峰”之际他的财富达到1723.8亿港元,为亚洲第二富豪,最“惊险”时股票下跌身家缩水40%。
风起青萍之末,吕家的崛起从最不济的世道中开始。
1
清末一批批被称为“猪仔”的劳工冒着死亡率过半的危险,登上被称为“浮动地狱”的海船,前往美国寻找生计。吕志和的曾祖父吕德盈也是其中一员。
1885年,15岁的吕德盈 “日则并肩叠膝而坐,夜则交股架足而眠”,乘船从广东江门抵达美国加州一家农场,开始了在海外的打拼生涯。
几十年时间,吕德盈与之后追随他而去的族人在美国一步一个脚印,从劳工变成农场主人,甚至远赴墨西哥买地种菜,一度是美国进出口市场最大的华人供应商。
几代人的奋斗下,到1929年吕志和出生,吕家已是江门的富裕人家。
1934年,为躲避日军的炮火,吕志和的父亲吕金铨带领全家迁往香港避难。初到香港正是晚上,吕志和从船里眺望,“看到很多灯光,像星星一样亮在海面上,岸上则是乡下的夜里从来没有见过的光亮”。
曾祖父之前在香港麻油地置下物业出租,令吕志和在“光亮”中度过了几年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曾祖父的长远眼光,也成为他日后从商的特质之一。
不料读书到初一,日军占领香港,父亲的生意因战争走到了尽头,正在读初一的他被迫结束学业。
眼看着原本衣食无忧的生活就要变成三餐不继,吕志和决定靠自己的努力寻找出路。他从跑街叫卖花生瓜子开始做起了生意,并很快进入角色,与祖母搭班子买食材加工成食品对外兜售,还雇小工来帮自己。
自己和家里人都没有做食品生意的经验,吕志和“开动脑筋,到街上去看,留意大家喜欢什么,别人在卖什么,然后想办法做出来,并且要求自己弄得比别人漂亮、干净、好吃一点。”
这种差异化的经营创新也由此成为贯穿他一生的经营哲学。
2
两三年时间,小小的吕志和就赚到大约200万元日本军票(约50万港币),但日本战败后军票作废,这笔当时可以在香港买下半条街的钱也一夜间成为了废纸。
消沉一段时间后,他从头再来,跟随姨丈学习汽车零件批发和销售,白天从学徒做起积累经验,夜间补习英文,慢慢学会判断哪些货品可能畅销以及如何整合资源,然后请姨丈从国外采购。只用了3年光景,在军票上跌倒的他再度当上老板,于1949年成立弥尔顿汽车材料行。
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吕志和披星戴月地抓住机会,源源不断从新加坡买货,然后突破禁运封锁,将货物销售到中国内地。不但很快还清了五万块的分期付款,还根据市场的需求,把业务做到各种车辆船舶小零件等贸易领域。
吕志和认为,做贸易:一是要多掌握情报并从中发现商机,二是看准机会要马上执行。
一次偶然的机遇,吕志和认识了一名与日本政界有来往的早稻田大学学生,从对方那里了解到,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军在朝鲜战场剩余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包括起重机、推土机、开山机、吉普车和重型机械等。吕志和分析认为,东亚地区乃至香港正处于战后复元期,基础建设工程颇多,重型建筑工具将大有可为。
于是他亲自到冲绳跟美军购买这批机器。
“有一次,我包了一条船,满载重型机械和二百多辆吉普车,总值数百万元,这在当年是个不小数目,但货一到港,没过多久,这个巨大的数字就又再翻了几倍,一船水货获利以数倍计。”忆述这段经历,吕志和颇为自豪。
冲绳之后,吕志和还跑到韩国、东南亚,用相同的办法收购美军的物资然后倒卖到香港,一时间几乎垄断了香港土木工程、建筑公司的大型机械设备生意。
美军的物资总有一天是要卖完的,而吕志和则提早未雨绸缪,开发出了新商机:既然大家买我的机械设备做工程有利可图,我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去做工程呢?
他立即组建工程公司,加入到港英政府对观塘的开发中,几年间就成了观塘最大的工程队,承担这里差不多80%的工程。
但这个生意做得热闹,利润却没多少。当时,为了得到工程,很多同行都用很低的成本去竞标,杀红了眼,甚至亏本也要去抢,以至于做得越多亏得越多成为普遍现象。
难以独善其身的吕志和,眼见一批批同行倒下去,又开始了新的思考:建筑工程的蓬勃发展对石料需求巨大,石矿场生意不错,但当时的矿场大多人工作业,效率低下。“于是我就想到,他们用人工干都能挣钱,那我如果用机械来做,一定可以赚到更多。”
1955年,已经对机械设备娴熟,又有工程经验的吕志和成立“嘉华”公司,以石矿为主启动了全新的创业。凭借机械设备的优势,嘉华很快脱颖而出,并引领香港石矿乃至建材业务向现代化迈进,吕志和也从一个生意人一步步变身为真正的企业家。
至今,嘉华集团依然是香港最大,也是在内地发展得最大最好的建材公司。公司长期占有整个香港约1/3的建材市场,香港每四幢楼就有一幢由嘉华的建材建造。吕志和也因此赢得“石矿大王”的荣衔,而且是中外激烈竞争中香港本土唯一剩下来的王者。
期间,吕志和以强大竞争优势先后让大大小小70个中外石矿场退出市场。与外资巨头打到头破血流才胜利的决战中,他的竞争策略也至今被反复上演。比如:“对方若亏3块,我就做到只亏1块”,“我用小出血,把他打成大出血。陪他亏,陪到他亏不起。”
石矿业务期间,吕志和还遇到一个重挫。
他曾请两位专业人士协助管理一个矿场——大亚石业,并给予其股份。但公司上市后,这两人却卖掉股份给图谋吞并大亚的对手,并最终令吕志和退出他生平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这令吕志和对人心莫测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警惕,进而在管理上变得谨慎,其结果就是既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他的事业扩张,同时又令他的事业根基更为牢固。他总是说:
“人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可靠的人,再好的生意我也不去做。”
3
1977年,港英政府推出尖东发展计划,以优惠价格推售尖东首幅填海地皮,吕志和斥资6800万港元投得其中一块土地,兴建五星级酒店。
当时的尖东几乎一片荒芜,吕志和拍地并建酒店的消息令业界哗然。“很多人认为我是傻子。” 吕志和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信心,他认为,香港传统商业中心区的密度已经饱和,必须向外拓展,同时逐渐迈入国际化大都市的香港必将摆脱制造业驱动,转向金融和旅游服务业等,酒店行业前景可观。
工程和建材行业的底子给吕志和的酒店建设经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不仅对施工有充分的把握,还能指出其中的不足并加以修正。
他希望酒店的大堂足够敞亮,提出大大减少大堂桩柱的方案:将大堂和房间分开建造,把600个客房设计成大盒子般的组件,用大直升机吊起,像垒火柴盒一样连接起来,大堂和宴会厅因此尽可能地减少了桩柱的使用量。
经营方面他则谨慎稳重、量力而行。
吕志和十分清楚,当时的嘉华集团尚无酒店管理的能力,因此他制定出以特许经营模式与国际酒店品牌合作的策略,最终与美国假日酒店达成协议,成立尖东海景假日酒店(即今天的海景嘉福酒店)。
如今,吕志和家族不但是美国最大的华人酒店业主,同时也是在多个城市卓有影响的地产发展商,在华盛顿、纽约、西雅图、洛杉矶等拥有土地储备与项目。
在香港,吕志和旗下的嘉华国际也是知名地产商。吕志和1964年就开始做地产,但因担忧地产业务的风险,他把大量资金都投到了酒店,进而也错过了成为香港一线地产商的机会。不过,他也并不后悔。他说,机会总是无限,在有限范围做好,我已是相当知足。
如今,吕志和家族已在内地发展有建材、酒店、地产等多元化业务,而所有上述商业与事业,都不如他73岁后的新事业引人注目,并且改变巨大。
上世纪80年代,吕志和就认为综合式的休闲度假及会展经济将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新趋势,并一直提议香港朝此发展。但相当长时间内,他的倡议都是被重视,但却没被贯彻。
直到一个机会的出现,他得以将自己去多年的构想付诸实践。
2002年,澳门政府决定,何鸿燊家族不再享有博彩业专营权,通过重新招标,拆分博彩牌照。一时之间澳门赌业群雄混战,吸引了包括金沙、威尼斯人、美高梅等在内的21家国内外财团递交标书。
竞投者中,没有任何赌场经验的吕志和看似胜算不大,但在澳门政府公布赌牌归属前两天,情势突然逆转,美国“金沙赌王”谢尔顿·安德尔森宣布加盟吕志和的银河娱乐,二人最终联合争夺到拆分后的三块赌牌之一。
业界普遍认为,这个变局是银河娱乐获发赌牌的重要原因。但除善于合作外,其几十年传统酒店业务的优势以及差异化经营的策略也是其中关键因素。
“他用心领会到澳门政府以旅游博彩为产业龙头的政策,制定出以多元化博彩娱乐及旅游会展休闲娱乐业务为方向的方案,并且有别于竞投对手将经营中心放在澳门半岛,他把目光放在了还一片荒芜的路氹岛,提出了以88亿港元打造澳门首个大型博彩娱乐度假村的计划。
在澳门政府看来,这属于是瞌睡来了就碰上了枕头,吕志和实在太懂澳门需要什么了。
有句话颇能代表吕志和的投资思路:“本来可以做十件事,但为了稳妥,我通常只做五件,即使大浪来了,也不会全军覆没。” 财务上吕志和始终以“小公司”自居,谨慎中留有余地。
拿到牌照后,其他公司马上推行大项目,但吕志和坚持“考虑是否有这个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不与他们同步”。稳健的经商风格、多年积累的信誉,几次帮助吕志和度过危机。
从事机械贸易生意时,因涉及禁运,美军提出需要美国驻港领事馆为他提供担保,华联建筑公司老板陈炳坤,有荣公司老板、霍英东的堂弟霍火根都站出来为他到领事馆担保说明。
筹建尖东酒店时,他切实的计划最终赢得汇丰银行信任,获得融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正在大建设、大开发的澳门博彩业遭受重创,瞬间陷入财务危机。
面对金融危机的惨状,外商的处理方式是立刻终止所有项目,一天内与承建商解约,遣散劳工,向对方赔付违约金。吕志和选择继续推进。“我们有建筑经验,加上中国人的特性,决定共同磋商,放慢进度,继续发放工资。以往一星期工作7天,暂时改成4至5天,共度时艰。
虽然进度慢了,但当市场回暖,我们不需要重新招标,也不用进行赔偿,只是一通电话,所有承建商都愿意重新以全职身份上班,让我们在市场复苏中获得先机。”回忆这段日子,他强调,“我做老板数十年了,几十年风风雨雨,都是依靠平常留有余地从容走过,包括这次金融海啸,对我而言就如同没事一样。”
保守谨慎也令他错过不少时机。
“为了稳中求进,我放弃了不少机会,比如在香港房地产最火的时候,我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更有稳定性的石矿建材和酒店业务上。但我不后悔,理由很简单——来钱太快,我看不懂。”吕志和说,“我认为,发展事业,做得好比做得大更重要,做得稳比做得快更重要,站得住比站得高更重要。”
结
曾经有记者问他:“希望后人提到吕志和这个名字的时候,想到什么?”
吕志和回答。“关于几百年之后人们的看法,古语有一句话说,‘富不过三代’,我觉得每个人如果能够不(只)为自己,更多地想到去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那么我们的后代也就会更好。”
来源:香港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