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技术不断进步,且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目前,钠离子电池技术正在不断成熟,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加速了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关键技术指标也持续提升。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钠离子电池产品问世,本文分享一款18650钠离子电池拆解解析信息。关于本文更多信息再公众号后台回复 钠电拆解 获取下载链接。
电池规格信息为:
放电电流限制:9.6 A (8 C) @ 10–50°C
图1 18650钠离子电池CT照片
电池拆解后,极片尺寸如表2所示。卷绕结尾最外圈正负极和隔膜的布置如图2a所示,负极A面有1.5cm未涂覆区,B面有7.3cm未涂覆区,隔膜长度比正极多9.8cm。通过SEM照片测量的极片尺寸如表2和图2所示,此外还通过压汞法测试了极片和隔膜的孔隙率,具体参数为:
正极:
面密度:31.61 mg/cm2
负极:
面密度:16.02 mg/cm2
隔膜:
表2 电池极片尺寸参数
图2 极片SEM尺寸测量
通过拆解分析,电池各个部分的质量如表3所示,电池总重37.175g,去点外面的绝缘膜重量为36.752g,电池壳体7.367g。卷芯29.385g,其中隔膜1.388g,负极极片10.062g,正极极片14.499g,电解液3.437g(提取方法见后)。
表3 钠离子电池各组件质量
电解液提取与分析
采用离心机对电解液进行提取。首先,将电池以600mA的恒流-恒压放电至1.5V,直至电流降至1mA,再转移至手套箱中。在氩气保护的环境中,移除电池的顶盖,包括电流中断装置(CID)。随后,将剩余的电池固定在电池支架上,该支架配备了一个可更换的1.5mL自动进样小瓶。此装置被插入一个锥形且密封的离心管中。将离心管从手套箱中取出后,置于Sigma 3-18K离心机中。离心机以4000转/分钟的速度开始离心过程,并在6小时内逐步增加至10000转/分钟,完成电解液的提取。最终,从单个电池中提取大约3.4g的电解液。
将离心的电解质用二氯甲烷以1:100的比例稀释,然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提取的电解质中的溶剂成分,图3显示了提取的电解质的GC-MS色谱图。溶剂主要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亚乙酯(EC)和碳酸亚丙酯(PC)和丙酸乙酯(EP)。然后,再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200 µL电解质进行分析钠盐,电解液中钠的平均浓度约为1.42mol/L,NaPF6为主要的导电盐。
图3 电解质的GC-MS色谱图
使用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方法定量分析电解质的溶剂比例。从另外一个电池离心提取电解液,再次用二氯甲烷以1:100的比例稀释,随后使用GC-FID进行分析。首先,计算各检测溶剂的FID强度的积分,并乘以摩尔质量。然后将这些值除以从样本中获得的DMC的相对因子。测试2个电池计算平均值,得到结果为:41.8wt%的DMC、15.2wt%的EMC、14.3wt%的EP、7.3wt%的EC和21.4wt%的PC。
将一个不锈钢板垫片放置在纽扣电池壳内,将具有限定高度h为4 mm,内径d为10 mm的PTFE环放置在垫片上,把电500µL(理论内部空间314µL)解液封装在纽扣电池壳体内部,再放置另外一个垫片,封装纽扣电池壳体,采用EIS方法测试电解液的电导率。为了对比,同时还测试其他三种电解液,钠盐浓度都是1.2M,测试结果如图4和表4所示。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电解液电导率:
图4 电解液的EIS测试结果
表4 电解液EIS电阻和离子电导率
为了验证EIS方法,使用常规电导率计对1.2M NaPF6的PC电解液进行测量,测得的电导率为0.64 S/m,与EIS结果接近。该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为0.98 S/m。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电解液的钠离子扩散系数:
式中, De表示扩散系数,ce 表示电解质中钠离子的浓度(1.42 mol/L),σe 表示电解液的电导率。在25 °C时,钠离子扩散系数约为1.8e-10 m2/s。
活性物质分析
从拆解的电极上冲压出三个双面涂覆的直径20 mm圆形样品。测量样品重量后,将各样品溶解于12 mL王水中,溶解时间为15分钟,同时在170 °C加热沸腾。然后,过滤每份样品,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总体积为100 mL。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分析正负极活性物质成分。此外,还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EDX分析活性材料的元素分布。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分析结果包含电解液残留的钠盐,另外排除了集流体,质量分数为:25.3%Cu(负极)和12.1%Al(正极)。根据结果推断,正极的化学计量值Ni/Mn/Fe=1:1:1,即为镍-锰-铁(NaNixMnyFezO2,NMF)层状氧化物,具体为Na0.96Ca0.02Nix0.33Mn0.33Fe0.33O2。负极为硬碳。
表5 正负极活性物质元素分析
电极的孔隙结构
用压汞法分析了隔膜和正、负电极的孔结构,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隔膜显示40.6%的最高孔隙率,负极和正极孔隙率分别为31.4%和29.9%。隔膜纳米级的孔径,其最常见的孔径在87.5 nm左右。正极和负极都表现出较大的孔径,分别为468 nm和687 nm。具体的正负极CT扫描形貌如图6-8所示。
图5 隔膜和正负极极片多孔结构分析
图6 正负极CT扫描形貌
图7 正负极CT扫描形貌
图8 负极(左侧)和正极(右侧)电极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参考文献
[1]Hendrik Laufen, Sebastian Klick, Heinrich Ditler, Katharina Lilith Quade, Adrian Mikitisin, Alexander Blömeke, Moritz Schütte, David Wasylowski, Morian Sonnet, Laura Henrich, Alexander Schwedt, Gereon Stahl, Florian Ringbeck, Joachim Mayer, Dirk Uwe Sauer, Multi-method characterization of a commercial 1.2 Ah sodium-ion battery cell indicates drop-in potential,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Volume 5, Issue 5, 2024, 101945
[2]Moritz Schütte, Hendrik Laufen, Daniel Luder, Heinrich Ditler, Jan Kern, Sebastian Klick, Mark Junker, Gereon Stahl, Fabian Frie, Dirk Uwe Sauer, First full cell parameterization of a commercial layered oxide/hard carbon sodium-ion 18650 battery cell for a physico-chemical model,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Volume 107, 2025, 114931
言质有锂知识星球本周更新动态:
知识星球-质量云第18季精选代表性干货资料共计10份,包含质量、六西格玛、管理体系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质量管理课件等资料,干货多多。本期内容具体详细清单如下:
知识星球-新质能源智库第85季共上传了包含质量、六西格玛、管理体系、锂电及材料、储能、固态电池、钠电、行业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质量管理课件等共计10份资料,干货多多。本期内容具体详细清单如下:
欢迎大家搜索查阅及学习。我们会不定期上传及分享更多的、前瞻性的质量及新能源领域专业资讯及资料(注:不少是可编辑性文档)。同时,我们也会参考依据大家及众多粉丝朋友的需求,会重点分享热点及大家普遍关心的内容。所有成功加入星球会员的朋友可以申请加入专属微信群(注: 锂电群或非锂电群质量群,二选一)。让我们在知识星球相聚,一起学习加油并共同成长!
言质有锂,您身边的学习好帮手!若公众号免费的、海量资讯还满足不了爱学习及上进的你,那么可以考虑并关注以下知识星球。知识星球-新质能源智库已收集了质量管理的及新能源(含锂电池及材料、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光伏电池、储能电池及系统、新能源行业分析及研究报告、以及各类材料和电池标准等)等干货资料1400+。相关内容还在持续更新中;专业质量领域知识星球-质量云也正式起航了,资料信息持续更新中,已收集了质量类的干货资料(含国内外先进及系统化的质量理论、方法和工具、管理体系、六西格玛、标杆企业及优秀企业案例等)150+。欢迎大家的加入!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一文搞懂最新六大工具(APQP、FMEA、MSA、SPC、PPAP、CP)。附思维导图!
干货|六西格玛工具之回归分析(基于Minitab操作案例讲解)。赶紧get!
干货|残差(Residual)在方差分析(ANOVA)、回归(Regression)分析及实验设计(DOE)中的判读及异常对策
质量管理五大核心工具(APQP/FMEA/MSA/SPC/PPAP))的应用
六西格玛工具之直方图理论及Minitab案例分析详解。赶紧get!!
计数型MSA-Kappa技术的应用(Minitab案例分析详解),请收藏!
干货|六西格方法和工具在项目D(定义)阶段实施中的运用。请收藏!
六西格改善方法论和工具在项目实施中的运用案例分享-测量(M )阶段
六西格改善方法论和工具在项目实施中的运用案例分享-分析(A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