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即将迎来第4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耕耘。40年来,一位又一位老师坚守初心,将青春韶华奉献给教育强国光辉事业,育万千桃李。今天,两位教师将分享育人路上的经历与感动,用自己的故事,见证教育的变迁与发展,度过一个富有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的节日。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讲述人:唐玉芳老师
唐玉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东莞市长安振安学校教师;中学英语一级教师;长安镇优秀教师,长安振安教育集团学科带头人,振安学校初中部文科组组长、长安振安学校优秀教师。
三十多年前,怀揣美丽的梦想,我踏上了教育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漫漫长路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三十年耕耘,三十年守望,我很幸福,我依然深深热爱这份太阳下最平凡也最光辉的事业。
党性至上,不忘初心
作为一名受党组织培养多年的老党员、老教师,我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初心。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自我政治理论素养。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工作中能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典范的作用,做到“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有困难找我”。同时我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校爱教,爱岗爱生。踏踏实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以身作则,倾情引领
身为一名骨干教师,我力争做到以身作则,在工作中成为年轻教师的榜样。2022年5月,我代表学校40岁以上教师,参加了东莞市初中英语品质课堂实力组决赛,我带领英语组其他几名教师利用暑假的休息时间,拟写方案,制作课件、拍摄视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收集拍摄学生作品、撰写课程实施过程和总结......顺利提交作品的那一刻,每一位英语老师都感觉到收获良多。
作为振安学校的文科组长,我除了以身作则以外,更多的是对青年教师倾囊相助,促进他们的成长。在振安学校任教期间,我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毫无保留地指导老师们参加各类竞赛,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几年来,先后有王怡梅、陈晓婵、陈梦灵等老师获得集团英语教学竞赛初中组一等奖,集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在“东莞市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和“东莞市品质课堂潜力组决赛”中,陈梦灵、吴圣君等教师分别获得东莞市奖项。
上善若水,大爱无痕
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说过“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教师是“真、善、美”的倡导者、践行者,也是“真善美”的传播者。从教三十多年来,我送出了二十多届初中毕业生,每一年面对的学生无论基础多么薄弱,我都始终相信他们可以变得更好。事实一次次证明,只要老师不放弃,学生也会做出最大的努力,并在中考时取得不错的成绩。我认为,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使命,是唤醒学生对一切美好的向往,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想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他们。
在我记忆深处最难忘记的,应该是2024年的5月。五一假期期间,我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脚部严重受伤,无法站立。学校得知此事后,希望我先养好伤再返校上班。但我们班的孩子们一周之后就要参加东莞市英语听说考试了,我想到这四十多个孩子背后,是四十多个家庭的殷切期盼,想到中考是孩子们人生中的重要一步,我哪里能心安理得地躺在医院里疗伤呢?我按时返回到了学校,孩子们很懂事,课前早早地去办公室等着搀扶我;我到了教室,孩子们已经提前为我准备好了椅子;知道我走不了路,孩子们给我打饭送到办公室...那一刻,我无需任何言语,但孩子们的心和我紧紧靠在一起,孩子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用心在学习。大爱无痕,教师的爱无需言语,就是这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教育是一项平凡又伟大的事业,我们付出了汗水,付出了爱心,也收获了学生与家长的信任和好评。每逢中考成绩放榜的日子,我都收到很多家长和学生发给我的信息,记得其中一名叫黄李峰的同学说:“老师,谢谢您,最后这三个月,我的英语成绩从五十多分上升到近一百分,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要是没有您,我不敢想象我能有机会考上普通高中”。那一刻,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教师很幸福也很感动,因为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看到了更多的光、更多的希望,这份希望将会给他们的人生提供更多种可能。我觉得,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成为带给学生光和希望的人。
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教师的工作意义却非凡而伟大。我庆幸,我选择了做一名人民教师,成为光,散发光,点燃孩子们的梦想,让他们成为光。这是我,更是千千万万人民教师,在第40个教师节之际,献给祖国最至诚的誓言。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讲述人:钟萍老师
钟萍,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东莞市长安振安学校教师,东莞市长安镇优秀教师,东莞市民办中小学优秀教师,东莞市长安振安学校优秀教师,东莞市长安振安学校小学部数学组科组长。执着于教书育人,耕耘于三尺讲台,愿买一束微光,虽微致远照亮与孩子们的璀璨人生。智慧教书,务实创新,用爱心去浇灌,用智慧去启迪,用人格去熏陶,用理想去塑造这一个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生命。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冀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向往着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后来,我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登上三尺讲台,圆我的教师梦。2016年,我刚刚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期待。然而,面对一群活泼好动、个性迥异的学生,我感到无比的挑战。如何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成绩?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以“爱”为桨,
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每一位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性格都不一样,特别是一个名叫豪豪的孩子,开始的时候,每每想到他我就会头疼。他的座位总是有那么多的纸屑,他的书桌总是会不停地增添一道道笔痕,似乎无穷又无尽。他的作业永远都是做不完,他的字迹总是那么凌乱,错题多得让你数也数不清。课下他也会把自己的手弄得脏兮兮的。在他身上我下了很多功夫,批评教育,给他辅导,可是他就是他,不曾改变。
以“德”为帆,
助力学生梦想启航
我想我必须坚持,我要用我的行动告诉他,我很看好他。当他坐端正坐好后,我会及时表扬他。课下,我会对他说:“在老师心中,你非常的聪明,只要你集中注意力,你可以做到很好的。慢慢我发现,只要他用心,他课上主动举手回答了好几个问题。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也是一座桥,更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教师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繁星点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润色这些星光,那么,这些繁星就会为孩子们创造出更加绚丽的明天。
以“专”为光,
照亮自身前进方向
“腹有诗书气自华。”多年来,我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课改教研为先导,既向同行学习,学习同事教材处理方法、驾驭课堂、研究问题的能力,又向专家学习,读理论著作,听专家的讲座,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渴求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他人的经验的同时,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并认真地总结反思,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教学中,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途径。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片独特的土壤,需要用爱心和智慧去耕耘。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和努力,每一个梦想的种子都需要耐心和精心呵护。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无尽的心血和努力。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有着不同的天赋和潜力。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和支持。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编 辑:李艳清
初 审:刘美佳
复 审:林家凯
终 审:邓文兴