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过大年 | 文山市:古乐器的“活化石”——三眼土洞箫

时事   2025-02-03 12:56   云南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乙巳蛇年,我们迎来了“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欢庆乙巳蛇年的到来,文山发布推出系列报道《非遗过大年》,邀您共享文山非遗的魅力,有声有色赏非遗,有滋有味过大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文山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60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112项,涉及传统技艺、民俗、传统戏剧、民间文学等13个类别。让我们一起传承和保护非遗,留存其“形”,传续其“魂”,让非遗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今天推出文山市:古乐器的“活化石”——三眼土洞箫
三眼土洞箫,又名三孔陶埙,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追栗街镇大兴寨村彝族诺科人特有的乐器。三眼土洞箫是民间的一种称谓,在中华民族的乐器谱上叫“埙”。历经千年,埙以“土洞箫”的身份,在文山彝家山寨中完整地传承了500多年,成为见证历史沧桑和风雨岁月的“音乐活化石”。2016年,三眼土洞箫列入文山州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6月,列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兴寨村三眼土洞箫的制作与吹奏传承人——李汉明,自制谱曲20余载,扛起了三眼土洞箫的“传承大旗”,让三眼土洞箫的美妙之音在文山大地飘荡。

来源:“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虹

制作: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免责声明:
1、本平台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平台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发布"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平台不承担责任。


文山发布
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反映社情民意平台、回应民众关注平台、便民服务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