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那就是人心不齐,尤其是政府高层人心不齐,朝廷人心不齐。
01
有人在前线打仗,有人在后方歌舞升平,有人主和,有人主战,有人投降,有人爱国,有人通敌,有人就义,有人拖后腿,有人当先锋……
战争中,人心不齐更是大忌,尤其是朝廷政府高层人心不齐。
人心怎么会不齐?原因总是很多种的。
而其中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战争中失利,越陷越深或者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围攻施压,面临非常不利的国际环境局势,这个时候,各种势力渗透、游说,朝廷内部也会发生分歧甚至分裂。
这种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就看哪派占上风,能决定国家下一步走向。
有人懂得战争,有人不懂战争,有人看得长远,有人短视,有人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人有很准确的预见性,有人始终看不透,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越打越强,有人还没打就跪下了……
02
俄罗斯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发生过战争中,人心大分裂,朝廷大分裂,重臣跟皇帝大分裂的事情。
话说,俄国皇帝伊凡雷帝时期,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经过权衡,最终选择了早已衰落,处于四分五裂的利沃尼亚地区作为扩张的目标。
1558年,俄国找了个借口,就对利沃尼亚骑士团悍然发动了战争,这就是利沃尼亚战争。
在开始阶段,因为俄国早有准备,很快就攻下了不少关键地方,比如纳尔瓦、德尔普特等城市。
可以说,得益于先发制人,整个利沃尼亚地区的整个东部地区差不多都被俄国所占领了。
尽管利沃尼亚终于凑齐了此前50年停战协定里的贡赋,要一次性缴清,但俄国皇帝伊凡雷帝压根不接受。
战争都爆发了,剑已拔鞘,哪能轻易收回?皇帝伊凡雷帝很狂妄地说,俄国在利沃尼亚地区得到的远远不会是这些钱。
伊凡雷帝下令继续打,俄军继续攻城略地,烧杀抢掠。
到了1558年底,15万俄军又发起了新的大规模攻势。
1559年10月,俄军已抵达了波罗的海港口里加和普鲁士、立陶宛的边境地区了。
可见俄国当时扩张步伐非常大,战争规模也非常大,野心非常大,战线也非常长,纵深也很远了。
03
波罗的海的利沃尼亚地区是沿海地区,很重要的战略交通要冲。
波罗的海沿海国一个个早就虎视眈眈,垂涎欲滴。
利沃尼亚骑士团在俄军凌厉攻势下,节节败退,根本抵挡不住了,于是急忙向波罗的海沿海国际丹麦、瑞典、波兰、立陶宛等国家求援。
其中丹麦、波兰、立陶宛是波罗的海的大国,俄国对抗其中任何一个,最多势均力敌而已。
这些国家早就想下场分一杯羹,瓜分利沃尼亚地区了,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他们于是一边向俄国施压,另一边,派军趁火打劫,趁人之危,将靠近自己的利沃尼亚地区火速占领,美名其曰“保护”,实则逐步吞并,并入自己的疆域。
这么多国家向俄国施压,还有可能跟俄国战争,这种危急的国际局势似乎对俄国很不利啊。
重压之下,俄国朝廷内部对战争的意见就开始分裂了,分歧越来越巨大。
04
在当时皇帝有一个掌控朝政的机制会议,叫做重臣会议,能参会的人都是重臣级别,比如阿达舍夫和西尔维斯特等人。
其中,阿达舍夫是重臣会议的领导人之一。
阿达舍夫在俄国征服吞并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过程中,在外交层面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在本次利沃尼亚战争中,阿达舍夫同样负责领导俄国对外层面的工作。
在早期,皇帝跟他的关系还是很好,很亲近的。
阿达舍夫和西尔维斯特认为俄国在这场战争中打了太久了,规模太大了,陷入的太深了,而且目前又有这么多国家,尤其是几个强国的干预,俄国根本看不到战胜取胜的希望啊。
俄国现在已掠夺了很多不错的地方,出海口也有了,那么就适可而止,趁早收手,不是更好吗?
于是,1559年3月,作为朝廷重臣的阿达舍夫竟然擅自做出了决定,跟利沃尼亚订立了休战协定了。
休战协定导致俄国在前线的进攻很是被动。
05
远在前线的俄国皇帝伊凡雷帝勃然大怒,认为阿达舍夫和西尔维斯特大权独揽,胆大妄为,目无皇帝。
在皇帝看来,如果不是这两人从中搞破坏,俄军早就夺取了整个利沃尼亚地区,甚至连德意志地区都被俄国所夺取了。
这两人成了皇帝眼中刺,皇帝欲除之而后快。
1560年,皇后意外去世,皇帝认为是被人投毒所害,而且认为阿达舍夫和西尔维斯特就是凶手之一。
随后这两人被捕,被判处了终身监禁,不久这两人就死了。
他们的支持者和亲属、朋友也有不少被牵连处决了。
"走过路过,关注一下,点个喜欢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