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者角度来讲,拍了东西有园地发表,作品能跟读者见面,这是最要紧的。什么摄影家啊,什么名誉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读者心中是什么形象。”89岁高龄的摄影家何世尧谈及摄影,忆及往事,感慨万千。
何世尧的摄影生涯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成长。1950年,15岁的何世尧离开家乡浙江永康赴上海格致中学读高中。1952年,17岁的他被选送到刚成立不久的人民画报社学习摄影,18岁赴内蒙古采访,19岁赴海南报道黎族风情,20岁成为人民画报社首位派往西藏采访的记者,其拍摄的西藏影像系列报道随着《人民画报》的海外发行,被传播到全世界……从对摄影一无所知到走上职业道路,并逐步成为擅长专题摄影、人物报道和风景摄影的名家,何世尧从未离开过人民画报社。在这里,他用镜头聚焦锦绣河山的恢宏胜景,用光影书写平凡而又精彩的艺术人生。
何世尧的名字与他的代表作《巍巍长城》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幅被誉为“长城第一照”的作品,虽未获得任何奖项,但无疑是可以载入新中国摄影史册的经典。
1962年,接到拍摄长城任务的何世尧经过查阅多方资料发现,当时站在长城拍长城的比较多,早晚时分拍摄长城的人少。他曾设想拍摄“一抹朝阳染红燕山峰巅,长城在蓝灰色的山峦中蜿蜒”的画面。“实践证明,脱离现场实际的美妙设想只能是空想,”何世尧回忆说,“由于东面高山遮挡,阳光照到峰巅时,不是我想象中的‘染红’的场景。”于是,他便重新构思并最终成功实践了 “离开长城拍长城”。“我当时以一块高高的山岩为拍摄点,等到侧逆光勾勒出远山起伏的条条轮廓光时,正好薄雾笼罩下的远近山体层次分明,我按下快门,拍完了整卷胶卷。”《巍巍长城》由此诞生。1974年,这幅照片被制成巨幅壁毯赠送给联合国,至今悬挂在联合国主宾大厅。也是从《巍巍长城》开始,何世尧与长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并以此为起点,将他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与审美,融合于更广阔的风景摄影之中。
从拍摄长城时悟道“现场构思”和“形象储存”开始,何世尧将知“天时”、 识“地利”,以“天人合一”作为风景摄影的至高境界。后来,该理念还被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及高校摄影教材所采纳。“大自然的‘天时’是春夏秋冬,节气代序。大自然的‘地利’是东南西北, 气象万千。而‘人和’就是拍摄者的艺术修养。”何世尧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每次拍摄照片都要将想法诉诸笔头,写文章陈述观点。翻开他出版的多本画册,就会发现,几乎每幅照片下面均有详细的图片说明,以及他对于拍摄背景、图片构思、概念阐释的解读,这让他的摄影作品有了灵魂。
1979年,何世尧和时任《人民画报》美术编辑的苍石合作编辑的《中国风光》画册问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本全部以祖国锦绣河山为主题的大型画册。一经出版,在中国摄影界便掀起了“风光摄影热”,继而推动了当时各地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彼时,何世尧自己行走于西湖、九寨沟、黄龙、张家界、阿尔泰山等风景名胜地,接连拍出了一批备受关注的摄影作品。
作为一位资深的专题摄影记者和编辑,何世尧始终认为,专题摄影实际上就是用照片“做文章”,用照片表达主题思想,用照片吸引读者,这便是他信奉的“纪实地艺术,艺术地纪实”创作理念。“摄影的纪实是科学的纪实,摄影要发挥作用,一定离不开纪实的特性,风景摄影也是纪实的。对风景摄影,我迷恋‘自然美再现中的升华,升华中自然美的再现’。” 在何世尧的采编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是120多组专题摄影报道,共400余页见诸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人民画报》,内容涉及国家建设、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964年,他的作品发表量达到40多页,几乎相当于完成了一本《人民画报》(当年《人民画报》包括4封每期48页)。
何世尧对于人的刻画细致入微,毫不脸谱化,这与他在专题拍摄中常年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从人物个体到社会纪实,他的摄影理念一以贯之, 特别是从20世纪50至70年代,他拍摄的一系列纪实作品成了留存那个时代人民生活记忆的重要视觉文献。其中就包括1955年他沿着通车不久的康藏公路独闯西藏,于路途中完成的一组《从雅安到拉萨》专题报道。当时,他用了一个月零六天的时间坐汽车从成都到拉萨,采访还未完成,就已将彩色正片寄回画报社。1959年,何世尧第二次进藏。前后两次进藏采访,他完成了20多组专题报道、1期《人民画报》封面、3期画报封底,用镜头记录下西藏和平解放、实行民主改革后,西藏人民的新生活、西藏的新建设成就等,让新西藏景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
“摄影师拍出的照片一定要和读者见面,被读者鉴赏承认,才能成为好照片,才有了被观看的价值。”何世尧十分重视照片发表,他也时常感念自己的“恩师”敖恩洪,带领自己走上了职业摄影之路。岁月深处,不忘初心。对记者前辈的感恩感念,对拍摄经历的如数家珍,对摄影事业的热忱奉献,串联起了何世尧从17岁到60岁的人生轨迹。退休后的何世尧依旧没有放下摄影,继续身体力行、尽己所能地反哺家乡。出画册、办展览、开讲座,他以自己数十年的摄影实践经验影响了家乡的很多摄影后辈。
以摄影记录共和国的奋斗历程,用图像留存新中国画报事业、外宣事业在不同时代的精彩瞬间。何世尧说:“能被读者认可就是我的梦。”一生坚守一地,一生笃志一事,用镜头寄情于景,以光影借景生情,何世尧用朴实无华的人生信条注解了历经岁月沉淀后不改初心的热爱和为时代留影的使命担当。
【阅读原文】查阅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