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总顾问
12月3日,2024“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腾讯研究院联合主办了“AI 向善”论坛。在分享环节,各位嘉宾呈现了AI帮助人类从身体到心理、从个体到群体、从当下到历史和未来的向善可行性。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总顾问杨健先生围绕“AI向善”,分享了他对AI的社会责任和向善议题的思考。以下为他的分享全文:谢谢各位,谢谢武雅斌主任的介绍。前面几个案例看下来确实是非常打动人,我觉得他们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人工智能正在怎么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不管是从正友老师的养老机器人开始,有生理照护方面的,也有心理调试,还有灾害当中的救助、预防,也有文化保护方面的内容,其实展现了整个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金字塔的结构,都有体现。这也是最近我们看到原来CISCO(思科)的CEO John Chambers(约翰·钱伯斯),在预测说2025年人工智能会怎么样,他认为人工智能会以互联网5倍的速度和3倍的影响去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实际上通过今天的案例我们应该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我看轮椅上的老伯接受了智能机器人“小五”的拥抱,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非常有感触。我自己的父亲今年上半年96岁过世了,在他从衰老到生活不能自理,到最后的弥留,大概能有一年多时间。我们整个一家人经历过的这些艰难和痛苦,真的现在有的时候都觉得是不堪回首,会有这样的感觉。也可见我们每一个家庭对于AI技术会有着多么强烈的迫切需要。 我曾经问过正友老师,我说咱们的养老机器人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真正做完善,张老师说这个不好讲,当然这是两年前我们谈到的话题,他说我希望能用十年十五年的时间能够把它真正做到实用化,做到非常好用。回去我们跟公司的小伙伴其实也聊了这个话题,小伙伴们就会有一点着急,说哪个公司有这样的耐心可以等十年十五年啊?但实际上我看现在大家对于耐心资本、大胆资本,这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有这样的一个信念的,我觉得肯定能够有这样的耐心来等待。美国没有,中国肯定会有,这是我很坚定的信念。这是第一。 第二,刚才看到四个案例,现在比较热的是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也就是AGI。但是今天的四个例子不全都是AGI,包括醒辰老师他们训练的心理调试的系统,是一个专家系统。包括范老师的地质灾害,都是专用化的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我们一方面可能是要很在意现在通用人工智能的竞争。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确确实实是不要忘记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需求是科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拉动力,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海阔天空,看到星辰大海。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现实的需要,这可能也是AI向善非常脚踏实地的体现。我特别有感触,刚才也是醒辰老师讲到一句话,科技应该是用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我觉得好像我们党中央说的话,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确实应该成为AI向善重要的主旨。 我还曾经问过正友老师一个问题,他说我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我当时很惊讶。我说作为一个科学家为什么相信一个人有灵魂。我想他更多想说的不是有神论、无神论的意思。更多的是人也好、技术也好,其实都应该有他价值上的追求。如果离开了这样的一个价值追求的话,那么你做的再好也没有意义。我觉得作为一个中性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不会永远都只有鲜花和玫瑰,它肯定会有冲突,肯定会有矛盾,算法的歧视也好,信息的茧房也好,大数据杀熟,这些东西都会存在。将来的AI技术、智能技术,能力越大它的责任就越大,它肩负的使命也越大。 包括今天大家在这里聚集也要讨论到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案例当中的一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要面对它服务的对象,将来还要出去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面对一个更加复杂观念的世界。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也很愿意把夏泽翰老师和醒辰老师的两句话合在一起,作为我对武雅斌主任讲AI向善的定义的一个回应。至少有一种定义是这样的,AI向善就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一个人都不要落下。
杨健:《产业、生态与社会拥抱科技变革的三重视角》
郑永年:《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终极思考——如何避免成为会说话的羊?》
👇 点个“在看”分享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